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_第十九章、理事迥异、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理事迥异、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一) (第3/3页)

题扯远了吧,貌似和咱们刚才的话题无关啊”。

    我:“不远,提纲擎领啊。世俗道理咱们简称小道理,天道因果简称为大道理。不了解大道理,只知道小道理是不行的。

    当然不是说小道理都是错。小道理有很多也是和大道理互相重合的。只不过很多人不明白一点,小道理是用来要求自己提升道德的,而不是拿来衡量他人的,大道理就更是如此。

    用自己的小道理去衡量别人,很多时候就是自找不痛快。因为你限制别人,试图改变别人,指责别人、敌视别人。无论这个人与你的关系是上下级还是同事朋友,或是父母配偶,别人就一定会不同程度的反击。

    对理与事的理解,可以大体上分几个层次。最低的当然就是理事混乱。这个不用多说了,就是前面提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感到处理具体事务很纠结,即使处理成功了,也会感到很郁闷。

    比如恋人、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常因为琐事发生矛盾,指责对方,就是执着于小道理。觉得自己对,对方错,理直气壮。一旦说服不了对方,达不到改变对方使之适应自己的目的,就气愤或自觉委屈。

    这就是不明白大道理。什么大道理呢,和为贵忍为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大道理。

    你觉得自己对,对不起,你不是圣人。你认为自己对,不见得真的对。很多时候不过是出于暗藏的自己都不知道的私念而已,为了让自己心中更舒适而已,甚至赤裸裸的就是为了自己利益而已。

    即便真的是你对了,完全出于正义公心,可生活中除了有关人身安全的事,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你得理不饶人、固执己见,使他人心中烦恼气愤,甚至起了恶念,就已经是大错了。何况你自己也有缺点,别人还想改变你呢,你愿意吗?既然你不愿意,推己及人,你为什么要去苛求他人遵守你的标准呢。

    一个人根据智慧和阅历的提升,可以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做改变。第一层是理事迥异;第二层是理事圆融;最高一层是理事不二。

    先说理事迥异,这个层次就是把理和事硬生生分开,也可以简单理解成情感和理智强行分开。

    就是说心里还坚信自己的理念是没错的,但为了生活中不遭到极大的阻力,具体事务的cao作按照世俗标准去做,无论自己多不情愿。

    当然,这个层次只是暂时的无奈之举。还是得尽快提高到第二层,甚至是第三层,才是治本之道。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没有认识到如何正确修心的人,是不会反省自己的理念的,只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那既然理念暂时无法改变,就只能强行分开处理。否则强行对抗整个世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比如你表妹,有点自命清高。那么,为了工作中不受到排挤,就可以有限度地去迎合他们。比如说送点礼,说点儿好话,然后在心里继续批判他们的庸俗和唯利是图。这就是理事迥异,既维护了自己的清高感,又化解了工作矛盾。

    当然,迎合是有限度的,使对方犯下大错,并且危及自身的事绝不能迎合,比如领导要包养她,或者单独带她去喝酒,或者逼她做假账等等,那宁可辞职也不能妥协”。

    六哥:“但是这样做的话,她心里肯定会感到很压抑。觉得自己被现实压迫改变的初心,做人很失败,人生不自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无数的苟且,这种负面情绪怎么化解”?

    我:“这词让你拽的,你是要作诗还是要唱歌啊,你以为你是高晓松啊。

    其实想要化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提高自己的心态层次。用什么心态去做这些事呢?那就是随顺众生,什么是随顺众生?修心的人,看待一切众生,一定要有一种慈父看待劣子的心态,尤其是对有缺点的众生。

    孩子有缺点有问题,做父亲的只能循循善诱或者表演威严。不能只靠打骂和鄙视,更不能真正气愤。越是修心有成的人,这种心态越坚定。抱着这种心态的人,绝不会被他人的恶意行为激怒。即便表现愤怒,也只是为了制止对方犯下更大的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就好比一位思维正常的成年人,管教不懂事的孩子,或者看护精神有问题的病人。

    假如一个孩子或者精神病人,拼命闹着要吃路边摊的垃圾食品。如果不给他们,他们就要哭闹,甚至是打人毁物。那么为了暂时安抚,可以给他们一块糖,或者是一瓶饮料,满足他们的小贪心小欲望。

    虽然糖和饮料对身体也有害,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惹下更大的祸事。如果以此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再慢慢把自己正确的理念传达给他们,那就更胜一筹。不只是随顺众生,而是变成了普渡众生。

    如果你表妹给领导送礼,抱着这种心态,那就绝不会有压抑、有委屈。给领导送礼,满足了他的小小贪心,免得他在日后的工作中给人穿小鞋,借故整人,犯下更大的恶行。

    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行贿,认为自己是为五斗米折腰的没有气节的俗人,道德感不降反升,因为你所有的妥协都不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治病救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