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风云_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淮 (第3/3页)

家破人亡,不可胜数。惟吾族僻处山隅,得余筑圩守御,受灾甚浅,子弟有随军从事者,多名成业就”。他从中对宗族尤有深刻认识,说:“人之有宗族,犹树之有枝叶也。枝叶茂盛则本干不枯,欲茂枝叶必先培植根本。”因建义庄并作序,中有:“宗枝远近,虽异派而同源”,“如遇颠危之际,有能保顾之人,或弭患未萌,或转危为安,则光前裕后之功,不可忽灭”。(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四,刘铭传《义庄序》。)

    而淮军“盛字营”首领、亦为“三山”之一的紫蓬山周盛波兄弟的周氏宗族,又是一种类型。周盛波兄弟6人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咸丰初年,有胡氏大族趁战乱围攻之,企图灭门夺产。周盛波兄弟逃回老家紫蓬山,寄居罗坝圩。周氏宗族族长周方策财大胆小,面对太平军及地方匪寇,惟召集亡命,遂使周盛波兄弟办团练勇,一切粮饷兵械,全由宗族给予支持。周盛波兄弟乃逐渐发达起来。(注:周焘:《周盛波家世与轶事》,载于《肥西淮军人物》第109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据《淮系人物列传》、《淮系集团武职人员表》46个表(注: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第333-389页,黄山书社1995年版。)进行再统计得知:其武职人员共516人,除259人出身不明外,已知出身者257人,太平军、捻军降者28人,占10%;湘军22人,占8.6%;其他83人,占32%;原皖中团练124人,占48%。可知以皖中宗族势力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团练队伍是淮军的主要力量。

    在淮军形成、稳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力量——原出身皖中团练各将领通过各种纽带建立起紧密联系。其中婚姻是最重要的纽带。以李鸿章家族和张绍棠家庭为例。张绍棠是合肥团练早期首领,后为李鸿章幕府、记名提督。李家与张家世代联姻,现存的记载可追溯到李鸿章与张绍棠的祖父一辈。李鸿章的祖父与张绍棠的祖母为亲兄妹,张绍棠是李鸿章的二从姑表弟,张绍棠娶李鸿章的meimei玉英为妻,又成为李鸿章的妹夫。此后,张李两家亲上加亲,继续联姻。张绍棠长子席珍与次子士瑜分别娶李蕴章、李鹤章女儿为妻;张绍棠的三个孙女(长子席珍女、次子士瑜三女与三子士珩女)又成为李鸿章、李昭庆的孙媳(李国焘、李国燕和李国栋之妻)。如此,累世交互的婚姻将张李两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古老的婚姻定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将“合二姓之好”置前,可知“联姻”之义。淮军各将领通过联姻,逐步形成一张休戚与共、俱损俱荣的姻亲网络,一个将其网罗在一起的更加扩大了的宗族。

    以下是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表及淮军将领姻亲连线示意图。

    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示例

    (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李氏大同族谱》、《朱卷集成》等。)

    李瀚章三子经滇之子国炽娶刘秉璋五子刘体智之女

    大哥九子经淮娶潘鼎新女

    长子经方娶刘秉璋长女

    李鸿章经方子国焘娶张绍棠长子张席珍之女

    经方女嫁潘鼎新之孙潘定谟

    次子经述之子国燕娶张绍棠三子张士珩之女

    李鹤章娶周沛霖长女、周世臣之妹周世宜

    三弟女嫁张绍棠次子张士瑜

    四子经钰娶吴长庆次女

    五子经达娶刘秉钧六女

    李蕴章经达子从衍娶刘体蕃长女

    四弟长女嫁张绍棠长子张席珍

    次女嫁刘秉璋长子刘诒生

    三女嫁张树声次子张华珍

    次子经榘之子国栋娶张绍棠次子张士瑜之女

    李昭庆四女嫁刘秉璋次子刘体乾

    李玉英本人嫁张绍棠

    (又名益妹)长子席珍娶李蕴章女

    次子士瑜娶李鹤章女

    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

    刘铭传长女嫁张树珊长子云逵

    刘盛藻长孙刘朝仰娶唐定奎四女

    次子朝班娶唐定奎长女

    刘盛休次子朝端娶唐定奎三女

    女嫁程孔德

    刘励儒长孙朝珩娶叶志超长子御璜之女

    刘秉璋三子体仁娶张树声女

    四子体信娶吴长庆女

    潘鼎琛子潘永龄娶唐定奎次女

    吴毓芳女嫁唐定奎侄孙

    长女嫁周盛传长子

    吴秉权次女嫁周家熙

    三女嫁吴宏洛之孙

    四女嫁黄瑞兰子

    淮军主体力量——出身原皖中团练各宗族的将领,除了内部的相互联姻外,对于有利于淮军发展的其他势力也往往联以婚姻纽带。安徽太湖人赵yún@④与李鸿章同时被派回原籍办理团练,李鸿章在原配周氏亡后,即娶赵yún@④次女赵小莲,与合肥以外的团练势力建立姻亲关系。此后两家继续联姻:李鹤章三子经义娶赵yún@④孙女、经义之子国筠娶赵yún@④曾孙女。(注:《朱卷集成》201册,《李筠寿履历》。)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领新组建的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李氏家族以联姻为手段,加强同当地官员的联系。如江苏巡抚薛焕即是李家主要的联姻对象——李瀚章长子经畲娶薛焕长女;次子经楚娶薛焕三女;李蕴章四子娶薛焕五女。淮军其他将领也以婚姻手段联合本地势力。刘铭传故乡有郭也鲁、黄家文二人,其宗族“富于资,结寨自卫,未毁于贼”。族侄刘盛藻曾“向其称贷”,其“拒而绝之”,致与刘铭传刘氏宗族“有交哄之事”。后来,刘、郭、黄三族相互联姻,遂“和好如初”,所谓“迭结朱陈,婚姻世世”(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成为淮军巩固的联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