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李开芳(下) (第2/2页)
初五日(5月1日)退至张秋镇,再经东平而达郓城。这时饥饿的扫北援军已经溃不成军,开始分为若干股,零星撤走。经巨野、金乡,又打败,退过鱼台。初七日,扫北援军退到江苏境内,占领丰县,据城抵抗追兵。初九日夜由丰县突围而出,到黄河北岸“以为水浅可渡”,谁知“河泥淤住马足”,人马伤亡过半,主将曾立沧也“跃马入黄河死难”。 渡过黄河的扫北援军残部还有近两千人,击败清军河防兵;此时胜保追兵无法过黄河北返,扫北援军残部逐又稍稍振作起来。十二日,扫北援军南走江苏萧县大吴集,与知县杨韫绪所率练勇开战,十三日再与徐州镇总兵百龄所部练勇开战,由青里集入河南境内。十四日,在自称“太平天国金四正将军”的张捷三捻军的配合下占永城,匆匆南退入皖北。十六日扫北援军占领蒙城。督办团练钦差大臣袁甲三率游记李成虎、同职臧纡青和四千练勇来阻击,遭到张捷三捻军的张捷三和其子张大铃中炮牺牲。这铺捻军主要领导人王导人、朱添宝等均战死。在捻军的掩护下,扫北援军残部经正阳关达霍邱,退至庐州······ 不知道扫北援军没有像自己的部队那样全军覆没还是一个名将尊严和风范在其作用,李开芳刚才的忧伤一扫而空,主动要来吃食,并主动将其了自己的遭遇,因为他知道这两个人早晚会问的。 “那还要从十个月前,扫北援军在攻打临清的时候,就派我的弟弟送信到连镇。” “你的弟弟,不是说广西大脚妇女吗?” “哈哈,你们的消息到真够灵通的。”李开芳显然没想到张禹爵竟然知道这些被围期间的事情,但似乎也没有心思去问,“我的堂弟李开盛长的与我极像,比我小三、四岁,当年金田村的时候,婶子尚在,他并没有参与。前年婶子去世后他去徒步前往天京寻找我,但是赶到的时候我早已经在征北的路上,于是他就跟随援军而行。有我从连镇突围至高唐以接应扫北援军,实际上是扫北援军主帅曾立沧的主意,由于开盛无法进入连镇,就有广西大嫂负责传信,他直接在高唐守候,谁知,援军就这么······” 李开芳休息了一下,接着说道:“后面的事情估计你也听说了,我胸口这处刀伤是十天前胜保发动最后一次猛攻时留下的,这处枪伤是两天前僧格林沁这个老妖头派人招降不成猛攻时留下的,由于城内无药,伤病无法治愈,我腿便无法站立行走,为了在城头起到威慑清妖,就令开盛装扮成我的模样,没想到僧妖头还真相信了,不在猛攻,而是采用了围困连镇的办法,用变草降兵攻城,而刚刚被押送北京的胜保手下,眼看着为了大半年就要成功的时候,僧妖头却要来抢攻,纷纷不满,无奈之下僧妖头只好将防区一分为二,胜保和他的部队分开,同时遣散部分官兵,我们便乘此混来突了出来,并且仍有开盛以我的名义在前面开路。黎明时分,突围到这一带,连夜狂奔导致伤口疼痛难忍,竟然落于马下。”
李开芳说的这里似乎有点难言于此,张禹爵只好开到道:“大腿根部这处伤最忌骑马摩擦,何况是彻夜狂奔,已经是不得了了。” 李开芳朝张禹爵笑了笑,又恢复了英雄气概:“为了不拖累大队,我决定一个人留下来,毕竟僧妖头只要捉住我,就有可能放缓追赶的脚步。” “天国的兄弟是不会丢下丞相的。” “两司马说的很对,所以我就拔出手枪以死拒绝,无奈之下,他们看到了这篇树林,决定留下两名兄弟陪我躲在树林里,等清妖大队过去之后再缓行,但我看到战马不能入时,就决定自己留下,无奈之下他们继续打着我的旗号经冯官屯继续往南。” 这个时候,张禹爵终于明白了历史到这个时候很可能尚未发生改变,太平军余部之所以在冯官屯被围,极有可能是李开盛等位为了吸引住僧格林沁的注意力故意而为之,这样在他们坚守期间,就没有人回注意到李开芳并没有随大队而行,只是玩玩没有想到最后一次听命于李开芳的命令没有留下护兵,却因此导致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李开芳晕死于树林,已经在这里两天都没被人发现的李开芳,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现······那么,押送北京途中绝食的李开芳是谁的,难道是李开盛,他们兄弟二人再像,被俘和投降的太平军圣兵中也会有人认出来呀! 落黑之后,张禹爵三人重新回到没有几人的前王营,虽然李开芳已经将血衣换成了张禹爵的棉袄,但依然把王老童生吓傻了,张禹爵只好给王老童生一大锭银子,打发他也去儿媳妇的娘家,至于刀枪药,这时候的农村都是少秸秆或者树枝,无论是收割还是砍柴,都难免受伤,家中都备有一些刀枪药,虽然效果一般,但对于李开芳这种外伤来讲已经足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