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党_第二十一章 一个咸阳容不下两员名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一个咸阳容不下两员名将 (第2/2页)

。没钱发饷,队伍没粮吃,迟早要散摊子,更不用说李怀光手下还不只是自己的三万朔方兵,还有王智兴带着的宣武、永平、武宁、义成四镇两万兵,一旦没粮,马上就会众叛亲离。

    因此,郭德罡在大发转运财的同时,还不忘了挑拨李怀光和李晟之间的关系。本来,东渭桥有户部的漕运粮仓,李怀光早就看上了这个地方,但是好死不死,神策军早先排去援救襄城的刘德信打了败仗之后退到潼关,听闻兵变马上就抢了东渭桥的地盘,而那李晟也是人精,渡过黄河之后马上借着神策行营节度使的名义进驻东渭桥,以刘德信兵败劫掠的罪名将其斩杀,将东渭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郭德罡出于要逼反李怀光的目的,便故意让大唐物流将军粮直接在东渭桥卸载,要李怀光从李晟那里调拨粮食。

    东渭桥本来有十万余石历年转运剩下的压仓陈粮,再加上郭德罡把给他们两家的军粮都卸在了东渭桥,这就逼得李怀光要低声下气地和李晟讨要粮食。李怀光本来就觉得神策军待遇也比自己好,赏赐也丰厚,处处看李晟不顺眼,这下连脖子也被神策军卡了,就更不愿意了。

    “凭什么要我们地方杂牌部队挨饿受冻,缺衣少食,你们中央军还霸占着粮仓码头?我堂堂领兵副元帅还要来找你要吃的?看看那副嘴脸!看看这是什么粮食……陈芝麻烂谷子,打发叫花子那!”李怀光在东渭桥处处憋屈,领回来的还是陈粮,早就气不打一处来了。

    “大帅,为今之计,只有让李晟移军与我等合营,才能将粮食名正言顺地拨调到我等手中啊……”说话的人,却是早先不让德宗进咸阳城的汤伯虎。原来这李怀光从昭应到了奉天,又奉诏驻军咸阳郊外,汤伯虎料定李怀光将来必定权倾天下,那是巴结的一个到位,要不是自己年纪和李怀光差不多大了,都有心认李怀光当干爹了。李怀光移军咸阳,正式郁闷之际,有这样一个玲珑马屁精在左右,自然是倍感舒爽,一个多月下来,竟已经将汤伯虎视为心腹。那汤伯虎便常为李怀光出谋划策,颇得李怀光中意。

    李怀光听了汤伯虎之计,便以集中兵力方便后勤便于指挥等等理由,上书要李晟和自己一起屯驻咸阳,德宗此时害怕忤逆李怀光会将其逼反,只好听从。李怀光又上书要把东渭桥的十万石粮食也调拨过来,德宗也许了。于是李晟便至好压着粮食,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了咸阳,挨着李怀光扎下营盘。此时鄜坊节度李建徽,神策左厢节度杨惠元,以及王智兴等人,也都驻扎于此,一时间咸阳周边大军云集,有近十万之众。

    朱泚见李怀光迟迟逗留不进,便知道他有养贼自重之念,于是便暗中派人前来勾搭,书信之中,言辞谦恭,一口一个哥哥,叫得颇欢。朱泚还给李怀光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关中,同时称帝,做睦邻友好的世代兄弟之邦,直是将李怀光吹嘘的如天兵天将一般,搞得李怀光好不得意。如此一来,李怀光便更看着李晟不顺眼了。

    看着不顺眼,就难免要付诸行动,李怀光又害怕自己与朱泚串联之事被李晟得知,心里竟起了火并李晟部的想法。他先是派兵四处抢掠,又让人把抢来的的东西送去神策军中,要神策军的人和自己的兵一起分赃。那神策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李晟治军又严,结果没一个人敢收这些rou食财帛。朔方兵很是看不惯神策军,便大骂对方假正经,颇有挑衅之意,但李晟一力忍了。

    李怀光见此计不成,便又与汤伯虎商量一计,上书德宗,说其他地方杂牌待遇太差,只有神策军一家待遇好,他代表诸道兵马要求平等待遇,要不然士兵情绪不好,士气不高,不能出战。德宗也是有苦说不出,朝廷穷的死去活来,此时要是给地方兵加饷吧,没有钱,不给地方兵加饷,就只能减神策军的饷了。李晟也不是好相与的,直接放出话来,李怀光是元帅,加减凭他一句话,又把这个屎盆子扣回了李怀光头上。李怀光本就是存心找碴,这下碰了个软钉子,也之后闷不做声,便更加恼火了。

    这才有了李晟上书要复归东渭桥,德宗批准之事。但为了避免李怀光怀疑,其他诸军,依旧留在咸阳城外,和李怀光驻在一起。

    “看来要通知王智兴,小心提防了……”郭德罡看了友爱部送来的情报,断定李怀光即将谋反,便有心救助诸军一把。

    “不可!”郭晞阻止了自己的侄子。“先让其吃亏,然后再救,岂不是更好……”

    “恩,三伯说的有理,嘿嘿嘿嘿……”

    杨家庄的一个集装箱里,传出了一老一小jianian诈的笑声。

    【注1】屯田成本的计算,来自孙彩红《唐代屯田、营田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分析》一文。

    【注2】部队自己种地,称为屯田,招募农民种公地,称为营田。郭德罡的大唐垦殖,便是营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