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典范_第157章 难忘的情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难忘的情景 (第2/2页)



    资源普查有几个点与大块烤烟地靠近,经常见面。这两天就刚好在一起,他喜欢打平伙,有点好吃的,就要把贺国荣喊过去。也算是好人好客讲义气。他们卫家人遍及全县各处,贺国荣初中同学中就有三个,全县不论城乡,卫姓都是一家子,团结得很。他还答应等小远驰大一点,就由他负责教学书法,从颜体开始。

    第二天一早上班前,贺国荣就先到了政府办公室,迎面就碰见了张敬民。问他去哪儿?他说帮卫佳鸿做个证明。

    张敬民问明白以后说:“这种事最好少管。”

    贺国荣说:“他感觉冤枉,不说明白的话,这口气吞不下去。”

    张敬民说:“他们卫家人特别好面子,自尊心过强,不从自身寻找不足,就想着是别个的问题。这样发展下去会误事。”

    贺国荣说:“我答应了他,我还是去一下。卢部长我见过的,看问题比较尖锐,说话不奉情。”

    张敬民说:“卢部长还没有到。我先问你个事你再去。”

    张敬民在心里记了一下时间,那件事应该是在换届之前,教授来检查小麦病虫害,马运昌专门去老蔡那里会见教授。教授极力推崇开发玻璃河,要县里写专题报告,还说他负责找人。当时推荐了贺国荣。由于信任,过后也就没有过问。

    后来谈及贺国荣,就多说了几句,意在引起马的关注,表情却很冷淡,岔开了话题。这次算挑明了原因。

    卢跃进过来的当天,常务会议上,提出来要充实办公室力量,一下子就提要调五个人进来,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人选也都做了考虑。大家当时面面相觑。

    卢跃进给大家作解释,他是为了工作,还没有到政府时他就观察到,这边的干部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既然组织上信得过他,叫他过这边来,那边有还不同意他放手,那他就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利用好这样的条件,千方百计从快从速配好办公室的干部,使这个参谋部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指挥中心。

    他申明考虑这个事情,一点也不带私心杂念,没有也绝不会借机会安插亲信排斥异己。他的动机非常的纯洁。

    从副县长们互相对望的眼神里,不难看出都有相同的感觉,这样做未免过激了,你才过来,凳子都还没有坐热,就急着要安排干部,动机纯不纯谁知道?马运昌一直微笑着,内心当然不干了,主任副主任人选他一直都在物色,只不过还在犹豫。

    常务副县长一来就要抓权,这怎么可以?不过马运昌处理矛盾有他自己的办法。他先肯定常务副县长的想法是正确的,他们两个也通过几次气了。今天全体成员齐聚一堂,讨论一下办公室的建设完全合适。他建议大家都谈谈,有什么想法都说透说明白,包括平时关注的看中的很适合办公室工作的干部,都可以推荐出来。

    他请卢县长在这里转换一下,回归组织部长的岗位,充分提办公室想一想,把大家提出来的人选都记下来。进行筛选,认真研究,真正适合办公室工作的,能够跟随每个县长出去工作的,既可以是秘书,又能独当一面,协调县长们分管的各项工作的优秀干部。就要想办法调进来。

    大家踊跃起来,几乎所有的副县长手头都有人选,不是两个就是三个,有建议当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的,有可以当行政科长,人事科长的。只提一个人选的也有,就张敬民一个,他提了贺国荣,建议调到办公室秘书科或者信息科,担任科长。等大家都说完了,马运昌也说了两个。这样一来,提名办公室主任的人选有四个,副主任人选有八个。

    卢跃进记着,发觉这帮人很可笑,你们一个个都提人选,你们就不好好想想,管用么?还不都一个个要被筛下去?真正可以和他的提名形成竞争的,只有马运昌这两个。张敬民提的这个也不行,职务不高,但你为什么不事先和我说说,由我这边提出来呢?你这一提,本人不知,我这里还能不清楚?这个人一直在跟随你到处跑,明摆找的亲信嘛。大家的提名都记下了,接下来就酝酿吧,大家互相通通气,下次会议就正式决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