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容传记_第11章 企管奇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企管奇才 (第2/2页)

从字面上看,将心比心指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人做事应该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的人往往善于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显得宽容大量、善解人意。懂得将心比心的人容易将事情做平,正如朱熹所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当年著名文化人肖军对延安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十分不满,找到毛主席倾诉。主席听后没有表态,写了一份信件给他,信中如是说:“我因过去同你少接触,缺乏了解,有些意见想同你说,又怕交浅言深,无益于你,反引起隔阂,故没有即说。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

    人心不朽。是人都想不朽,但是西方人的不朽和中国人的不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追求的灵魂的不朽,不朽的标准是死后在上帝那里能否报到。在中国人眼里看来,人心是不朽的,而不朽的标准死在他人眼里还有没有位置。如果你还活着,但在他人眼里一点位置没有,那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已死去了,但在他人眼里有一定的位置,那就虽死如生。在中国人而言,不朽既体现在家庭中,也体现在社会上。首先,要继承父辈的事业,做一个让父辈放心的人。其次,建立自己的功勋,做一个能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著名的哲学大师钱穆先生对此看得很透,他说:“一个人只有在别人的心里常常地反映到,便是真正不朽。”毛主席也说过这样的话,在他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悼词里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二、人心自悟

    “人心”这个东西,既能赢得口碑,又能安身立命,也能追求不朽,多好呀。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有人做不好呢?要不然就没有人心叵测、人心不古等成语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每个人提高悟性的程度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重大和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诸子百家都在如何提高悟性,特别是让人自己提高自己的悟性问题上有所论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儒、道、释三家在“人心自悟”上的论述。

    ——儒家眼里的“人心自悟”。如果说“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及追求的目标,那么“悟”便是达到这一核心目标的根本方法。儒家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既能“修己”又能“安人”的君子。诚如《礼记大学》开篇所提出的那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对君子的素质要求中,又以“修己”为重。而修己的方式又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没有形成像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那样的理性模式,而是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蕴的直觉洞察和领悟。尽管在像《论语》和《礼记》这样的经典中通篇找不到一个“悟”字,但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由“他律”逐渐上升为“自律”的“悟”却俯拾皆是。也就是说,人只有有“悟性”,并且会“悟”,才能领会圣人的教导,达到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老夫子特别喜欢有悟性的学生,他对高徒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孔子对弟子说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曾参能迅速作出反应,以“忠恕”二字概括之,这是何等的悟性!

    ——道家眼里的“人心自悟”。道家的悟与儒家的悟有所不同,儒家讲究的是外悟,强调从外界的经验中,尤其是前人已有的经验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讲究的是内悟,强调从内心的感悟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实体性,使之不能对其定义,不能问其是什么,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展现的世界是深邃的和无所不包的。正因为如此,道家的“内悟说”主张“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塞其说,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反对向外界观察体悟,排除一切感****语言概念和欲望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和安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一章),主张内心省悟,向内心世界寻求外界事物的真谛。当然,“道”这个东西虽然很玄妙,但并不是指向。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即“与道为一”。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体“道”乃是社会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

    ——佛家眼里的“人心自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玄相互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悟性思维。有人说,“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同意这个观点。换言之,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而觉是要靠悟性的。佛教也是强调“内悟”的,但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了悟”:“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禅宗的“内悟说”以自我为悟之主体和客体,佛我不分,“识自本心”。佛教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了悟方法。依据所悟之程度,将悟分为“小悟”和“大悟”:“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依据所悟之速率:将悟分为“渐悟”和“顿悟”;依据所悟之途径,将悟分为“解悟”和“证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为解悟,由实践修行而体得真理者为证悟;依据所悟之主体,将悟分为“悟自”和“悟他”:自己了悟为悟自,令他人了悟为悟他。有关“悟”的词句,在僧人的日常活动中用得太多了,“领悟”体现了互相交流;“感悟”体现了直接参与;“妙悟”体现了经验启迪,如此等等。以我的经验来看,“悟”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快乐,有所谓: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有个对子说得好: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舆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总之,儒家的外悟是“经验的领悟”,道家和佛家的内悟是“内省的了悟”,两者都不仅是感官的印象,更不是逻辑的推论,而是内心对思维主体和客体的领悟。这种思维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无论怎么说,它毕竟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更何况,儒道释三家都重视人的自省,重视内在的修养,重视人心的自觉,重视人心的自悟,这对于提升人的品行,构建和谐社会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