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八章 朝廷有经也难念 (第1/2页)
宋太宗赵光义心中的内部问题,说穿了,就是他的皇位继承问题。不管史书上怎么写,他的皇位得来都是不明不白,不清不楚。那么自己的皇位要传下去,怎样做才能顺理成章,令人诚服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光义没找当时的宰相卢多逊,而是召来赵普问对,因为他知道只有赵普才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赵普也正好借此机会重新上位。 这里需要插入赵普的官位升迁问题。 太祖赵匡义得赵普谋划,在陈桥兵变中取得政权,立有大功。后来,太祖提升赵普为宰相。赵普精通治吏,却又刚愎自用,独断专权,对那些持有异见的官员极力打压,结下了不少梁子,翰林学士卢多逊便是他的重要政敌。 每当太祖召见的时候,卢多逊便会告赵普的状,说他非法占地,与民争利。太祖派人暗地调查,得知结果属实,对赵普渐渐有了厌恶之心。 开宝六年四月,太祖任命卢多逊为江南生辰国信使,前往金陵为江南国主李煜贺寿。卢多逊投李煜所好,大谈诗词歌赋,李煜高兴极了,对他极为亲近。卢多逊趁机骗得江南图经,获得南唐山川地理、军事部署、户籍人口诸种详情。他回到开封,将情报上报给太祖,并奏请太祖说南唐国力衰微,正是发兵统一江南的大好时机。太祖得到图经,如获至宝,喜不自胜,越发看中卢多逊。如此一来,赵普和卢多逊在太祖心中帝位有了变换,一个越来越被冷落,一个越来越被器重。过了四个月,赵普被罢去宰相之职,调到河阳(今河南孟县)任官。卢多逊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赵光义继位后,卢多逊便被任命为宰相。 之前,赵普极力压制卢多逊,赵普倒台之后,卢多逊开始反攻倒算。 按说卢多逊已将赵普挤下台,跃居人臣之首,而赵普也已远离中央机构,卢多逊大可不再理他也就是了。然而,斗争总是残酷的,卢多逊将矛头指向了赵普的家人。 赵普担任宰相期间,将妹夫侯仁宝安排在洛阳当官,卢多逊上台,便将侯仁宝调离洛阳,让他去邕州做知府。邕州就是现今广西南宁一带,当时属于莽荒之地,条件十分恶劣。按照制度,侯仁宝到邕州任职三年就该调动,可卢多逊偏偏不让他调动。在这种情况下,赵普便为妹夫侯仁宝出谋划策,让他向太宗献上《取交州策》,建议太宗趁交州(广西南部与越南北部)内乱发兵攻取,以复汉唐故疆。按照赵普的意思,侯仁宝本来是希望皇帝召他回京面奏此此事,借机设法留在京城开封。不料,卢多逊极力阻挠,任命侯仁宝为交州水陆转运使,直接奔赴前线,侯仁宝最终在战场上阵亡。这事儿令赵普十分苦恼,又是“哑巴吃黄连”,只得忍气吞声。 赵普担心卢多逊不会放过自己,便向太宗上奏请求为太祖守陵。太宗授他“太子少保”的虚职,把他调回京城。赵普手上虽然无权,却经过多番努力,为自己的长子赵承宗谋得一桩难得的婚姻。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赵承宗迎娶燕国大长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宋太宗的亲外甥女。当时赵承宗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任知府,受诏回京成婚。卢多逊见赵普同太宗联姻,觉得很不妙,唯恐赵普耍出什么手段,东山再起,因此在赵承宗成婚不满一个月的时候,就要赵承宗离京归任。面对卢多逊的步步紧逼,赵普意识到只能反攻了。 如今,皇帝要赵普帮忙解决传位问题,赵普深觉时机已经到来。为了说明太宗得位的合法性,赵普炮制出继宋朝第一大悬案“斧声烛影”之后、宋朝的第二大悬案“金匮之盟”。 在太宗的召问下,赵普揣摩透了太宗的心思,说道:“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陛下何须疑虑?” 要做到父传子,“金匮之盟”就成了双刃剑,虽然可以自圆其说地证明太宗是经过合法途径继承了太祖的皇位,却又成了太宗想要“父传子”的障碍。 赵普的话,深得赵光义赏识,他也因此再度当上了宰相。大权在手的赵普,开始思考着解除太宗“父传子”的障碍,同时也想着收拾卢多逊。他想的是如何“一石二鸟”,委实煞费苦心。 太祖的两个儿子已经离世,剩下的障碍便是太宗的弟弟开封府尹、秦王赵廷美了。赵普便揭发卢多逊私交秦王赵廷美,二人大有不轨之心。本来,这事儿赵普也是没凭没据,但是太宗就缺排除开封府尹、秦王廷美的理由,赵普的检举,甚至极有可能正是太宗暗中授意的。 太宗不问青红皂白,让秦王廷美“勒归私第”,秦王的儿女也不再称皇子皇女,也就是将秦王排除在了皇室之外,并为此找了个理由——秦王赵廷美并非杜太后亲生。 秦王赵廷美是不是杜太后亲生的,除了赵光义以及赵廷美本人之外,天下再无第三人说得清楚,而赵廷美又无法证明自己拥有正规的皇室血统,也就是说,此事是赵光义说了算。 为了彻底整倒秦王,赵普找来京西南面转运使李符。赵普对此人了如指掌,知道他是个爱好巴结高官,而且唯利是图的人。果不其然,宰相大人要找自己,李符立马心花怒放,屁颠屁颠地跑来。 赵普要李符检举秦王赵廷美不思悔过,对皇帝颇有怨尤,并向他许诺,只要扳倒秦王,便让李符当上开封知府。 李符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赵普为什么选他“担此重任”?因为赵普够聪明。第一,李符本是太祖提升起来的官员,不是太宗的亲信,由不是太宗亲信的人站出来当攻击秦王赵廷美的先锋,反而更能有说服力。第二,李符这样的人,只要给以利益,他就会甘心受驱策,“可靠”得很。 天平兴国七年三月,李符诬告秦王赵廷美密谋叛乱,太宗便将他贬为西京留守,罪名是“骄恣谋乱”。李符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开封知府。 秦王遭贬,赵普的“一石二鸟”计划实现了一半。为了打“第二只鸟”,赵普多次暗示卢多逊,让他辞职归乡,安度晚年。卢多逊却贪图权势,不肯就此服输(普复相,多逊益不自安。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 “给你机会你不要,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赵普便下重手了。他开始收集卢多逊与秦王私下交往的证据。这事儿办起来容易,一个原本是开封府尹,可说是准储君,一个原是宰相,怎么可能没有交集?就这样,在赵普的cao控下,群臣上奏卢多逊与暗地结交秦王赵廷美,图谋不轨,理应查办。按罪论,卢多逊被该处以极刑,株连九族,太宗念他为相有功,卢多逊被罢官,全家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 三亚,好地方啊!有大海蓝天,还有椰子!只是这是现今,当年还是莽荒之地呢。 可是,李符有先见之明,早就料到三亚会成为“国际旅游岛”,对赵普说:“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春州”即今广东省阳春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宋时这里生存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