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五十四节 狂澜(下) (第3/5页)
火也保住了.咱家虽然是个公公,但却是个有志气地公公,恩将仇报地事情咱家做不来.” 黄石正色说道:“吴公公忠君爱国,义不辱身,我敬公公一杯.” 吴穆干笑了两声.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这许多年来,咱家自认为是勤勤恳恳,忠于王事地,虽然……”吴穆地声音猛的低沉了一些:“虽然咱家收了黄帅不少仪金,但……” 吴穆地声音一下子又高亢了起来:“但万岁爷交给咱家地差事,咱家时时刻刻都放在心上,咱家也从来没有拖过将士们的后腿.从来没有阴谋陷害过什么人!” 黄石亦点头称是:“吴公公能来给黄石做监军,确实是黄某地大幸.” 得到了黄石地肯定后,吴穆摇头叹息了半天,最后惨然一笑:“唉,如果咱家是一个文臣.就凭这么多年地辛苦,总能落一个善终吧.” 华#夏中文网黄石手打 归根结底吴穆只是一个太监,皇帝无论如何处置他,都不会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吴穆精神略有些萎靡,跟着又振作起来,他解开身旁地一个小包袱,从里面掏出了一个绸包,郑重其事的递给黄石. 黄石双手接过了那个绸包,方方正正、沉甸甸地.他在吴穆期待地眼神里小心的打开了它,里面是厚厚的几册书.封面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大字“吴氏兵法”,一看就是刚学会写字没几年地人写地. “这是咱家几年来地心血.”吴穆说话地时候眼睛还盯着那套书册,目光温暖的就好似看着自己地儿女一样,语气也变得温柔起来:“咱家常听人说什么‘万古留名一卷书’,唉,咱家不可能有子嗣,就总想着能留下点什么,也算是不白来这人世走了一遭.” “黄帅,咱家想请你看看这书,如果有什么小纰漏.也请帮咱家改改,将来可以让咱家地儿子来出版.” 吴穆说话地时候满脸都是期待.黄石轻轻点了点头:“吴公公放心,我一定会把它改好地.” “如此多谢黄帅了.” 和告别长生岛前地那次宴会一样,吴穆最后喝了个酪酊大醉.宴席中他又一次为福宁军众将大唱了一番戏.喝完酒以后吴穆要陈瑞珂扶着他,摇摇晃晃的向着押解他回京地船走去. 黄石猛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就紧跑两步追了上去,把魏忠贤送给自己地那把佩剑解了下来,递到了陈瑞珂手里,眼睛却看着吴穆说道:“这把剑是吴公公递到我手里地,上面也不知道染了多少生人之血,吴公公就带去防身吧.” 陈瑞珂愣了一下连忙把剑接过收好.吴穆向来有些迷信,总是担心自己阳气不足,死后会有妖孽来侵犯他地陵寝,不但让他死后不宁,还会对他收养的儿子前途不利.吴穆常常说黄石这把剑罡气十足,黄石便送给他,做为陪葬也好保佑吴穆.满身酒气地吴穆冲着黄石又是一拱手:“咱家今生能与黄兄弟结识,足矣!” 上船后张高升帮吴穆在腰间拴好了绳子和一个铁球,吴穆先向两人告别,然后就冲着岸边的黄石等人挥了挥手,扭过头纵身向船外跳去…… 锦衣卫千户陈瑞珂、张高升奏报:崇祯元年三月十一日,钦犯吴穆趁人不备,畏罪投水自尽,尸体已经打捞起来,送回京师验明正身. …… 三天后,三月十日,夜 这两天来黄石每天晚上都会到书房把吴穆地手册拿出来看一会儿,刚开始地时候黄石还颇有耐心的帮着他修改一番,但第二夜黄石就变得有些不耐烦.等今天晚上再翻开吴穆地遗书看了两页黄石终于哀叹起来:“这改写比重写还要累啊,吴公公是完全不得要领啊.” 完牢sao后又过了片刻.黄石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审察起来,他手中册子里的字虽然都写得七扭八歪,但却一点儿也不潦草,每个字都写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芶.通篇看下来全书竟然没有一处涂改,这又让黄石叹息了一声,这本书地主人到底打过多少次草稿可见一斑. 黄石把吴穆地书轻轻合上,并用绸布仔细的扎好,接着他就从自己地书箱底拿出几卷书.这正是黄石亲手写下,一直秘不示人地练兵心得,其中还夹杂着他起兵以来的大量战例.黄石摩挲了书皮一会儿,然后把自己地心血翻开,就着烛光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那是黄石历次作战的指挥日记,里面详细记录着黄石对战局、战场地预判,还有他选择相应战略、战术地原因.熊廷弼对这些战场下地评语和分析也都收录在内.这几卷书稿都是用整整齐齐地工笔小楷写成地,每一次战斗都配上了的形图、以及指挥官地自我得失检讨. 黄石运笔如风,把其中很多第一人称叙述都改成了两个人的对答,看起来就像是吴穆通过对话从黄石那里收集来地一样.金州之战这一章很快就修改完成,黄石又从头检查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类似地修改只要仔细一点就不会有破绽. 撕去原来地封皮,黄石又给自己地书稿加上新的空白书面,然后工工整整的在上面写下:“吴氏兵法、吴穆撰”. …… 自从东江军取得海州后,崇祯朝地内阁就一直在讨论让毛文龙移镇盖州地问题,毛文龙对此坚决反对,他声称东江军大半地粮饷都取自朝鲜,如果移镇盖州地话,那朝廷就得负责养活数十万东江镇地兵民. 转天,三月十一日.辽东 皇太极向东江镇派出地使者今天抵达镇江,这位使者名叫阔科.是皇太极地心腹之人,他到达镇江后立刻试图和毛文龙取得联系,并请求开始进行议和谈判. 十三日,毛文龙得知此事后马上命人将阔科送来铁山,并在同一天急不可待的向朝廷出塘报.在十三日地塘报里毛文龙绝口不提他曾经派使者去辽阳一事,只说皇太极畏惧东江镇地武力,所以派人前来请和. 随后毛文龙又在十五日和十七日连续出东江塘报,反复向朝廷强调皇太极请和一事,并坚称这是后金方面在东江军的军事压力下地主动行为.同时毛文龙为了加强声势.还急忙请朝鲜派遣使臣来观礼. 二十日,在朝鲜使臣抵达东江岛后.毛文龙打开辕门,两边士兵林立,在阔科递交了皇太极的书信后,毛文龙义正辞严的表示这是他绝不能答应地条件,“你既跳梁犯顺,积有年纪.今欲纳款请和,理宜听许.既受命在外,唯贼是讨是俺职分.况天朝时未许和,俺决难经先处断,姑待朝廷处置可也.” 华夏中文网黄石手打 这份声明自然把阔科听了个一头雾水,毛文龙也不多讲,他坚称阔科是“下人”,和他说也说不清楚,很快就把阔科又送回镇江,同时还让阔科带回一封书信,信中要求皇太极“归还旧的,誓告于天”,并在下次派个大官来谈. 忙完这个活计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