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古流芳 (第2/2页)
妾在路上听陈将军说目前战事不顺,陛下心中十分忧虑。” 李希烈无奈地说道:“爱妃不必cao心国事,朕自有办法能应付当下的局势。” 窦桂娘说道:“陛下虽文韬武略,但毕竟精力有限,而且也不肯能做到事必躬亲,臣妾以为,陛下只要能笼络住像陈将军这样的肱骨大臣,使其能心甘情愿的效忠陛下,他们自然就会为陛下分忧。” 李希烈摇头说到:“爱妃太天真了,自古道‘人心难测,家贼难防’,防人之心不可懈怠呀。” “陛下所言确有道理,但陛下身边如果没有甘愿效死的忠贞将士,霸业该如何完成?臣妾认为防还是需要防的,但是该拉拢人心也要拉拢。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才能使陛下的大楚国世世代代传下去。” 李希烈听了窦桂娘的话,微微一笑,说道:“爱妃莫不是又有什么事要和朕说?” “陛下,陈仙奇将军跟随陛下最久,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中也甚有威望,陛下务必要牢牢拉住陈将军的心。臣妾听闻陈将军在战场上虽是个血流成河都不眨眼的猛将,但回到家却对妻子言听计从,而陈将军的妻子又是长袖善舞的聪明人,私下里与诸位将领的妻妾过从甚密。臣妾听说陈仙奇的妻子恰好也姓窦,所以有意与她结为姐妹,用这种方式拉拢陈将军,不仅可以令陛下与他的距离更近,使他忠心效命于陛下,而且,臣妾也可以与诸位将领妻妾们的交往过程中,悄悄刺探各位将军的举动,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李希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爱妃的主意不错,甚合朕心,你自己择机去与他们交往吧。为便宜行事,你可以酌情赏赐她们一些珠宝首饰和锦缎,朕一会就通知内库,凡是爱妃交际上所需用度,无需受限。” “臣妾谢陛下!” ……. 德宗銮驾终于到达了咸阳,浑瑊、韩游环、戴休颜三人率军在官道列队跪迎,御辇经过三位身前之时,德宗下令停止前行,亲自走下御辇,一把将浑瑊拉起,说道:“诸位将军快快平身,此次平定叛贼,全仗李元帅、浑元帅和诸位将士们,待朕回到长安,另行论功行赏。”
三人再次跪地谢恩,浑瑊说道:“陛下,李晟元帅本来想到凤翔列队迎接陛下銮驾,但是臣担心长安收复不久,大军不宜远离长安,所以和李晟元帅商定,由臣在咸阳迎接并一路护送,李晟元帅在长安三桥列队迎接銮驾入城。” 德宗说道:“浑将军所虑甚周,好,好!” 浑瑊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件喜事要向陛下道贺,逆贼朱滔已经被其部将梁廷芬、韩旻二人射杀,目前首级已经送到了泾州留后田希鉴手中,不日即可送到长安。” 德宗龙心大悦,激动地说道:“这个逆贼终于是恶贯满盈了,朕一定将此贼悬首九边,以儆效尤!” …….. 李晟一身戎装率大军在渭河三桥迎接銮驾,见到德宗依仗缓缓走来,李晟高报名号跪倒在御辇前说道:“臣李晟率三军迎接圣驾回銮!” 德宗忙从御辇上下来,快步走上前搀扶起李晟,拉着李晟的手说道:“快快平身,爱卿为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不世之功,朕…….”说道此处不禁眼圈一红。 李晟惶恐的再次跪倒,说道:“臣身为武官,不能早日打败叛贼,致使皇上两次避难,都是臣无能,请陛下恕臣之罪。” 德宗听了,流着泪再次拉起李晟,说道:“都是朕的错,怎么能怪爱卿呢。好了,好了,爱卿用露布报捷的方式,迅速将朝廷收复京城的消息传遍天下,闻此喜讯,举国上下无不欢呼雀跃,可今日,朕和爱卿怎么都哭上了。” 李晟抱拳说道:“赖陛下天威和三军效命,臣侥幸打败逆贼并收复长安,确实是可喜可贺之事。” 德宗对李晟说道:“待朕回到皇宫以后再犒赏三军,爱卿头前带路,引着朕的銮驾进长安。” ……. 回到了大明宫,德宗在含元殿封赏有功人员。 按功劳李晟居首,敕封李晟为司徒、兼中书令、西平郡王、实封一千户,追封李晟的父亲李钦为太子少保,母亲王氏为代国夫人。赏赐李晟永崇里宅院和泾阳的良田、延平门附近的花园和女乐师八人。住进宅院的那天,京兆府为李晟陈设摆酒,派出教坊乐队,奏乐开路,由宰相萧复领衔,携在京的文臣武将登门道贺,京城百姓艳羡不已,莫不以为荣耀。德宗为颂扬李晟的功勋,降旨为他刻纪功碑,由皇太子亲自撰写碑文,刻好后立在东渭桥,令李晟的事迹流传千古,又命皇太子抄写碑文送给李晟…… 浑瑊按功劳排名第二,敕封他为侍中、咸宁郡王、实封八百户,赏赐大宁里宅院,女乐师五人,乔迁之日一入李晟的规格,宰相携文武百官登门祝贺。 接下来是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五百户,赐给甲等家宅、歌伎舞女,还赏他的一个儿子封六品官;盐州刺史戴休颜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实封四百户;商州节度使尚可孤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封爵冯翊郡王,赐实封二百户;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检校刑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许昌郡王……..其余随扈文官和有功将士也各有升迁。 接下来几日,德宗一边催促江南各镇尽快转运钱粮解决关中的春旱粮荒,一边在麟德殿宴请文武百官,每次酒宴总是李晟的座次居首,浑瑊次之。 这一日正在宴饮之际,小太监来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之子李璀代父入京请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