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兵在东北_第十四章 七三三一农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七三三一农场 (第3/4页)

军七三三一农场。

    “我们农场的条件还非常艰苦,生活状况还很差。这怎么办?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农场,旧颜换新貌,大家共同努力好不好!”

    “好!”北大荒的吼叫,震动了大地。

    清理了地上的砖块、木板后,准备开始欢迎晚宴了。当时,大礼堂,也是大食堂,没有一张桌子,一个凳子,开会、吃饭都是坐在砖块上,木板上,于是各班为单位,各自在空空如也的食堂大房子里,组织了各自的宴桌,无非是当中摆几块木板,周边放一圈砖头。

    盛宴开始了,中间抬出了一长排桌子,有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个,铝制的大盆,盆中一盆水,水中放着一把铁勺,但里面不是水,是酒。而另一些桌子,则放着一大盆一大盆的,猪rou、牛rou、土豆、萝卜、白菜。随着场长一声开宴,大家都扑向了那些桌子。大块吃rou,大碗喝酒,今天做粱山好汉了。

    喝酒的都是大碗,酒勺都是大铁勺,舀半勺平铺个碗底吧,至少就是二两,酒是好酒,农场自己酿的麦子烧,五十度。但二两、二两的一口干,很快大家都进入了状态。

    连长、指导员来敬酒了,大家打起了精神。连长姓侯,指导员姓付,他们都是第十雷达团的营级干部,大家都抿了一口。

    “我给你们澄清一下,指导员姓付,他的付指导员,不是付的指导员,而是姓付的指导员。”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连长的诙谐,把气氛都调了起来。

    场长、政委来敬酒了,大家睁开了眯缝的眼睛,都站了起来,一一同场长、政委碰了杯。

    “干!”胡伟领头干了杯中酒,大家也都干了。

    “哎!政委,你碰一下就要走,这有点不像话吧!”

    “我几十张桌子,都干了,不早就趴下啦!”

    “那您在我们桌,总得喝一大口吧?”

    “喝一大口可以,您们中有能回答我三个问题,我干了杯中酒。”政委的这一招,屡试屡成。

    “好……好啊!……别……别说三个问题,就……就是三百个问题,我……我们照答。”张志远已经话不连贯了。

    “好,一言为定,我的第一个问题,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叫什么名字,分几集,每集叫什么?”

    “诗歌!……李白……吧!加……上杜甫,”张志远回答着。”

    “不对!还有没有人回答,我们可要走喽!”

    “是诗经,也叫毛家诗,共三百零五首,分成风、雅、颂三集,风也叫国风,是民间收集的诗作,雅分成小雅和大雅,是文人墨客的诗作,颂就是周颂,是庙堂上收集的诗作。”

    “哎!”政委用眼睛打量了一下姬季远,“不错啊!懂得那么详细,答得那么好,你是四六九的吧?”

    “是!”姬季远回答。

    “四六九干什么的呢?”政委继续问。

    “卫生员,在手术室工作。”姬季远站正了身子,面前这一位,可是同医院刘武军政委同级别的啊!

    政委又看了姬季远一眼,说道:“中国古典文学,在八个人手中集大成,史称唐宋八大家,那是哪八个人呐?”

    “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韩愈和……曾巩。”姬季远回答。

    “嗯!不简单。”政委看了看姬季远,那幼稚的脸庞,“你没上过大学吧”

    “没有,我初中毕业。”

    “那我第三个问题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哪些艺术家,他们都有哪些作品。”政委问完了,有点沾沾自喜,中国的问不倒,外国的总倒了吧?

    “有米开郎基罗,他的主要作品是“母爱”,现存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他的另一个作品为“大卫”,现存于佛罗伦萨博物馆。另一个是达.芬奇,他的作品是油画“蒙娜丽莎”,现存于法国罗浮宫博物馆。”姬季远回答着。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政委惊恐的眼镜都要掉下来了。

    “我是从书里看来的。”

    “回答正确吗?政委?”胡伟问。

    在这个临时单位,下级对上级的恐惧是不严重的,临时单位嘛!

    “基本正确,但我想不通他怎么知道得那么多?”

    “政委!反正答对了,您该干了吧?”胡伟又逼了一步。

    “干!干!一定得干!为我们七三三一农场,有这样好的人才!”政委昂首喝干了碗中酒。

    一天后,政委三难姬季远的故事,便在全场传开了。

    晚饭后,由嫩江放映队放映电影“地道战”。砖头、木板又摆成了一排排、一行行,各连各班,都在外面整了队,整齐地走入会场,会场门口有约二十个平方,是留给隔壁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屯子里的老百姓的。一会儿,老百姓来了,基本上都是妇女和儿童,妇女有十五,六岁,有二十来岁,但每个人口里,都叨着一个大烟袋,都有三、四十公分长。

    “吧嗒!吧嗒!”的抽烟声,一股劣质烟草的气味,充彻着整个会场,想抽烟的姬季远,也无法抽烟了,他不由想起了,林海雪原中的关东山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他都没有看到,但十八岁的大姑娘,叨个大烟袋,他今天是亲眼目睹了。据说烟杆是隋着軰份而増长的,到了第三軰,烟杆就有一米多长,有儿子、孙子点吗?儿子、孙子不在,自己用脚趾头夹着火引,也可以点。如果到了第四軰,那烟杆就有两米长了,脚趾头就不管用了,只能享儿孙福了。

    农场养着一群狗,有二、三十条,领头的是一条狗王,它的名字叫棕熊,因为它就像一头熊,站着抬起头来,要到姬季远的颈部之上,足有两百多斤。夜晚,狗王会带领全体狗员,巡逻农场的场区,旁边屯子里的老百姓,不论有意还是误入七三三一农场的区域,都会被咬伤、致残,甚至咬死,因而久而久之,隔壁屯子里的老百姓,再也没人敢贸然踏进,七三三一农场一步。因此,尽管每个宿舍都没有门,但谁也不担心,没人会贸然进入,狗看着那,你说也怪,只要是七三三一农场的任何人,不管你戴不戴领章,帽徽,狗绝对不会招你惹你,但第二天,阿毛闯祸了。

    他吃饭时,偷了三个馒头,饭后他去引狗,狗们闻到了馒头的香味,开始走过来了,阿毛得意地扳着馒头,一块一块地扔着,但远处的狗王突然一声狂吠,狗们都缩了回去,阿毛仍不甘心,他扮着馒头一步一步地走向前,越来越走近了狗王,他扔了一块馒头,在狗王的跟前,狗王抬首远望,昂然不动。阿毛又扔了一块馒头,狗王发出了一声长吼,那是吼,不是吠,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