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洼里的狮吼(上) (第1/2页)
大洼里的狮吼 ——捻军领袖张宗禹下落考察记(上) 吴腾凰史挥戈 济南市区喧的的声浪远了,远了。汽车缓缓地跨过黄河大桥,越过济阳,一直往北疾驶,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鲁北大平原。炎炎烈日透过车窗,向车内的旅客施展着它的yin威。道路两旁干裂的大地上纵横交织着复杂的几何图案。山芋藤无力地匍匐在地上,矮矮的玉米缩头缩脑没精打采地站着,未抽穗的高粮神情萎靡地垂着头……多么需要一场甘霖来滋润啊。一百三十多年前也是的这个季节,整天难见阳光,老天一场接一场地下着暴雨,沟里、河里、田野里水汪汪一片。数万名捻军将士被清军的湘、淮主力包围在这一片河防泽国里,他们铁骑驰骋,刀矛相对,进行着一场接一场的浴血鏖战,在这辽阔的直东平原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行,我们正是循着当年捻军战马的足迹,千里迢迢去凭吊率军拚杀的杰出领袖张宗禹的坟墓的。 徒骇河边的悲歌 灼人的阳光从东面车窗射来,逼得我们微眯着眼睛,车身微微摇晃着,朦胧中,眼前的一切转换了时空…… 清王朝经过两个世纪的统治,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已经是朝政腐败不堪,国力衰竭,民怨沸腾,外强凌辱,岌岌可危了。这时,在南中国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淮北平原爆发了以张乐行为首的大捻子造反。一南一北两条巨龙搅得清廷寝食不安。一八五六年春(咸丰六年),雉河集人马欢腾,五色旗迎风招展,各路捻首云集山西会馆,歃血为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会场里活跃着一位身材魁伟的青年,他头扎红巾,身着黄褂,二目炯炯有神。他就是后来成长为捻军领袖的张宗禹。他是盟主张乐行的族侄,一八三四年出生于一个富有人家,自幼饱读经书,智勇双全,但厌恶科举,好打不平。他人捻不久,就随大军渡过淮河征战六安。1857年(咸丰七年)盟主命他去五河县打捎(征粮),临行时他请示盟主:“士不用命奈何”盟主严正答道:“杀之!”结果,饱掠而归,战利辉煌,可许多不听将令的人全被他杀了。张乐行找张宗禹问罪,宗禹则理直气壮地反诘道:“叔命之矣,敢辱明令,以取复败!”张乐行无奈地叹道:“汝真阎王哉!”从此,张宗禹在捻军内外便有了“小阎王”的绰号。张宗禹每次作战前他都要杀两个违反军纪的给大家看,有一次甚至斩掉了在最前线燃灯聚赌的张乐行近房叔父,也就是宗禹祖父辈的人头。不光杀了,还将人头放在桌上,让两个士兵抬着走遍军营中,以示命令彻底,违者杀无赦。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余部由遵王赖文光率领与捻军张宗禹部汇合组成新捻军,此时,太平军仅有数千人,捻军则有数万人之多。张宗禹任化邦等捻军将领深知合则可存,分则败亡的道理,本着“誓同生死,万苦不辞”的宗旨,拥戴赖文光为新组成的捻军的最高领袖,张宗禹被封为“梁王”。新捻军易步为骑,采用流动战术,从八月开始至次年一月长期拖着僧格林沁的鼻子,从湖北到河南,连续六次打得这个亲王丢盔卸甲,令捻军上下精神拌擞。1865年5月,捻军将士又纵马驰骋,疾如风雨,进入山东境内,疯狂的僧格林沁率大军几个月来顶风冒雨穷追不舍,经常数十日不离鞍马,手疲乏得握不住缰索,只好用布带束腕系在肩上驭马,十分狼狈。在山东曹州府菏泽西北高楼寨,张宗禹布下口袋阵。一举歼灭清军一万余人,其中骑兵数千,还将那个不可一世的僧格林沁亲王砍死在麦田里。僧军的覆灭,给了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京师惊疑”“远近震动”,同治皇帝还为此辍朝三日以示震悼。高楼寨大捷之后,新捻军如鱼得水,如虎生翼。 “徒骇河到了!”耳边传来的声音蓦地惊醒了沉思的我们。只见一条宽约二百米的大河向东北方向流去,河水浑黄,因·为干旱,显得比较平缓。呵,徒骇河,济阳玉林镇!这就是数万西捻军将士与李鸿章、左宗棠决一死战的最后战场,这就是率二十万大军东征西战十八年足迹踏遍8个省纵横捭阖锐不可挡的大帅张宗禹的滑铁卢、麦城!那血雨腥风的悲壮一幕随着徒骇河水的起伏慢慢地涌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1866年秋,赖文光、张宗禹总结一年来虽然连连击败了曾国藩的“以静制动”的战略,但“恐独立难持,孤立难久”,随决定将部队分为东西两支。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活动于中原一带的山东、湖北、河南、江苏等地;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上陕甘,联合当地**起义军,“以为犄角之势”。正当张宗禹率七万骑兵挺进西部,势如破竹,在西安十里坡全歼陕西巡抚刘蓉所辖湘军,准备乘胜进军,开辟以陕北宜川为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