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6 升官牛人张 (第1/2页)
刘恒下令,丞相,有个新任务,要为皇帝管理诸侯王。 周勃下台,回封地去了,太尉灌婴提拔为丞相,刘恒把太尉这个官位给剔除了,这个国防部长的职位,以后就跟丞相合并了。 灌婴的权力,突然如日中天,既管政府、九卿、诸侯王,还要管军事。 不过,这一章,不是要讲灌婴,而是要讲讲一个姓张的牛人。 让我们隆重介绍他登场: 牛人是南阳人,叫张释之。 张释之在南阳当骑郎的时候,十年都没有升迁,小张很郁闷,打算回去种田了,当官当不好,不如回家卖红薯。 但是小张名声却不小,袁盎知道他。 袁盎,是中央的大红人哪,听说小张要辞职,马上推荐给皇帝。 有袁盎的推荐,刘恒自然要卖他的面子,正好一个职位空缺,小张就立即升迁到了谒者仆射。这个官职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其意思,其实,分为谒者、仆射两部分,谒者,就是政府中传达文书、布置会场、布置仪式的官员,相当于后勤工作,仆射,就是管谒者的头头,是个领导。后宫中许多事情也是谒者仆射负责的。 皇帝要去后宫看老虎了,皇宫后面养着一批虎,这是张释之管的事务,就跟着皇帝去看老虎,刘恒突然发问,上林苑中,有多少老虎,多少其他野兽啊? 为啥皇帝要关心这种事? 这跟刘恒的爱好有关,从前面几章大家不难看出,这刘恒喜爱体育运动,喜欢飙车、打猎,这是他的个人爱好,打猎,也就是跟野兽打交道,自然需要熟悉各种野兽,因此,刘恒是个动物专家,在御花园上林苑养着许多野兽。 皇帝问了十多遍,竟然没有人回答得上来! 这问题太严重了,十多遍啊,竟然没人说。 因为刘恒问的问题,太偏了,谁会去登记动物的数量?谁叫他是专家呢? 皇帝问话,如果没人回答,张释之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公务员、官员回答不了,虎圈旁边的临时工驯兽员看看他们不行,就回答了。 皇帝一听有人回答,就走过来,旁边围着一大帮官员,然后,动物专家刘恒又问了一系列极其专业的问题,没想到这临时工对答如流。 啊呀,刘恒太高兴了,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个人才!后来,刘恒故意问些刁钻的问题,想看看他到底懂不懂,想不到,这临时工,比专家还专家,让刘恒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帝这边高兴着,后边的官员也赔笑,没想到刘恒突然脸色一变:你们这些官员,怎么不像这位老先生学学呢!?谁管上林苑的? 管上林苑的官员抖得尿都要抖出了。 张释之! 老大,臣在。 让这位先生来管上林苑吧!刘恒手指着惊慌失措的临时工。 张释之却没有答应,沉默了一会,突然问皇帝:老大觉得周勃怎么样? 这,跳跃性也太大了吧!刘恒一时没转过弯来,只好回答:他是令人尊敬的前辈。 东阳侯张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呢? 也是前辈。 张释之立即接着说:周勃、张相如都是令人尊敬的前辈,但这两个人都不善言辞,都比不上这个临时工喋喋不休舌如莲花般会说话。秦时,重视舞文弄墨、能说会道之人,开会的时候也经常比试谁会说,但这样的弊端,就是空有其表而没有实质,皇帝听不到执政的过失,所以最后国家也土崩瓦解。现在老大你因为这个临时工能说会道而破格提升他,我怕随后天下都学你的样,只看能说会道,而忽略了本质,皇上你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全国的风气,请老大你还是慎重为好。 刘恒想想,张释之说的有理,于是就拍拍临时工的肩膀: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的! 潜台词就是,这次就算了,以后你还有机会的。 刘恒突然发现,这默默无闻的张释之,不简单啊,上车回宫的时候,特地把小张叫来,坐在一起。 这,可是官员们梦寐已久的待遇啊,想不到这个新官小张,竟然有如此待遇,羡慕嫉妒恨绵绵无绝期! 车开得很慢,刘恒问小张,你觉得秦政的弊端在哪里? 这等于是面试了。 张释之的回答,皇帝比较满意。 到了皇宫,一下车,刘恒立即要升张释之的官了。 公车令。 公车令,就是管宫门传达、警卫的,官虽然不大,但可以认识京城中所有的官员、领导。 因此,每天守着宫门的张释之,与京官们很快就混了个脸熟。 长安城的宫门很多,张释之是个总管,这个官职,看起来好像挺闲的,但在紧要关头,比如要政变了,这官员的立场,很有可能要改变历史。 比如清朝的九门提督,在康熙临死时,八王爷想政变的时候,就是争取的对象。 因为管宫门的,这宫门一关一闭,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什么影响,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回到小张。 他管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这太子入朝,经过司马门的时候,不下车。 虽然司马门是公门,朝廷要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