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回 血色战场 (第3/3页)
枪兵、一哨火铳兵,与西城一样,不过他手上还有一哨精锐,就是原厂卫营、现在选锋营的中军哨,这个哨最早经李彦带出来,既能拿长枪,也能用火铳,更擅长刀盾,不过平常还是以火铳配刀盾比较多。
金州城增援两个哨地火铳兵,其中破虏营右掖还没到,选锋营左掖却已经就位,也就是现在顶在最前面的这个哨。 原本顶在第一线的选锋营右掖退到东城左侧靠近金州城的凹陷底部,中军哨则以两个旗控制了右侧凹陷的侧墙和最东边的堡垒,还有三个哨则留在崔石头的身边,作为预备队。 东城城周一里多,差不多是两千尺,不算正在增援的一哨火铳兵,崔石头手上就有两个哨长枪兵、两个哨火铳兵、一哨中军,也就是说除了一些火炮,整个选锋营全部到位,总兵力接近四千,每一尺的墙后面,可以站两个人,这样地防守兵力密度,已经足够。 建奴填平了将近二十丈地壕沟,也清理出超过二十丈的正面,那些多数是汉人地辅兵,嗷嗷叫着扑向矮墙,只要拆掉这段墙,就可以让后面的骑兵冲上来。 建奴的车、重步兵和弓箭手缓缓压上,他们的身后是黑压压一片骑兵。 “冲开那里,我们就赢了!”乌尔古岱咧开大嘴笑道,对面的明军在战术上使用得很好,而且很坚决地执行乌龟打法,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他们似乎很怕死,”李永芳也笑了笑:“他们很怕死,竟然放弃了第一道矮墙,似乎要在后面重新组织队列,不过,在骑兵面前。那样的布置只是笑话。” “明狗就是这样,”乌尔古岱不屑地撇了撇嘴,突然咦了一声:“明狗想要出击?” 西城,骆养性用最快的速度将三个哨的火铳手与长枪兵集结起来,并向金州营交割了防线,然后挥师越强而出。 棱堡在凹陷的底部和侧墙留着几道出口。破虏营异常嚣张地分三路而出,目标却是靠近金州城一侧的凹陷底部。 建奴将主力调往东侧,但在西边还有七八百骑兵,乌尔古岱顿时哈哈大笑:“原以为对面的明狗是只乌龟,原来还有些胆气,就是没脑子。” 李永芳在马上直起身子看了一会,因为要避让明军自己设置的障碍物,明军地阵型有些散乱:“要不要让骑兵趁机冲一下?” “不要让他们有机会缩回去,让他们先出来。到了平地上面,那里还用担心什么,”乌尔古岱哈哈大笑。他看得清楚,出来的明军虽然有一两千,不过都是轻装,或者说没有车、炮一类可以抵挡骑兵冲击的,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看到对面的建奴骑兵并没有迫近的意思,骆养性也就毫不客气指挥大军在空地上集结,并开始整理队形,倒让城头观战的李彦等人吓出一身冷汗。 整队地时候,骆养性耍了点小聪明。他让手下的士兵慢慢整队,显得很是杂乱。 而在东侧的战场,竟然也奇迹般地缓和下来,面对建奴大军蜂拥而上,开始拆城,选锋营竟然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建奴将棱顶的矮墙拆掉,并且向两侧拆去。 水泥黏结的砖石矮墙非常牢固,普通的凿子、榔头根本没有效果。好在矮墙不是很厚,也经不起这么多人摧残,打开一道缺口以后,很容易向两边扩大。 选锋营看着建奴兵拆墙,建奴的车、重步兵和弓箭手也就趁机向前移动,用弓箭手压制、车和重步兵冲开步兵阵列,然后就是骑兵冲进去砍杀,建奴攻城时,通常都会使用这样的打法。 看到对面的选锋营没有动。建奴地弓箭手也在积蓄力量。想等到矮墙被拆掉以后,再发起决定性的冲击。“冲垮对面的明狗。我们就赢了!”东西两个方向地建奴骑兵,都开始运动起来。 “打垮那些建奴,让他们知道破虏营的实力!”破虏营中军不在身边,骆养性也成了步兵,可他还是向往常一样,大步走在队列的前面,大声喊道。 “打垮建奴,回去吃rou,每人赏银一两!” “打垮建奴!”破虏营的三哨士兵,都是跟着吼了起来。 东城,被拆掉的缺口越来越大,建奴的车也开始逼近墙根,严严实实地将后面的重步兵和弓箭手遮掩住。 后面骑兵也开始缓缓加速,只要车撞进去,骑兵就能跟上,彻底将眼前的明军击溃。 “点火!”崔石头突然将手向前一挥,身旁的号手立刻吹响了号角,而在第二道矮墙地前面,火铳手立刻用力将十几根导索向后一拉。 建奴虽然拆掉了城墙,却没有将地面清理干净,何况这些绳子被埋在地下,不挖开地面,也是看不到。 就在建奴酝酿着最后一击的时候,东城车所在的地方,突然腾起巨大黑烟。 轰隆隆!十几只拉发地雷引爆了埋在地下的几千斤火药,豁口处顿时血rou横飞,那些笨重的车瞬间肢解,化作碎片,四处飞溅。 那些藏在车后面的步兵、弓箭手首当其冲,顶在最前面的几排,几乎被一扫而空,后面的也被飞溅的各种碎片,砸得死伤惨重。 当尘烟散去,十几丈地豁口几乎空无一物,原本整齐的车、重步兵和弓箭手组合,全都化成了碎片,几丈以外的土地上,建奴的伤兵和残肢碎片到处都是,血流满地,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天地间彷佛骤然一静,建奴人惊骇地望着地狱一般的场景,正在缓缓前进的骑兵阵列突然混乱起来,那些战马也似乎感到不安,不停地嘶鸣。 “冲,冲过去,杀光那些明狗!”乌尔古岱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声吼了起来。 悠扬的号角,马蹄声阵阵,惊醒过来的建奴骑兵在将领地催动下,强压着内心地恐惧,打马冲向血色的豁口。 与此同时,西侧地近千名建奴骑兵,也如风一般卷向城前的步兵方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