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_第六章 家(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家(六) (第3/4页)

儿的柔夷轻轻地握到自己肥厚的手掌中,手心紧了紧,传给晴儿一点信心和安慰。对着脸色都变得苍白的镖师们说道:“我们从今天开始走红柳丛,大家主意脚下的蛇。如果遇到贴木儿的军队,我会出面让大家脱身,但消息你们一定要带回大明去,如果谁怕了,现在可以回,我和你们保险行的护送合约截止今天结束。”

    众人彼此对望一眼,真不明白平素卑鄙龌龊的胖子怎么会有如此勇气。大家不是胆小鬼,保镖本来过得就是拿命换钱的生活。但想到即将面对的千军万马面前,却不由得心生退意。

    高德勇不再看大伙,拉着晴儿走向骆驼。他已经尽力选择了避开撒麻尔罕的路线,没想到依旧遇上了提前发动的瘸子。无论如何,他自己要向西走。为了答应晴儿的承诺,也为了逃离眼前的灾难。我尽力了,我躲得远远地,从此再也听不见来自故园的哭喊。

    “大伙不用怕,我家老爷在瘸子没发迹之前,救过他的命,所以可以保证瘸子不会难为大家。”晴儿听到了高德勇的叹息,停下脚步,转过头,轻轻拉开了自己的面纱,将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孔暴露在大伙面前,“我都不算大明子民,尚且知道为他出力,难道你们这些华夏男儿如此没种吗”!

    “谁怕了,咱刀尖上讨生活的汉子,就不认识个怕字”,一个身板粗壮的镖师受不得激,跳出来大声反驳。热血和故国之情同时涌上胸口。

    “走吧,入红柳丛,咱们和瘸子斗一斗,看谁先发现谁。记住,大明就在大伙身后”,老镖头大喝一声,拉起骆驼,头也不回,招集队伍向柳丛中走去。

    隔津河的秋波将两岸全部染成金色,金黄的树叶,金黄秋草,还有金黄色的被切碎后撒入田地中作为肥料的庄稼杆。

    这条窄窄的小河是北方六省与朝廷的实际控制分界线,由此再向北,除了突出在河边的德州、水师起家之地天津与关外的金州,都属于燕王的封地。南边,则是山东五府,天下闻名的膏腴之地。此刻两岸的风光类似,百姓们不管军队之间的对峙,弯着被生活压驼了的腰杆,从田间地头,或者树梢草尖上向土地索取一年里最后的收获。萝卜带着泥,葡萄挂着霜,嫣红的柿子带着日光的清香被装进马车内,沿州府间的标准官道运向财富相对集中的城市。过不了几天,城里的富人们就可以一包口腹之欲,吃上这大自然的恩赐了。

    安乐侯王浩站在德州城头,手中的望远镜贪婪地欣赏着无边秋色,心中的去意越发浓郁。儿子王汝玉从北平来信说,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孙子,这已经是王浩的第三个孙子了。可惜他甲胄在身,根本无暇回北平。小二都没机会去见,何况老三。

    一等侯,讨逆左副将军,食万户。从前在怀柔当小捕快时王浩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搏来这么大一场富贵,当年在安东军中当一个骑步兵师长已经让他感到头晕脑胀,如今成了天下人数最多的部队安东军旗下的一镇总兵官,辖二师一旅,更是让他觉得如坠云雾。看见官道上那一车车葡萄,王浩就想起怀柔葡萄初熟,与弟兄们痛饮“英雄血”的日子。如今兄弟们战死的战死,告老的告老,还健在的,基本上都驻扎在河对面。每眼望去,心里都一阵翻滚,特别出cao的时候,这边跟着王浩被分拆进安东军的老弟兄都升了官,当上了营长、团长、师长。那边震北军中还活着的兄弟也都成了军中骨干,双方训练士卒的方式,cao演队列的方式如出一折,就连生气骂娘额词汇都有互相抄袭之嫌。看到这些情景,王浩有时真想冲回济南府去,找安东军主帅李景隆与近卫军主帅耿柄文问问,大伙这样做是为什么?但血的经验压抑住了他的冲动,不听话的将军死得早,当年王飞雨和李陵就是这么被葬送的,他不想蹈朋友的覆辙。留着这条老命,他还想看看风景,抱抱孙子,听了戏园子的评书。

    “报告王副将军,景州方向没异动,但是他们补充了大量军火”,随军参谋丁赝爬上城头,塞给王浩一份情报。看着眼前这个迟暮英雄,丁赝心中直为自己的苦命叹气。跟着这老家伙没出息,除了宽宏外,一无是处,即不会为部下邀功,又不会拍长官马屁。害得自己从指挥学院毕业这么多年了,还当一个小小的参谋。一块儿结束学业的同伴很多都当了营长,团长,独领一部了,自己还是个白身,在饭馆一起吃饭时都抬不起头来。不知为什么,李大帅还对这老头十分倚重。

    暮色渐浓,望远镜中北方的风景渐渐模糊。沉沉彤云遮住了万里关山。王浩接过情报,没有理会参谋丁赝,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吩咐,“今天的命令还是老样子,即使北军有异常,也不准随便开火。你去通知宁津、故城的守军,告诉他们要严守这道将令,谁违反了,我先砍了他”。

    几个传令兵答应一声,取了令箭,各自下城散去。老将军王浩慢慢地踱下城头,背着手走向总兵衙门。李景隆入主安东军后,安东军急剧膨胀,总人马已经超过二十万。所以在师长职位之上又设立了总兵职位,统辖范围根据李大帅的信任程度而变更。王浩属于军中元老,念在其威望上面,李景隆让他带了近三个师的人马。德州是隔津河发源地,城池在河道北边,易攻难守,由王浩这种老将坐镇最合适。

    曹国公李景隆并不信任王浩,所以才将王浩的部队放在最前线。这样做有两重意思,其一,安东军与震北军俱号称天下雄师,却从来没交过手,李景隆需要有人替自己试探一下震北军真正实力。其二,把王浩放在德州,如果燕王率先兴兵南下,北方将领未必真愿意消灭故友,城下拖得时间越长,李景隆与老将耿柄文越容易应对。

    李景隆世袭曹国公,是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相貌俊朗、顾盼生辉,天生一幅大将之风。论功劳,没有他,洪武十七年太子朱标没那么容易得到李文忠的支持。论辈分,他还是建文帝的表叔。所以建文帝继位后将扩充并整编朝廷所控制的军队的大权交到了李景隆手里,而景隆的表现也不负建文所望,如今,安东军补充了大量地方卫所部队后,与近卫军加起来总人数近四十万,远远地对北方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