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杨广南巡 (第2/2页)
两人皆感到疲劳感一阵阵的袭来。 战马神骏,虽不说一日千里,此时也是离开泰山大营足有几百里距离了。 东边的地平线下散发出微弱的白光,漆黑的天色也在这一缕白光映衬之下逐渐发白。这段时间来气温太过炎热,即便历经一晚的冷却,弥漫在空气中的热气还未完全消尽,天地间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充斥的灼热气息令人连呼吸都不由困难起来。 任博背靠在一棵树干上,眯着眼睛小憩,满月正趴在他的怀中,安静的熟睡着,一呼一吸之间,胸口微微起伏着。 “咔。” 一声轻微的树枝断裂声传入耳中,任博立时醒来,目露警戒之色。劳累了一天,并非他不想好好休息,只因身处野外,四周危机四伏,特别是在第一次赤贯妖星划破天际之后,《天之痕》的故事已经正式开始,荒郊野外到处都散布着受到赤贯星影响而发狂嗜血的野兽和精怪,由不得他们不深深防备。 见来者是杨硕,任博才松了口气,问道:“为何不去小睡一会儿,以作休息?” “太热了,睡不着。”杨硕径自在任博身边坐下,顿时抱怨道,“连地上都这么热,你居然还有心情睡觉?”其实这也怨不得杨硕,他本是北方人,北方向来气候寒冷,何时经历过如此高温?白天顶着炎炎烈日,晚上还要经受热气蒸腾,让他如何闭得上眼? “难道你忘了我是巴蜀人?”任博苦笑道。 杨硕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自嘲地笑笑,“也对啊,我怎么忘了你是那里的人呢?” “杨广陛下已经从东都启程,想来不用多久便会抵达大梁,我们的时间真的很紧啊……”隔了一会儿,杨硕渐渐适应了地面的温度,才开口说道。 大业元年,杨广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万人,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自山阳引淮水经江都至扬子入江。大业四年,即公元608年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大业六年,即610年,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到达余杭。至此,隋朝大运河可算完全开通,前后共历时六年。
对于大运河开凿时杨广所下之****,任博不予评价,但大运河确实起到了连通华夏南北的巨大功用,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直到任博所处的时代,大运河仍然在造福两岸民众。 不得不说,杨广是一位雄材大略的君主,论才干,他并不比唐太宗李世民差,他一生立下无数丰功伟绩,统一中华、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以及开发西域,无一不是功在千秋。 只是,杨广为人好大喜功,其在位期间,三征高丽,将士死伤无数,而后又数次南巡江都,劳民伤财,国力大损,也为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直至最后,北方诸将纷纷反叛,杨广无心再回北方,从此蜗居丹阳宫,后为宇文化及兵变缢死,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椁都没有,只能偷偷葬于江都,可谓凄惨至极。 现在是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离杨广身死不过两年时光了。 隋朝的统治,也快到尽头了。 “最近几年来,天下一直不太太平,小规模的反叛时有发生,不过都被太师大人掐灭于襁褓之间。”杨硕说罢,眼神中不由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虽说他已是放弃了优越的皇室生活,可算来他还是不折不扣的皇室中人,眼见打碎的统治根基日益动摇,心头怎会没有任何感慨?“只可恨陛下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流连于歌舞升平之中……” 怀里的满月扭了扭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又再睡去,任博看看也已熄灭,还冒着青烟的篝火,又看看眉头紧皱成一团的杨硕,心头只能暗自叹息。 隋朝必然灭亡,即便他是穿梭于各个时空中的神选者,也不可能扭转时空,扭转早已注定的结局。这一点,昆仑镜转世的宇文拓又何尝没有预见过?但他也没能改变什么,固然是因为他的心思全在封印神州结界之上,也是因为个人的力量太过弱小,在时间的洪流中,根本什么都不是,更不须说改变什么了。 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杨硕一改方才的苦恼表情,道:“既然都睡不着了,那么我们就早点起程吧,早一日出发,也好早一日抵达大梁。” 任博也站了起来,跟随杨硕的脚步,接过了缰绳。 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又何必庸人自扰,去担心隋朝的灭亡呢? 作为一个不断在不同时空中穿梭的人,他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愿望,那个永生难忘的心愿…… 不过,现在又多了两个了…… 轻轻笑了笑,又暗自叹了口气,任博望向遥远的南方。 既然已经暂时加入了宇文拓一方,自己就要做好准备了,做好战斗的准备。比起主角陈靖仇一方,宇文拓所面对的压力,无疑要沉重太多太多了。 【开启任务:杨广南巡——隋帝杨广在大梁期间,保护其安全】 ………… 本卷的时间点与《天之痕》原著相对不同,杨硕是在接到宇文拓关于万灵血阵的命令后才去泰山的,而老将韩腾或许也没有事先去过泰山,某这么写只是为了剧情需要,所以还请见谅。 关于隋朝大运河,确实是一项惊天壮举,杨广雄材大略,如果不是太过好大喜功,做出许多脑袋被门夹的蠢事,隋朝又何至于灭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