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阴云密布 (第1/2页)
六安,郡守府内。 “孙策、周瑜,吾必杀尔等。”刘勋大声骂着,而后一脚便将案几踹翻在地,吓得堂内的两名侍卫猛一哆嗦。 刘勋是在两日前才得知合肥落入了孙策手中,不是消息闭塞,而是周瑜将城中士卒灌醉后全城投降,哪里有人回来送信,即便自己知道此事,还是从合肥过来的百姓口中得知。 “来人,将鲁肃给我带上来。”刘勋大声喊道。 不一会儿,几名侍卫押着鲁肃便走上堂来,鲁肃回到六安之后,便被刘勋收了兵权,因为刘晔的投降,使得刘勋不再相信手下之人,只有将兵权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鲁肃见过大人。”鲁肃倒是不慌不忙的向刘勋施礼,丝毫不管刘勋阴沉的脸色。 刘勋冷眼看着鲁肃说道:“鲁子敬,吾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我?” “大人,此话何意?鲁肃并未背叛大人。”鲁肃一脸惊讶的说道。 “哼,莫非汝不知道周瑜举城投降孙策之事吗?”刘勋冷声说道。 鲁肃听后顿时有些不明白,既然孙策已经拿下了合肥,为何不来攻取六安呢?即便是自己被剥夺了军权,可是自己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啊,再有就是为何周瑜不派人来告诉自己呢? “怎么,可是无话可讲?”刘勋说道。 鲁肃沉声说道:“主公,在下并不知周瑜献城投降之事。” “汝与周瑜交好,怎会不知?来人,将鲁肃拉出去斩了。”刘勋大声喊道,话音刚落,侍卫便上前按住了鲁肃。 “慢,主公且听吾一言,若是那时主公再杀我鲁肃不迟。”鲁肃急忙说道。 刘勋听后,摆摆手让侍卫松开鲁肃,鲁肃赶紧施礼开口说道:“主公明鉴,在下自跟随主公,便尽心尽力,为主公大业,鲁肃奉献家中粮草、钱财,主公收回兵权,在下亦无半点怨言,主公明鉴啊,鲁肃当真不知周瑜之事,鲁肃与之交好,只因其人有才华,并不知他与孙策之事。”说着,鲁肃竟哭了起来。 刘勋一听,心里不禁一软,鲁肃说的倒是在理,而且当日自己在庐江站稳,也是靠鲁肃,招募军队所需粮草、财物,也是靠鲁肃,更何况袁术征召鲁肃为东城长,鲁肃都不去,而是尽心为自己做事,自己莫非冤枉鲁肃了? 底下的鲁肃心里却异常冰冷,他为周瑜、为孙策考虑,可没想到最后自己却被他们抛弃了,就连一封信都没有,他们考虑过自己的处境么?枉自己还在暗地里招募了一批人手,准备在攻城之时在城中制造混乱。 其实鲁肃倒是错怪了周瑜,周瑜撤兵当日便让鲁肃的亲卫送信回来,可那亲卫出城不远便被曹军斥候捉走,曹cao便知道了这其中的一切关系,而且也就有了郭嘉的定计。 刘勋想了好长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吾亦知子敬非比周瑜,唉!周瑜投降令我心智迷乱,你们退下吧。” 待侍卫出去,刘勋走下堂看着鲁肃说道:“子敬教我该何去何从?” 鲁肃心中大定,知道刘勋不会再杀自己了,鲁肃赶紧施礼说道:“主公,事已至此,便静观其变吧,若是曹cao南下攻打合肥,我军或有机可图。” 这时刘勋突然像是想明白了一样,看着鲁肃说道:“子敬,吾不愿争雄天下,只愿有自己一席之地而已,唉!吾便独守庐江罢了,若是子敬愿意离去,念在你我情分,子敬去投明主吧。”说完,便走到案几前颓然坐下。 鲁肃心里一惊,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试探自己吗?鲁肃不漏声色的说道:“主公,鲁肃不会离主公而去,便是主公愿独守庐江,那鲁肃便助主公将庐江之地治理好,若他日主公当真愿意投降,念在主公治理地方之功,主公亦可得一高位。” 刘勋听罢,摆手说道:“子敬误会了,吾并非是在试探子敬,而是实言相告,子敬有大才,不必埋没在此。” 鲁肃不敢大意,他实在不明白刘勋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前一句还请教自己,后一句便心灰意冷,这转变也太大了,不过看样子,刘勋倒不是在作伪。 这时,刘勋拿出一封帛书递给鲁肃说道:“子敬看过之后再说。” 鲁肃接过帛书一看便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此书。这时刘勋自顾说道:“吾今日才明白,吾在曹cao眼中不过一棋子尔,我苦想一日,才知晓曹cao愿封我为扬州牧,实是为了令我牵制合肥,以使其攻打徐州。” 鲁肃点点头,刘勋能想明白已是不易,鲁肃问道:“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