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争当责任人 (第2/2页)
县里面经不住折腾的,我也不去找安委会那边周旋了,就靠你了。” 按照蒋建琪的要求,马运昌随即召开了会议,政府分管领导,涉及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进行大检查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参加。县委来的是陈长勇,龚祥兴要他参加到底。车向前和罗大放作为大检查参与者,也来了。 会议室里多了一样东西,一台录影机,他们在香港看到了,特别好用,请海关的人帮忙,给买来了,就配给电视中心,他们给地区接的那台,送回去吧,经常坏不说,拍出来效果不好,模模糊糊的,书记县长一出面,都是重影。销售方还来了一个技术人员,他负责教会这边两个人才回去,这种营销手段很吃香,正因为这样,这家公司年产值破了亿。 那技术员打开录影机安装,镜头对准,调试了一下,朝马运昌点头示意。马运昌咳咳两声,端正了坐姿,说:“我们开始吧。” 因为开的是事故情况通报会,第一次要录相,所以气愤很紧张,大家都坐得很端正,腰杆挺直,双目正视,两手压膝,个个表情严峻。 马运昌动了动身子,端起杯子,缓缓地允了一口茶,先嗯了一声,让大家都听好了,才说:“我看啊,气氛有点不对头啊,轻松一点,我们今天不是检讨,是总结,是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措施办法,最终一个目的,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事业就没法子前进,事业要前进,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遇到困难,就要克服,路上有石头,就要搬开。要干事业,要发展,就少不了坎坷,出了事故,这就是坎坷,只不过坎坷有大有小。出了事,大家都难过,我也一样。你们都这样板着脸,我就更难受了。大家还是轻松点,精神要保持,精神不能垮了啊,还要工作,还要付出呀。是不是。挺起胸膛来,迎接挑战。这样,敬民同志,你先来吧,这些天你在家负责,做了很多工作,把情况,经过,怎么处理的,包括你怎么想的,都给大家说说?” 张敬民拿出笔记本,眼睛就只看笔记本,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分成现场处理,善后安排,安全大检查,协助调查,下部措施等五个层面,讲得很细,足足用了四十分钟。 说完以后,他的头还一直低着,他在翻看笔记本,在心里一天一天倒数,回到那天去,甚至前一天。他是不是在问自己,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在干什么?要是能够预测,有预感……你没有这个功能,什么都是虚的,事实就是事实,摆在那里,任何人没办法挽回……
这次事故,该怎么判断?马运昌有两层担心,一层担心张敬民,由于是他在加主持工作期间出的事,毫无疑问,板子一定要打到他身上,他会怎么想,替人代过?划不来,从而产生怨气,以后一蹶不振?也许他又这么想,事故啊,你怎么不延长点时间,等到这两天来再发生,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那被打板子的就是别个了,产生怨气的也不是本人了。 胡思乱想吧,怎么想都可以,天马行空,来往自如。马运昌收回念想,继续说现实,现实就是一切都回避不了,要面对:“进会场之前,有同志就和我说了,马县长呀,你不在家这段时间,我们真是着急呀,工作是做了,努力了,累得够呛,大家的模样,你也看见了。我们现在就是有点担心呀。我问担心什么呀?这位同志心很累,他担心的事情有点多,我也不想一一给大家说出来了,有些担心没必要,有的呢,倒是值得注意,比如他说,下面的事,倒是应付过去了,可是上面呢?调查组高高在上,就像以一尊尊神,不和县里任何人说一句话,如临大敌似的,把我们个个都当成了嫌疑犯。这压力也太大了,你来了,要给我们减这个负呀。我说了,这就是我们一部分同志情绪低落的原因。我安慰了这位同志一下,调查组这样作,也有他的道理。他们虽然不接近我们,但总不会昧了良心,不实事求是吧。我听说调查组收集带走了不少资料,还有我们敬民同志写的检查,是一份还是两份?刚才敬民给了我,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呢,哦,是两份呢。咦,怎么?是复印件呀,草稿原件呢?” 张敬民沉浸在笔记本里,旁边的人推他一下,才回答说:“调查组带走了。” “调查组把草稿原件带走啦?你没跟他们说,还没有打印,还是草稿,还需要认真修改?” “说了。” “这怎么行呢,调查组拿走了检查原件,还是草稿呢。谁能保证草稿上没有纰漏,被调查组给抓住呢?” 罗大放和车向前坐在一起,两个人都伸出手,想要看看草稿复印件。 马运昌把草稿复印件丢了过去,说:“看看吧,纰漏不少呢,现在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了,就是想什么办法,把那草稿原件追回来。” “追回来?!”张敬民陈长勇和李俊差不多异口同声问。 陈长勇说:“不可能,调查组那么硬,谁敢去?” 李俊说:“要去也是我去。” 张敬民:“是我给他们的,出了事该由我……” 马运昌道:“敬民呀,先不要说这种话,你担不了,这样说话会让人听出来你在赌气,现在你需要的是沉思,不是高调,更不能任意表态,你的检查里面,我看就存在这样的成分,等大家看过了,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说吧,好吗?” 张敬民又低下了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