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国士梦_第三十六章 少年意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少年意气 (第2/2页)

下也未多想,顺嘴问了一声青萍怎么没和你一起来,就爬上了马车。穆维周晕晕乎乎的在夕烟堂下车,进到房里饮了一通茶水,又歇了半天,才觉得神智清醒了不少。他盘在榻上按照空元功的法门一边做着导引,一边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饮酒了。导引了半个时辰后,四肢恢复的力量,身体也防护服起来后,他觉得自己新认识这么多朋友,真的完全不饮酒,也不现实,便朝地上吐了三口吐沫,重新发了个誓,以后绝对不要喝这么醉。

    穆维周完全恢复过来,已将近黄昏。随便吃了一些东西之后,然后换了侍卫衣服,就往皇宫走去。此时已是六月中旬,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虽然已是黄昏时分,湿热的空气和尖叫的知了,还是让人烦躁。

    穆维周到了东宫,发现刘炟不在,说是被皇上召去了。又打听了一下,好像今晚恰好耿夔执勤,眼看着换班的时间快到了,却还不见他来,不由有些替他担心。没多久邓陟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原来耿夔实在爬不起来,差人央了邓陟来顶班。邓陟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的嫡孙,父亲是郎中邓训。他在几个太子舍人当中,是年纪最小的,平时话也不多,但做起事情来却相当周全,其他几个太子舍人都愿意和他搭伴值班。

    穆维周见邓陟跑来,知道耿夔肯定是爬不起来了,心中暗爽,想着以后找个机会,可以拿今天的事情和耿夔开玩笑了。穆维周与邓陟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没一会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剑术上。邓陟正在学击剑,早就听说穆维周剑法精妙,今天听他讲起来,果然头头是道。穆维周见邓陟听得认真,更是来了兴致,找了一根木棍,一边比划一边将他对剑术的理解添油加醋的和邓陟讲了起来。

    要说穆维周对剑的理解,多半来自于陶乐剑法。以穆维周现在对剑的理解,绝对谈不上有多高明,但他练陶乐剑法久了,自然而然开始思考剑的问题。今天之所以和邓陟谈起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好为人师”的秉性,就像所有的前辈都愿意给后辈传道一样,以为是为他们好,但更多多时候其实是为了自我满足。另一方面穆维周潜意识里也对自己这段时间用剑的经历,产生了自发的思考,算得上认识想要发生质变的一种表现。其实穆维周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位高明的老师,站在一定高度上给穆维周提出指导和建议,遗憾的是,邓陟只能充当傻傻听讲的粉丝角色,不能像一个导师一样给穆维周引导性的启发,如果那样的话,穆维周对剑的认识,可能很容易提升一个层次了。

    说到做老师,那可真是一种很特别的职业。正常来讲,每个人和社会磨合的久了,一定会自然而然的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比如职业、收入等等这些体现社会特征的属性。但很多时候,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因为收入,其实说到底还是当事者的认识——主动扮演起自己并不适合的角色。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罗素曾经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我们姑且不去深究他们言语背后的深意,但我们很清楚的可以得到一个共识——让人具备服务社会的工作技能这种教育方式,一定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功能。如果把人当做教育的产品,那么一个只具备工作技能的人,一定是最粗糙的产品。可能所有的画都具备装饰的功能,但一幅历久弥新的艺术品给环境或者说给他人带来的价值,肯定远远超过以新旧来衡量丢弃与否的装饰画。人之初,如玉璞。玉璞也好,画纸也罢,虽然或许有质地或者裁幅的本质差别,但对于一个大家,都能让它成为物尽其用的好作品,而落在一个蹩脚的匠人手里,一定是浪费材料。其实一个老师和一个匠人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cao作的对象是具有灵性的人。但现实当中蹩脚的匠人太多。他们对雕刻或者创作本无兴趣,难有热情,他们更多是渴望获得完成计件工作后的报酬,他们其实更本不在乎创作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尤其是在没有合理监督或者好的标准的情况下。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因材施教。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各个对象所处的特定阶段采取特定的引导和教育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挖掘出一个人的潜力。一个以艺术创造为理念的作坊一定会比一个以制造为理念的作坊有价值,而且有生命力。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讲,他不可能摆脱的老师,就是那些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人或物。

    穆维周身边就没有这样一个懂剑的人。本以为到了夕烟堂,可以和夕烟老人请教一番,哪知来了两三个月了,也没见到。穆维周虽然资质不错,但练武这种事情也是个巧活儿,很多情况下就是“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的事。

    穆维周跟邓陟越讲越开心,其他几个当值的侍卫听他讲的活灵活现,也都围了过来。此刻穆维周的酒已经完全醒了,看着周围的几个瞪着大眼的侍卫,突然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也就越发的投入起来。开始的时候还讲些自己对剑的理解,到后来已经刹不住车了,说什么有的剑法练成之后可以千里飞剑取人之头;有的剑法练成之后,可以一剑化万剑;还有的练成之后,都可以站在剑上飞,连马车都省了;等等等等。他这些说法,一部分来自于所读过的书里记载的剑或者剑客的传说,一部分完全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影视剧和游戏。几个少年侍卫哪曾听过这么“精彩”的见解啊,一方面也是少年情怀,一时间围着穆维周啧啧称奇,问这问那。到后来穆维周发现,自己要想圆满的回答侍卫们的问题,当真需要他耗尽两千年的道行,但牛已经吹到这般地步了,只能见招拆招,至少眼前他是绝无后退的余地。

    穆维周在庭院中白活,却没注意一个兰台令打扮的人,早就站在相距不远的东宫门口,也在静静的听着。此人大概五十多岁年纪,中等身材,略微发福,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老人听着穆维周演讲,偶尔捋一捋花白的胡子,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申请不好捉摸。

    忽然,一名侍卫发现了老头的存在,大喝道:“什么人?竟然擅闯东宫?!”

    其实这些侍卫本应该守在宫门,可今天太子刚好不在,又被穆维周一忽悠,全都跑到庭院当中了,完全没人意识到老人已经站在东宫门口了。

    穆维周见有人闯东宫,也是如梦方醒。要知道,他们负责东宫安全,若是因为他们的忽视,造成有人闯宫,那可是渎职之罪。穆维周分开几名侍卫,往老人方向走了两步,见老人一袭官服,态度冷静,一副儒雅冲和的气度,看起来到不像歹人。正要发问,听邓陟在后边道:“马世伯,你怎么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