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富有四海 (第2/2页)
海盗,成为定海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正是由于管理如此严格,起点报关,终点也报关,两头报关就能从根源上杜绝了偷税漏税的可能。而且在海上行驶的,都是有通行证的正当商船,沿途还有定海军保驾护航,这也就能彻底地杜绝了海盗的滋生。 可以说,东洋南洋和西洋等地,海上是绝对安全的。只要是安心当正当商人的,都有利可图。凡是想偷jianian耍滑偷税漏税的,一准没有好下场。 “各位大人远道前来,小女子有失远迎,实在是失礼。”黄天娇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接见了这些朝廷使者。 这些使者都是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要换作是从前,像黄天娇这燕的商人要想见他们,厚礼门房钱一样不能少,还要看人家的心情,人家心情不好还不一定见你呢。现在时过境迁,换这些高官来求商人了。 “黄小姐太客气了,我们不请自来,实在是冒昧。”使团团长,礼部尚书林润心中暗暗苦笑,脸上还得堆着笑,嘴上还得客客气气地。 要知道,黄家今非昔比,人家现在号称“黄百万”,这个百万并不是指家资百万,而是岁入百万。有钱倒是其次,都重要的是黄家是唯一主办朝廷粮食海运的海商。如果得罪了黄家,结果可想而知,朝廷上下都得饿肚子。 “各位此次前来,肯定是有事,说吧。”黄天娇也很忙,她可没时间跟这些人寒暄。 “我等是受皇上所托,来借银子的。”林润与从部下对视了一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开这个口,他只得亲自开口求人,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呢?只认倒霉吧。 “借银子?”黄天娇摇摇头,说道:“小女子手中的银子是定海军的饷银,小女子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私自外借。”
“黄小姐误会了,朝廷只是想向黄家借银子。”林润苦笑道。 “我们黄家?”黄天娇再次摇头,说道:“这事是我哥管的,你们去找他吧。” “令兄远下西洋了,朝廷现在又急需银子,所以...”林润那长老脸,红得不行,毕竟求人家借钱这种事,君子所不齿啊。 “这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朝廷现在是什么样子,林大人比谁都清楚,只怕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吧。”黄天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有钱也不借。 其实,朝廷为了借钱的事,已经找了数个大海商家族。这些人一方面怕朝廷无力偿还欠款,另一方面朝廷与定海军的关系不明,贸然借钱给朝廷,只怕会得罪定海军。现在定海军是海商的保护神和衣食父母,海商们得罪谁也不敢得罪定海军,就算是朝廷许诺了很多好处,这些海商还是无动于衷。 黄天娇也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才不借钱给朝廷。非但不借钱,黄家在帮朝廷运粮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赊账免谈。当然,黄天娇也没有对朝廷赶尽杀绝,她最后很体贴地告诉使者团:定海军的二夫人早就回到台岛女王城了,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去找她。 这些使者没有办法,只能照着黄天娇所指的明路,雇船去女王城。 开平女王现在已经六十来岁了,头发斑斑。不过,老太太精神很好,台岛在她的打理下,百废待兴,工农矿商都很兴盛,台南涌现了数十个新兴城镇,开平王府的收入也年年提高。另外,台岛原住民与新入台的汉人向来和平相处,几乎没有什么战事。相信用不了多久,台岛就是华夏之地。 林润带着使者团抵达女王城时,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女王城的繁华远超大明朝任何一座城市,开平王府周围数里都是繁华的街道,西洋南洋东洋各地的商旅都云集于此。这些人的到来,不得给女王城带来了无数财富,还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华服,一口流利汉语的外族人。其实,这些人之所以能拿到通商许可,前提条件就是会汉语,刘致远就是用这种动之以利的方法,让外族人自动接受汉文化的。 台岛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定海军给它带来了无数人口和奴隶,另一方面,也是台岛本身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世界,与世界各地互通有无。相比于台岛的开放,大明朝还是恪守中庸保守的治国之道,这样下去只能积贫积弱。 “大明朝如果想要富国强兵,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使者团一行人的共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