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熬鹰的胖子(求推荐) (第2/2页)
张大千所画高士形象,大都出自于张大风。两兄弟为此不谋而巧合。是时,张丽诚、张文修也因其父逝世在沪,一致同意采取“大风堂”三字为张氏弟兄画室名称,当时张氏住宅是SH法租界西门路169号。 自那时起,张善子与张大千不论到天涯海角,其创作出的书画作品大多题款为“写于大风堂”字样,或盖有大风堂印章。 至于张大千具体何时起用大风堂题署,暂不详,但据资料显示,1925年春,他在《题山水图》诗中便具款有“大千居士爰大风堂下”。” “大风堂原来是张大千先生画室的名字!” 细细看完,陈凡不由得一阵窃喜,难怪这砚台有如此浓厚的雾气,原来是张大千两兄弟用过的,这雾气说不定就是这两人才气! “这样看来,既然是名家用过的砚台,应该便宜不到哪里去吧?” 既然找到了这砚台的出处,陈凡自然也掂量起价格来了,等这砚台里的雾气被自己的眼睛吸收完毕,陈凡肯定是要找人脱手的,毕竟他现在的目的是赚钱,不是收藏。 只是这张大千先生画值钱,但是用过的砚台到底值多少钱,这陈凡就不太了解了,而且“厚如于大风堂”这五个字里,“大风堂”的意思他知道了,这“厚如”又是指的什么呢? “哟,终于看到您家开门了。” 正纳闷着,门口走进来一个四十左右的胖子,脸上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老远就打着哈哈向陈凡问好。
这张脸实在太有喜感,陈凡一眼就认出来这个人,正是在“居墨斋”里被冷大师呵斥了一句,后来又问陈凡店铺是哪家的那胖子。 “盼您这店铺开门,我盼得头发都白了。”胖子夸张的言语配合着憨态可掬的笑容,特别是一个大脑门上没有一根头发,贼溜溜的光头油光可鉴,越看越有点弥勒佛的味道。 来的都是客,陈凡起身招呼着胖子道:“您客气了,随便坐,随便看。” 说罢,这给胖子抽了一条凳子,还烧上了水,打算给这个胖子泡壶茶。 古玩街能开得下去的店子,基本都有自己的顾客群,所以陈凡也照葫芦画瓢,第一次开始真正招待起了顾客。 胖子没坐,乐呵呵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名片,嘴里介绍道:“鄙人姓范,不知道小哥贵姓。” “免贵姓陈,叫我凡子就行。” 陈凡呵呵一笑,低头看了看名片,这胖子叫范海量,名片上的头衔倒是一大堆,什么茶楼老板,文玩协会会员,不过最让陈凡感到好奇的是,里面居然还有“星城鹰隼爱好协会会员”。 喜欢养猫养狗的陈凡倒是见过不少,但是喜欢熬鹰的,他还真是头一次见,而且这胖子长得慈眉善目的,还真不像是喜欢折腾那种猛禽的人。 他以前在论坛里看过,熬鹰可是一项费体力的活,因为这种东西野性大,就跟野马一样,你不让它服你,它就不会听你的,有的玩家猎到鹰,拿回家先什么都不做,就和鹰比干瞪眼,看谁先睡着,你不熬到这鹰在你面前睡着,基本就没有机会让它臣服于你了。 “就……就这么些物件?” 一会儿功夫,弥勒佛范海量就已经把陈凡店里的东西瞧了一个遍,这也难怪,对于范海量这种称得上职业玩家的人来说,陈凡店里这么些东西,实在太不上档次,完全不够瞧的。 既然是冷齐山的弟子,这店里不可能就这么些东西,不然这小哥也太对不起自己这个名头了,心理嘀咕了一阵,范海量嘿嘿一笑,眯着小眼睛问道:“小哥是不是偷偷藏了好东西?舍不得拿出来?” 这话陈凡一阵苦笑,就这点东西,还是卢健帮忙带回来的呢,要不然店里东西就这些还要次。 摇了摇头,陈凡给这人倒了杯茶道:“确实就这么些东西了。” 范海量客气接过茶杯,喝了一小口,才把这杯子往桌上放稳当,忽然眼睛一亮,瞄着桌上放着的砚台就挪不开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