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奉用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奉用兵 (第1/2页)

    李艺率残余的天节军在一个不知名的谷口前安营扎寨,经过一系列的激战以后五万天节军已经不足三万了。他最引以为傲重装铁骑也已经损失过半。

    而李道宗和李靖合兵一处以后军力已将近十万之众,他们在紧逼天节军,在距离李艺军不足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我们现在已是疲惫之师,而且粮草也只能坚持明天天了,这里距离潼关不过只有一天的路程。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对面的敌军,都。”围着一堆篝火,李艺对自己身边的高级将领道。

    “李道宗和李靖都是百战名将,他们一定会想到我们会要连夜突围的。而且他们那边猛将及多,军力又远高于我们,想要突围恐怕不易。”罗寿道。

    “我们不如在清晨突围。”长史陈奉道。

    军司马杜伯达一边用手里的树枝拨弄篝火,一边道:“清晨突围?那时候我方部署就会完全暴露在敌军眼里,以三万疲惫之师,对将近十万之敌,岂不是自寻死路?”

    “不然,敌军以为我们会趁夜间突围,但我们一夜没有动静,他们必定以为我们已经放弃突围。清晨是人们最为松懈的时候,明天一早,趁他们埋锅造饭之时,我们就在两军阵前的那三处树林放火,然后接助浓烟的掩护,让步卒用短臂弩向敌军左侧突击,骑卒向右侧猛击,定可成功。”陈奉摇头道。

    “那中路怎么办?”一个虽然身着将校官服,但已经褴褛不堪、破旧万分,烟熏的痕迹和血迹到处都是的汉子问道。

    “中路留百余人击鼓呐喊,吸引敌军。”陈奉答道。

    “可是马匹惧烟,我怕到时候马队的阵型不能保持。”那汉子又道。

    “雷将军放心,马队会在举火之前集合完毕,在浓烟升起之前就发动攻击,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右侧,为左侧突围的步卒减轻压力。”陈奉道。

    原来此人是李建成麾下旧将,玄武门事变时,奋起质问刘弘基的雷永吉。事变那天薛万彻拿了刘弘基以后,便命雷永吉在左金吾卫府看守那些不可靠的城防军将校。

    李承明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所以他在带人退出长安时也没有派人去通知雷永吉。而薛万彻又带人去攻打长安府库,也把他给忘了。

    雷永吉发现长安局势发生变化以后,连忙带着百余骑突出长安,原来准备去泾州投靠李艺。可恰巧在同州与李孝恭的家将李敢一起遇上了李艺。

    李艺点头道:“不错,我们的轻骑重骑加起来还有将近六千之众,李靖他们的骑卒应该也超不过这个数字,况且他们没有准备,只要我们先发制人,突破他们绝对没有问题。”

    第二天清晨,李靖李道宗的军营里伙夫司膳已经在埋锅造饭。平常他们是没有早饭吃的,但现在在打仗,所以才能有早饭吃。

    就在几缕炊烟刚刚在晨曦中缓缓飘起之际,一个放哨的斥候狂奔着进了军营,一溜烟跑到站在一棵大树下,正在讨论今日该如何对敌的李靖、李道宗和其他的高级将领面前,两腿一软几乎趴到了地上,伸手指着西北方,大张着嘴嘶嘶地吼叫着,却就是说不出半个字来。

    李靖侧耳倾听了一阵,目视着那斥候道:“多少人?”

    那斥候咽了口吐沫,却还是说不出话来,他右手举过头顶,伸出了五根手指,随即,他犹豫了一下,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五到六千人骑兵

    “昨晚一夜都没有动静,怎么现在开始出击了?可是又为什么都是骑兵呢?李艺的步卒呢?”李靖心中暗自思虑着。

    负责前军供给的公孙武达此时也已经接到报告,快步走了过来。

    “大王,有警号?”公孙武达道。

    “嗯,天节军的骑兵。”李道宗道。

    “我们当如何处置?”程知节大声问。

    李道宗考虑片刻以后,看着李靖道:“传令后军,集合三万锐卒,全力阻挡天节军的骑兵。在集合三万步骑,命令骑卒先冲击先李艺的中军,等冲乱他们的阵列以后再迂回到左侧追击天节军的骑兵。然后让步卒与天节军的步卒决战。”

    李靖点头道:“就依江夏王的意思,全军备战。”

    李道宗点点头,站起身形,结束衣甲,戴好了头盔,冲着身边的传命兵高声喝道:“马上去传令,今日吃不上早饭了!秦琼部为今日军中执法。”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口令和杂乱的脚步声,兵士们在长官的喝令和指引下纷纷开始跑到营前列队,秦琼将则命令麾下士兵们在胳膊上扎上白布条,手中持着各式各样的非制式的兵器在营中走动巡视。

    半刻钟之后李靖和李道宗的部下已经集结完毕。七月的清晨,太阳渐渐升起,在到山谷之前又是一马平川,极目望去方圆三四里内的景物尽收眼底,在这种条件下作战,以众击寡李道宗他们可以说是稳cao胜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