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拾遗纪_第三十五章 讳疾忌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讳疾忌医 (第3/4页)

知魏王苦衷,便没有委屈。”

    “你如何知?”

    “如此相见,岂能不知。”

    魏假在这等他醒来,就是为了说机密话。那么朝堂上那场杖刑不过是做给秦国看的戏,虽然这并不说明魏假一定盟楚,但是至少他憎秦。

    魏假莞尔笑:“楚使,果非凡人。”

    张良摇头凄然一笑:“丧家犬罢了!”

    “你是想把丧的家夺回来?”

    “是。”

    “如何夺?”

    “以其人之道还之。”

    “什么道?”

    “屠龙!”

    龙阳君惊得掉笔,魏假怔得失言,二人不约而同抬头将张良细细打量。

    只见他病恹楚楚,双眸清澈,无法想象宛若无尘的玉面郎会有这般狂险的谋划。

    魏假抚着自己的脖子再次确认,问:“秦王的……”

    张良坚定地回答:“是!”

    魏假和龙阳君镇定过后,发出与荆轲一样的疑问。

    趁秦庄襄王宾天发起合纵的,正是魏国信陵君,这件事魏国记得最清楚。

    “那时五国合兵都占不到半点便宜,更何况如今?”

    “彼时不拼只是亡土,此时不拼只有亡国。”

    “拼不过何必枉送人命?”

    “不拼怎知不行?”

    魏假沉默半晌,问:“细细说来。”

    “魏王明鉴。”

    张良的判断与荆轲出奇一致。

    早在韩国亡国时,张良便散尽家财,广邀天下英雄棠溪一叙。

    荆轲在受邀之列,一眼便知张良志不在小。

    试问一个富贵公子改名换姓买下半座棠溪城的冶铁作坊是为什么?

    荆轲偷偷打趣张良:“你买这半城铁,是想赚一个国吧?”

    张良唬了一跳:“你怎知道?”

    “半个棠溪城的兵刃,够武装两万人,你倒要小心别露了尾巴。”

    经此提醒,张良就把尾巴藏得紧紧的,开始装穷,并且越来越穷。

    跟韩夫人和云儿住在一块后,更穷了,不得不出去边游学边赚钱。

    也是由此,张良最看重荆轲,有勇有武最重要的是——有谋。

    二人曾结伴同游棠溪,张良忍不住向他吐露心中秘密。

    “有件事我想了很久,说与你听,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荆轲允诺,从未向别人透露一字。

    哪怕燕丹与张良的想法有一半不谋而合,荆轲震惊之余都没有说出张良的名字。

    以之代替的称谓是,我的一个朋友。

    “一个朋友曾与我提起过,如今他或许有更周密的谋划,太子不妨再等一等。”

    荆轲和太子丹尚在燕国苦等,张良却在魏国王宫剖出已经成熟的图谋。

    楚王负刍已经派顿弱到秦国册封太子,无论事成与否,秦王都会对昌平君下手,轻则去职,重则下刀。昌平君一旦受打压,那么在秦的楚国贵戚,秦国王后、昌文君、泾阳君、阳泉君就会人人自危。秦楚矛盾闹得越大,变数也就越多。如果能逼得秦王诛灭昌平君三族,这盘棋就活了。昌平君的长子,是我师兄。这两年专为秦王干暗杀的勾当,用秦王的钱养了一支无孔不入的暗军。一旦他把矛头对准秦国,斩首秦王乃至秦国宗室的事情就不用我们cao心了。咱们就好好把兵马养足了,武器磨好了,等着分rou就行了。

    龙阳君本来站着,腿微微一软就坐下去了,魏假也紧紧掐着大腿让自己冷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你太可怕了。”

    “实不相瞒,方略是楚王定的,我只是在丰富细节。”

    “那这里面没我们什么事。”

    “当然有。”

    “秦楚矛盾,关魏国何事?”

    “魏王可还记得长信侯和文信侯之争?”

    魏假还记得,那是魏国对秦国少有的外交胜利,举国上下都津津乐道。

    那会儿秦王还没掌权,秦国文信侯吕不韦发兵攻打魏国。

    魏国转而通过吕不韦的政敌嫪毐向秦国献地,嫪毐因拓土之功加封长信侯。

    之后长信侯与文信侯争权,吕不韦连连败退,魏国也算出得一口恶气。

    “你的意思是,魏国贿赂昌平君的政敌,帮秦王打压昌平君?”

    “不,魏国要保昌平君。你们保得越厉害,秦王下手才会越狠。”

    魏假暗自沉吟,笑容逐渐舒展。

    此等美事,损人利己不担风险,不做白不做。

    “先生之言,魏假受教。魏廷遍布秦国眼线,或许就是你那位好师兄的手笔。”他抚着龙阳君的背,笑向张良:“你我不方便见面,以后往来消息,见他如同见我。”

    张良轻点头与龙阳君见礼。

    龙阳君笑:“你最好还是睡着,不能让外人知道,我王密会过醒着的你。”

    张良扑哧一笑:“好好好,我这便睡下。明日还要差人找你王要说法呢!”

    三人俱都笑了,张良就真的躺了下去。

    魏假和龙阳君接着把户律批完,才让人把张良抬出去扔给项伯。

    项伯背着张良回到住处,看着好好的人奄奄一息,骂了一整夜的娘。

    张良见他伤心便决定死睡,让这位憨兄明日去魏廷闹给秦国细作看。

    可是,睡,定然是睡不着的,他便眯着眼睛想下一步的路。

    魏国搞定,先顺道去齐,再北上入燕,到蓟城就能见到荆轲了!

    张良迫不及待想与荆轲分享这吞天之计,荆轲也迫不及待要见张良。

    可是,南北两隔阴差阳错,可怜的荆轲只能一个人在燕国死扛。

    他常在桥心驻足,遥望家中没有自己的模样。

    若乐馆无课,若无人来请,高渐离喜欢调琴弄弦记谱,一入神就茶饭不思。

    因身疾未愈,因心伤未去,琴姬终日恹恹以药续命,只有乐声才能惹出半丝生趣。

    这样也很好,二弟与琴姬本该是知音人,然而……

    他与高渐离一眼便能见心,他与琴姬一声便知悲喜,可高渐离与琴姬……

    知音的知音未必是知音,荆轲挑女人的眼光,高渐离半点都不想恭维。

    青眼的青眼未必是青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