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墨菊盛放_第一百一十五章 化解埋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化解埋怨 (第1/2页)

    包爷吧嗒着烟袋锅子,讲述着当年不开眼时“病急乱投医”的最后无奈一招——讨臊。

    当年参帮队伍里的二把头——刘把头,外号刘大头。刘大头爱打哈哈(说笑话),满嘴屁溜嗑(滑稽),也常常撩臊(逗屁、招惹)女人,没少让大姑娘小媳妇们收拾。

    刘大头被把头王义无奈且信任地指派下山了。走了十几里路,看见一户人家,他人还没进屋,声音先蹽进去了:“大妹子,哥哥走道走渴了,就喝你舀的水,才能凉下我这心中的火啊。”

    刘大头知道,这秋头子(刚入秋)男人都不在家,都下地里干农活去了,只有女人在家喂猪、做饭、哄孩子。他这还不知道屋里有没有人,就先撩臊上了。

    刘大头进了屋也没听人应声,便直往屋里去,一看才知道没人。他也是真走渴了,转身到外屋,一瓢凉水底朝天,咕咚咕咚造了个西瓜肚。

    “啪嗒、啪嗒、啪嗒……”不远处的河边传来捶衣声。

    刘大头像个野狍子,蹽出屋就朝那声音奔去。

    这家房头往前有道山坎儿,下山是条小河。房主人在河边正洗衣服。

    “呦!大妹子呀!”刘大头第一句就有股子臊味。可他毕竟不是真流氓,怕四下有人,就东张西望地瞧了瞧,打算事儿不好就跑。

    “大白天的,还背(躲)着啥?”这个女人也不是个善茬儿(不好惹),看他那做贼心虚的样儿,给了他一句。

    刘大头见没旁人,胆子壮了,直接就开撩,“给自己洗呀,还是给相好的洗呀?”

    “没看到屎壳郎,光看滚来个驴粪蛋。”女人毫不示弱巧妙的回骂了一句。

    刘大头可顾不上旁的,他是有目的的,赶紧抓紧着问:“你拿的是棒槌啊?”

    这时,如果女主人说,你才是个棒槌呢,刘大头就算讨臊成功。因为棒槌就是人参,刘大头是棒槌,那他就是人参,还是大山货。把头王义会让他领着大伙随意去个地点,定会挖到大人参。

    可那女人挖(瞪)了刘大头一眼,却说:“狗眼不识(是)物!”

    刘大头讪了吧唧地说:“你的棒槌呀?”

    这时,若是那女人说:“不是我的还是你的棒槌啊?”刘大头也算讨着臊了。

    可那女人看了一下刘大头,哈哈地笑了:“你可没棒槌,你有丫丫葫芦。”

    “啥丫丫葫芦?我没有呀!”

    “那不在下面吊吊着吗?”那女人一指老刘的大脑袋,又指了指腰带下面,衣裳也忘了捶,笑的前仰后合的,直喊肚子疼。

    刘大头没讨着臊,还挨了骂,自觉没趣,只好接着往前走了。

    又往前走了二里地,又有了人家,住户不多。刘大头继续走了三四里,看见一个小媳妇在摘黄瓜,又撩上臊了:“呦!是小大姐呀!”

    小媳妇一看,是个生瓜脸(陌生人),没吭声。

    刘大头又上脸了,又撩逗上了,不撩没招儿啊:“头刀韭菜,香椿芽,新娶的媳妇儿,嫩黄瓜。小大姐和黄瓜纽儿一样嫩头儿。”

    小媳妇儿不急不慢地指着一个老黄瓜,回敬了一句:“越大越尿sao气。”

    “小大姐是喜欢大的了?”

    “留给你妹子吧,”小媳妇儿泼辣地回骂一句。

    刘大头乐了,又撩了一句:“那么小大姐喜欢嫩的带刺儿的了?”

    “园子里有的是,你家三辈儿用不完。”

    “谢谢小大姐!”刘大头乐的一窜老高,把黄瓜架都给碰歪了。

    “谢我?我那是骂你。”

    “骂得好,骂得好!这回讨到了。”

    刘大头讨回了臊,就是那句“下三辈儿”,放山人根据谐音,理解为“下三背”,往下走到第三个山背面,即为放山开眼儿的地方。

    这,就是关东放山人的讨臊。讨臊,很难讨到,十有八九讨不到。

    讨臊,得会讨,却又十有八九的人不会讨。

    讨臊,讨不到,羞臊了自己,挨骂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人家会真把他当做螳螂子(流氓)揍一顿。

    讨臊讨回的话,按谐音谐意等方法解释,所以得是有经验的二把头出马。如对方骂他咋不滚砬子、你跑不出南大岗、找棵孤树吊死算了、小水湾子灌死你等等。把头就会带领参帮,特意去找哪些地方开眼。据说还很准。

    按照山规,讨回臊的人,卖了货后会得一份额外的奖励,就是拉露水钱;骂人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参帮卖了人参,把头会亲自送一份钱,去当面陪个不是,和参帮里的人分一样多的钱。骂人还有赏,这是放山的一个特殊风俗。

    当然,如果讨回了臊,到了暗示的地方去放山,还是没有开眼,参帮把头可是再也没有啥绝招妙法了。路,只有一条——撮棍儿下山。这是放山时任何人不能违背的规矩。

    说完了这个,包爷还说起了放山麻达山的事儿。

    布伦山脉人烟稀少,山高林密,跟大山打交道的放山人、猎人、采野菜采蘑菇的、砍柴伐木的人,经常会在大山里迷路,甚至丢掉性命。很多进山的人走麻达山(迷路)后再也走不出大山。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放山人、老猎手,也避免不了会麻达山。所以放山是艰苦的,放山也是特别危险的。

    麻达山,不开眼,滚砬子,遭熊舔,这是放山人的“四大怕”。

    而放山四大怕中,最怕的还是麻达山。

    布伦山中,大山连着大岭,深谷接着沟壑,一片大林子够走个三五天的,一二百里见不着人家,几十里遇不到个人,山牲口(野兽)还多,要是在哪里迷了路,那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