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兵在东北_第十八章 夏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夏锄 (第1/5页)

    要说北大荒三大农忙,春播、夏锄、秋收,那么夏锄就是重中之重,因为春播全是机械播种的。秋收,小麦全是机械收的,大豆也有一大半是机械收的,但大豆的夏锄,却是百分之一百靠人工的。

    当时全世界的灭草剂,都是杀死圆叶子植物的,因此小麦的除草,全部都是喷洒除草剂,但大豆的叶子也是圆的,喷了除草剂,草死了,但大豆也死了。

    全场近十万亩大豆田,如果每人一天锄地五亩,那也要近两万个人工,也就是三百个人要干六、七十天。而且要保证不下雨,工作量太大了。风险也太大了。

    夏锄开始了,每天早上三点钟,起床哨就响了。每人拿起炕上横着的锄头,都是昨天削快的,上面绑着一把镰刀和一个水壶。穿上棉衣棉裤,就往外跑。如果你稍稍慢了一点点,场地上已经在一、二报数,双数向后退一步,向右看齐,向右转,齐步走了。如果你再慢一点点的话,已经在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一、二、三、四!”队伍已经走远了。

    没有一个人洗脸,也没有一个人刷牙,更没有一个人叠被,五、六公里的路几乎都是小跑步。走到一半,天开始微微亮了,等到了田头,天便大亮了。北大荒夏天的天,四点钟不到就大亮了。

    到了田头,按班排,一人一条机耕垄,六十公分宽,没人吭一声,没人停一刻,立刻抡起锄头,“唰!唰!唰!唰!”地干了起来,因为场长、政委们马上就到,边检查质量,边计算产量。耽搁半分钟,那也是自己的时间啊!

    北大荒的地,无尽头地长。从地这头到地那头,短的有两公里多,长的有三公里多。也就是你只要锄到地那头,就已经有二亩左右的产量了。

    锄地的标准模式是,在垄两边先拉两锄头,然后用两边的锄尖,挑去苗间的草,再跨前两大步,再拉两板锄。关东山三大怪,走路没有锄地快,真是一点也没有夸张,找个走路的人来比,还真让锄地的人比下去了。人就是这样反复地、机械地、快速地运动着,而且还不能因为贪快而伤了豆苗。

    阿毛总是紧跟在姬季远旁边的一根垄,但一会儿,两个人的距离便会拉开,于是姬季远便回头,锄着阿毛的那根垄。接上了他,两人又飞跑着,来到前面。重新开始新一轮的锄地。如果要把锄地比作打仗,其实也不为过。急促的运动,巨大的运动量,打仗也不过如此。

    上午六点,马车送早餐到地里来了,基本上都是馒头,就着水壶里的水,几口咬了下去,再拼命锄地。

    中午十一点钟,集合往回走,中午吃饭休息一小时,十二点半又走在去田的路上。四点半回农场吃晚饭,场部门前有条河,这时河里爬满了洗澡的人,五点半晚饭,晚饭后必须赶紧准备工具、水,然后赶紧睡觉。

    第一天,锄地的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二连三班,人均锄地九点五亩,名列第一,并且遥遥领先,在晚饭后的小结会上,胡班头大大地长了一下脸。但场长说胜不骄,要再接再厉啊!班头带回来了,初战告捷的喜报,大家士气十分高涨。

    第二天、第三天,大家都拼命地干着,张俊文的腰肌扭了,他用床单扭了一根带子,在腰上一扎,照样干着,场里还评定了锄地标兵,一、二、三名,谁知这三名竟然都在二连三班,第一名是张强,第二名是姬季远,第三名是张俊文。

    这样,日复一日地干着。姬季远发现,他的病人明显增多了。因为锄地主要用的力,是腰肢的摆动和手臂的扭动,因此,腰伤和臂伤的人,越来越多了。姬季远靠按摩和用药,已经远远跟不上了。而且他发现战士们中的,肠胃病也增加了,吃药根本不管用,他想啊想的,想到了耳针麻醉,于是他便去卫生员那里,要了一包半寸和一寸长的针灸针和酒精棉球。

    耳针治疗,需要病人躺着,正好每个棚屋的炕,每个人头都朝着过道,扎耳针很方便。于是姬季远每天熄灯后。去一个、一个班里。问明病情,用火柴头,在耳朵上摁着,一面摁一面问:“痛不痛?”如果病人说痛,那就这个部位了。用酒精棉球消了毒,扎了针,拧了半分钟,要留针。于是姬季远正好去下一个班。等他第一圈六个班扎完了,再回到第一个扎针的班,起针。又一个、一个班起完针,第二圈完成了,最后回自己的棚屋,洗脸、睡觉。他每天要比别人少睡二个小时,但他看着一批一批的病人都说好了,他总是在换新的病人,说明他的治疗是卓有成效的。他的心里比受了任何嘉奖都喜悦。

    姬季远突然发现自己出了门,除了手电筒的哪一圈光,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他决不能因为这个困难,耽搁为战友治病。于是他手中多了一根树枝。他拄着,探索着。继续每天熄灯后走两圈。很多次,第二圈起针时,病人已经呼呼地睡着了。他轻轻地起了针,尽量不要惊醒病人。但每天两个小时的工作,已变成了三个小时了。他每月的津贴费,几乎都用来买干电池了,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一天,他扎完针,正准备去起针时。突然脚下一滑,身子直往下窜去,下面是一个坑,坑里是一坑水。他站在坑里,水浸到了胸前。他费了好大劲,才从坑里爬出来。哆哆嗦嗦地回到自己的棚屋。擦干了身体,换上了衣服,又走向起针的第二圈。那天夜里,他躺下身子的时候,应当有一点半了吧!

    姬季远只读过内、外科常见病,没读过五官科常见病,走上工作岗位后,天天同手术打交道,他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眼睛怎么了?到底得了什么病?

    他去场部找了卫生员小周。小周听了,便说,“你那是夜盲症,是营养缺乏引起的,主要缺维生素A。”于是他给姬季远拿了二十片维生素A,并说,“你先吃吃看,吃不好再来。”

    “好!谢谢您!”

    姬季远每天按时吃了维生素A,三天后,他的夜盲症好了。

    一天,老付找了姬季远。看着老付那一反常态,一本正经的样子,姬季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你知道你父亲的事吗?”

    “我父亲什么事?”姬季远着急地问,他从小没有母亲,一直同父亲相依为命地生活着,父亲是他的唯一亲人。

    “你父亲被关牛棚了,说怀疑他参加过军统,当过军统特务。”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