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血祭战 (第1/2页)
老泥鳅望着明月道:“我听说这次秦国来了五十万大军,又是好矛又是好马的,瞅一眼便知是要大动刀子的架势。我们呢?这才区区五万,里面还混了我这种废柴烂渣,干不过他们就算了,这不是让我们大伙儿白白去送死吗?我们有赢的机会吗?哼!真不知你们上头是怎么想的,竟选了我们。不过你们读书多,你们的决定总是英明的,爷爷我,没话讲!” “我相信吴将军。”孤之过温声道,“依他的才华和眼界,判断绝不会出差错。他会做这样的布局,定有他自己的一番考量在其中。” “可万一他判错了呢?”老泥鳅争锋相对地反问道,“万一秦军出乎意料得厉害怎么办?是啊,他是不用在意,最多也就降职扣俸禄受责罚。到时候,死的还不是咱们哥几个?他给咱们收尸?百年后,大家就记得一个打了败仗的臭将军,谁会记得我们这些死得没名堂的小喽啰?” 老泥鳅喝高了,说话也越来越随便,乃至僭越。若是换作其他将领,定会觉得晦气,毕竟大军开拔在即,出征前夕说这等丧气话,对士气对军心都不是件好事。不过好在他面对的是孤之过,今晚,他们是平等的。 “不,不。”孤之过摇摇头,扬起头,将葫芦里的烈酒一饮而尽,“吴将军绝非此等不义之士,你不了解他,岂可妄下这等结论?或许某些将军的确会做这样的蠢事,但我敢拿自己的性命作担保,吴将军他绝对不会拿你们的性命开玩笑,更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想到吴起,孤之过连神情都变得肃穆起来,“相信我,他是一个好将军。” “哎,但愿如此吧……”老泥鳅默默叹了口气,却依旧显得忧心忡忡,“五十万大军,可不是随便开玩笑的。哼哼!现在是刀架在脖子上,想后退都来不及喽!眼下咱们哥儿几个把命都押他身上了,他要胡来,那咱们也没办法,怪就怪自己没投个好胎,又押错了宝。现在啊,我只希望这位姓吴的老兄别搞出啥岔子来……” “放心吧。”孤之过轻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抚,“情势迫在眉睫,战争一触即发,西河郡危在旦夕。明日一早大军便要开拔,赶赴前线作战了。路挺远的,行程很紧张,对体力是个大考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睡一觉,养好精神,保存体力,什么也别想了。” “我睡不着。” “睡不着,眯一会儿也好,总之切勿耽误了明日的行军。想想打胜仗后的庆功宴吧,想想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吧,想想国君丰厚的赏赐吧,想到这些,你就不会在坐这里看月亮了。” “哼!老子又不稀罕。”老泥鳅咂了咂嘴,发出不屑的轻哼,“老子宁愿在这里看月亮,也不要那狗屁赏赐。谁稀罕谁要去……” “呵。”孤之过笑了笑,站起身来,舒活舒活筋骨,“那你看月吧。我还有事要处理,不奉陪了。” “嗯?你不睡吗?”老泥鳅努力睁开朦胧醉眼,看到的却只是一团黑影,头很晕,晕得发沉,他甚至不确定周遭是否有人。 方才那个跟他说话的人,会不会只是他的幻觉?会不会只是他一个人的自问自答?或者是他在跟自己的影子对话?哎……醉得够厉害的。 “不睡。” 那道黑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最终变成一个黑点,消失不见了,在这月色迷蒙的夜晚。他想到母亲,想到阿姊,想到战争,想到家国,想到离乱,想到前途,想到酒,想到月,想着想着,便沉沉地睡过去了,鼾声震天。 荒凉的山丘上,干冷的夜风“呼呼”地吹着,卷起漫漫黄沙。过了今夜,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三日后。清晨。 天蒙蒙亮,阳光照破浓厚的凝云,努力向大地洒去一丝微光。天气依旧很冷。西风烈烈,长空雁鸣。但相较前几日,今日的禹王城着实热闹不少,街上聚集了不少人,人们纷纷敞开窗户,将脑袋探出。 今日是魏军开拔的日子,是出征远行的日子,是**的日子。 经过挑选的五万士卒在城郊校场排列整齐:步兵方阵,骑兵方阵,战车方阵,还有杂役兵、粮车,一个方阵接一个方阵。千军万马,黑压压地一大片,长长的队伍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延伸到远方的土丘上。 坚硬的盔甲,带倒钩的锋利长矛,无坚不摧的战车,精壮矫健的马匹,泛着幽幽寒光的弓矢,丰厚的军用物资,满车的粮草,坚毅的面庞。每双眼睛都闪着精光,长矛被握得“咯咯”作响。 这将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建功立业的机会!保家卫国的机会!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此般! 吴起身披铠甲,手执长剑,立在高耸的城头,居高临下地俯视黑压压的千军万马。冷风如刀,在禹王城上空不断盘旋。大风无情地划过他的脸颊,吹起他的玄色披风。 他那平素轻佻的笑容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静如水的面容和凌厉气场。他就这样一个人独自立在城楼上,身前身后都没有任何阻挡物,往前走一步即是深渊,往后退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