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谁主中原 (第2/2页)
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去了纹面染齿的陋习之后,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华人。和亲的政策一出,更是加快了民族的融合。与此同时,定海军的招兵政策也对柯尼社的社民放开,很多新兵都是从柯尼社招募来的。 当然,定海军的福利高,待遇好,谁都想进,可是又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除了有一套严格的筛选制度之外,还要求对方必须识文断字。台岛上的土著居民为了后代能有一个好前程,自然不遗余力地将孩子送到华文学校去念书。华文学校的教材,无一不是宣扬华夏文化。这些从小就接受华文教育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潜移默化成华人。 000 “拆东墙补西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你们必须改革了。”刘致远接见了朝廷的使团,还没等他们开口要钱,就抢先叹惜道。 “这个,改革是皇上才能办的事,我们这些身为臣下的,怎敢乱评国是啊。”林润一听刘致远这么一说,自知是借不到钱的了,不禁有些失望。 “我定海军也没有多少钱,自然没法向外借。这些年来,看在同为华人的份上,我定海军没少帮朝廷,帮忙运粮运兵,没有多要你们朝廷一分钱。另外,定海军一直都自掏腰包赈济中原地区的灾民,所费去的银两不计其数。我定海军还没管你们朝廷要回这笔钱,朝廷现在居然还想管我定海军借钱,这实在是太过份了。”刘致远说到这,不禁怒发冲冠。 其实,刘致远有发怒的理由,且不说昨天这支使团说错话得罪了他,就说定海军远征的这几年里,朝廷就时不时地搞点小动作,不是千方百计地挖定海军的墙脚,就是派jianian细混入定海军偷取科技和军事情报。要不是因为定海军的各级将领归心,要不是因为定海军的保密工作做的好,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这是刘致远所不能容忍的。
“刘公子,我大明朝现在国库空虚,如果定海军能帮这一次忙,圣上自当铭记公子的恩德,百姓也会记得公子的恩德。” “你大明朝?”刘致冷冷地一笑,怒道:“你们来之前,保定帝没跟你们说清楚吗?现在中原朝廷只不过是我定海军治下的属国,你们皇帝都要尊我为圣皇。你们这些小小的使臣居然敢在我面前自称为大,真是不知死活。” 既然明廷给脸不要脸,那就休怪老子出绝招了。刘致远双眼一闭,心生数条对付朝廷的毒计。 这下林润傻眼了,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处处碰壁,是因为自己的姿态没摆准。不管是定海军还是各大海商家族,都不把明朝皇帝当一盘菜。以前那些海商不想过分得罪朝廷,所以没把这一层意思表达出来。 现在见到了定海军的大当家,林润终于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大实话:明朝现在只不过是定海军的一个属国,跟台岛的开平王朝是同一个级别的。所谓的天朝上国,不是你大明朝,而是人家定海军。如果明朝敢对定海军不敬,定海军可以卡死你的脖子。 “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让他先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再想清楚该用什么姿态与我定海军对话。”刘致远一挥手,示意侍卫带这些人离开。 刘致远现在之所以敢对明朝如此强硬,主要是因为定海军已经坐大。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大岛屿都已经变成了定海军根据地,这么多的根据地上有人口不下百万。这些人是直接受刘致远统治的,他想称帝,随时都可以。他想把明朝弄死,也是分分钟的事。只要派海军横锁长江,江南半壁指日可下,没有江南的大明朝,不是被暴动的饥民推翻,就是被南下劫掠的蒙古人打死。 “军帅,朝廷如此不识抬举,咱们还是出兵灭了它吧。现在咱们定海军兵多粮多,一边打一边拉饥民入伙,要入主中原不难的。”黄宝定劝道。 “中原一地连年蝗旱,饥民遍布,暴乱四起,再加上北方的游牧部落时常南侵,这一地带对我定海军来说,实在是鸡肋。如果偏安江南半壁,不守长江以北,那在面子上又说不过去。如果像明朝的现在的疆域一样,那我们定海军的主力就会被蒙古人和暴乱的饥民给缠住。所以说,入主中原,是下下之策。” “那怎么办?明廷现在这个样子,恐怕也撑不了多久。如果明廷一倒,天下又会大乱,蒙古铁蹄再趁乱南下,将会让无数华人死于非命。”黄宝定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出于对蒙古人进行战略扼制的需要,现在的朝廷还不能倒。但是,如果朝廷是烂泥扶不上墙,那我们就像是给它不断地输血,它也是活不了。”刘致远苦笑一声,为自己轻率地扶植保定帝当中原的代理人而后悔。他本以为这个保定帝识时务,没想到,他还是一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军帅,咱们到底还要不要扶持朝廷?” “先看看再说吧,实在不行,咱们再换一个皇帝。我就不信,老朱家这么多后代没有一个是开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