七 (第3/4页)
的横面引起全面崩溃。 斜线战术不是死板的教条,需要因地制宜,百家中的兵家早在千余年前就领悟了集中一点的精髓,十四年前在朝鲜齐国也用斜线战术给燕国上了一课——正如右相邦看到热气球时的感慨,齐国人利用山坡和树林的掩护将部队集中到了右翼形成局部优势。 “第五、第六连队,退后十步,李沐的连队不动,其余三个连队四列变两列,维持线列宽度。” 经过一个月的机械式练习,对于四列变两列这种队列转换士兵们已经基本掌握,而且此时没有任何战场上的压力,不用担心忽然飞来的炮弹和铅弹,也不是在行进中转换,几乎是几秒钟的时间,中间的三个连队已经排成了两列横队,五六两个连队在横队的后面,仍旧保持着四列队。 王征夷看着山坡上的刘健忽然变幻了阵列,皱起了眉头。这种队列转换他的营队也可以做到,但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且会有一定的混乱,毕竟平时训练的重心在于装填的保持队列的整齐。 “他要干什么?拉宽正面,将那两个连队调到右翼?” 因为山坡的高度以及第一排横队的阻隔,王征夷看不到忽然退后的两个连队去了哪里,但按照他的推断显而易见的是准备支援薄弱的右翼。 “哼,时间不够的,你拉宽的正面,岂不是更容易突破?” 虽然有山坡和前面横队的阻隔让王征夷看不到具体的调动,但在战场中搏杀了十余年的他还是很快想到了刘健可能的行动,无非就是将两个连队调动到右翼。 如果是学他一样侧翼突破,那么那两个连队根本不应该忽然后退,而是会向前。 “年轻人啊,被动的防御永远只能做失败者,你选择了山坡作为战场,但却没有发挥出山坡的优势,战场上的东西永远不是书本能学到的。” 看着一步步逼近的对手,看来王征夷已经认定刘健是把那两个连队调动到了右翼,从时间上来看优势在王征夷的一边,山坡可以增加防守的效率,但也减缓了连队调动的速度。 “通知李沐,前出五十步,坚守到结束,孙祥,你现在负责这边的三个连队,维持线列的整齐,不管李沐那里是崩溃还是怎么样,都不要去管,除此之外,做你认为正确的决定。军鼓手向右翼前进,开始吹奏。” 说完之后,刘健急忙跑向了最左翼的两个连队。现在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过二百步了,此时任何阵型的变动都会引起混乱,但刘健还是不放心,仍旧让军鼓手营造一种两个连队正向右翼移动的假象。 王征夷虽然看不到山坡后的刘健,但听着对面传来的熟悉的鼓点声,嘴角露出了微笑,看来对方果然如他猜想的一样,把两个连队调往右翼。 “时间站在咱们这边。嗯?他疯了?那个连队怎么朝这里前进了?” 随着刘健命令的下达,李沐的连队开始朝前移动,整个连队离开了阵线,李沐不知道刘健到底在想什么,但此时刘健还是他的指挥官,他要做的只是服从。 “真是疯了。”李沐摇了摇头,还是拔出了指挥刀喊道:“全连,齐步走。” 笛手开始吹奏,整个连队离开了阵线朝着对方的横队靠近,士兵们端着燧发枪,跟随着笛子的节奏迈着整齐的步伐。 现在双方已经无法再做任何队形的改变,一方面是通信水平的落后,另一方面是改变队形将会导致线列的混乱。 “他想干什么?让这个连队来送死?这样的人根本没资格成为燕国军队的营队长。 命令左翼那两个连队,用射击击溃那个突出的连队,保持线列的整齐,不要冲锋,他们的两个连队的支援应该快要到了,混乱的阵型对我们不利。” 双方的士兵已经靠的很近,而李沐的连队更是单独地走到了队列的最前面,停下脚步后,和对面的距离只有一百步了。 王征夷的决断是正确的,如果是齐射后冲锋,固然会抢占时间上的优势,但如果刘健的两个连队忽然到达,那么混乱的阵型将会遭到对方的齐射,损失是巨大的。 “七十步对射。用不了两轮,他们就会被认为伤亡超过四成而被判定崩溃。消灭到这个连队后我们将占据全面的优势。”
李沐看着逐渐靠近和从右翼包围过来的对手,心里咒骂了一句,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行为幸好是发生在演习中,如果是真正的战斗,那么这个连队就算废掉了。 “瞎指挥!” 原本存在的一点好感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军人的荣誉感让他觉得耻辱——这次演习或许是他们营队有史以来最惨的失败。 对方和李沐的距离已经不过一百步,士兵们已经握紧了燧发枪,手指放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击发。 刘健此时已经到达了左翼的两个连队,计算了一下距离和时间,拔出了指挥刀喊道:“两个连队,纵队行军,跟我来。” 当刘健的指挥刀拔出的时候,枪声已经响了,面对两个连队的包夹,李沐的连队立刻被判定伤亡了二十人,因为距离很远,按照伤亡判定表上的数值也不过是这么多。 “冲锋!” 想到之前刘健的交代,心中咒骂了一句,但还是拔出了指挥刀呼喊着。士兵们虽然很疑惑,但也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冲了过去。 七十步的距离,发动冲锋的话不过十秒钟的时间,而十秒钟根本无法完成装填,即便射速最快的齐国技击士团也不可能。 “左翼!他们的左翼!他们的两个连根本没有调往右翼,而是一直在他们的左翼隐藏着。” 副官发现了刘健带领的两个连队已经从左翼出现,有些惊讶地呼喊着。王征夷愣了一瞬,马上喊道:“通知那两个连队,反冲锋,快速消灭掉那个连队,然后再整队,要快!” 身边的传令兵急忙向左跑去,距离并不远,但之前的命令是保持阵型的齐射,这就导致了大约半分钟的通讯延迟。 面对李沐不按常理送死式的冲锋,两个连队稍微愣了一下,虽然之前接到的命令是对射,但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一个连队反冲锋,而另一个连队在后面继续装填,随时准备面对对方忽然出现的支援右翼的连队,因为战场的硝烟还没散去,他们没有注意到刘健带领的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