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施里芬计划 (第3/3页)
侵比利时。8月16日攻陷了比利时现代化要塞—列日,德军强大的右翼开始全面启动。这时霞飞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德军的战略对法国的威胁性,更不曾企图阻止强大的德军右翼。他正努力去切断德军主力与其后方之间的联系。法军实施17号计划。从8月14日至8月25日,洛林会战在德法边境展开。在法军进攻德军坚固的阵地的时候损失惨重,但正是法军的的失败戏剧化的从战略上挽救了法国的命运。正是因为进攻受挫法军主力才没有进入德国史里芬计划为之设下的陷阱,也正是因如此法军才可以及时回头防御住德军强大右翼的冲击。长远来看洛林会战法军的失败无意中成为了将来马恩河会战的铺垫。开战之后似乎德军是无往不胜的,8月20日—8月23日的同法国阿登会战;之后同法国的桑布尔河会战;同英国的蒙斯会战,几乎所有重要会战都是以英法的败退为结局。整个8月德军的右翼都不断收到捷报,此时德军大本营和皇帝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毛奇对此恨之入骨。国务秘书黑尔佛里希曾听他说过:“我们不想自欺欺人,我们是取得了战果,但是还没有取得胜利。所谓胜利是说消灭了敌人的反抗力量。如果敌人有百万大军那么胜利者就会有战俘。我们的战俘现在哪里?” 情形正如毛奇所担忧的那样并不乐观。8月25日东线由于俄国提前到来的攻势而告急,小毛奇从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分别抽调1个军去支援,这样进攻过程中的右翼非但没有得到原计划增援6个军的加强反而削弱了两个军。8月31日,德国第一集团军向内的旋转运动为一架英国飞机所发现了,而其位置也为一份俘获的命令所证实。这个重要的消息立即报告给霞飞知道。此时霞飞已经逐渐意识到左翼有被攻破的危险,匆忙组建了新的第六集团军,由莫努里将军任职司令,并且要求军政部长把首都置于自己的直接指挥之下。 9月5日正午,当第一集团军到达巴黎东面,可以望见艾弗尔铁塔时爆发了马恩河会战。此时德国人再也无法前进了,在9月9日总参谋部接到了第二集团军已经开始后退。被毛奇参谋总部的全权代表的参谋总部情报处长亨奇上校下令第一集团军撤退。虽然部队撤的井井有序,部队仍然保持教好良好的士气,但是最高统帅部却弥漫着绝望绝望。德国参谋军官鲍尔上校,记下了一场难忘的情景:“绝望的惊慌严重地支配着全军,或者更正确地说,支配着较大部分领导人。看来……最高统帅部惊慌得最厉害。毛奇完全垮了。他坐在那里,苍白的面孔凝视着地图,对一切感觉都无反应,成了一个绝望的人。”这一场败仗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粉碎了史里芬计划。 虽然这时东线方面“帝国双塔”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为德国赢得了坦能堡之战,但是他和马恩河一战相比较前者为战术性的,而后者则为战略性的。前者除了提高兴登堡的地位,使德国参谋本部认为迅速击败俄国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以外,就再无其他的战略性结果。对比的说来,马恩河会战在战术上却只能算是一个局部性的成功,但其战略性的结果却是十分的巨大。他宣告着德国速胜思想的破产,由此欧洲便被拖入了战壕战的深渊,无数的人力物力被丢进了战壕的无底洞中。 诚如我们所看到的由于小毛奇的自作主张削弱了原计划在右翼的力量,并且在战争中指挥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使计划受到了损失。但是史里芬计划本身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假使按照原计划真的在六个星期之内把法国击败,然后再设法与俄国之间寻求一个妥协的和平。但是这时还有一个英国他仍然会继续打下去,就象在拿破伦时那样。速胜的理念仍然不能得以实现。所以说无论毛奇计划还是史里芬计划都缺乏大战略的构想。他眼中的战争是纯粹“意念”化的战争。他的计划虽然是军事计划,但却颇象一个把欧洲当作大舞台的剧本。他不仅要求己方的部队按照自己的“剧本”行动,还事先假定对方的行动也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行动。殊不知战争中有太多的因素是他所预料不了的,而敌人也不可能按照他的剧本一直演下去。所以他的计划的最终流产也就是无可避免的了。但是无可否认的就军事思想上来说他却是有着极大的创造性的。事先策划一个如此庞大的“砍尼”,其规模和创新思想可以称的上前无古人,而后来者。二战时期的曼施坦因计划也是大受其影响。军事理论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 和施里芬计划的关系: 在中,由于主角的出现,原本安西军单独面对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被提前到大食内战尚未决出胜负的天宝八载,唐军的力量也有所增加,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力量都出动了。但由于高仙芝和王正见从属不同的派别,两军并未合兵,而是分攻石国南北,摆出了首尾照顾互相呼应南北夹击的阵势,迎接黑衣大食的进攻。 如此,黑衣大食陷入和德国一样的战略困境。如果按部就班攻打拓枝城,必然会遭受安西北庭内外夹击。 为了突破困局,黑衣大食得到葛逻禄提供的情报后,绕道北上,避开实力雄厚的安西军,集中重兵包围怛罗斯城,欲图闪击北庭军。如此打算,和施里芬计划中快速击败法国是一致的。 与德国的遭遇一样,黑衣大食本以为胜券在握,但北庭军在主角的帮助下,拥有配重抛石机和希腊火等利器。黑衣大食久攻不下。 安西军得知北庭军被围后,高仙芝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并未借刀杀人,而是快速北上救援。如此,黑衣大食将再次陷入夹击之中。正如德国在马恩河战役遇到阻碍,无法实现快速击败法国的战略安排一样。 察觉到危险后,黑衣大食开出足够的诱惑,拉拢了葛逻禄部,让其彻底倒戈,伏击了安西军。这如同德国尝试集中兵力,转而向东,试图逼迫俄国投降退战一样。 当安西军被伏击北庭军为敌所迷惑,不掌握战局的变化之时,正是主角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 主角正是明白了黑衣大食的战略后,及时抓住关键,扭转了战局。 至于主角是如何帮助北庭和安西击败黑衣大食的,敬请继续关注。第二卷很快就要结束了! --------------------------------------------------------------------------- 另:关于拙作,最近不少读者反馈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提高的!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