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执失思力 (第1/2页)
待众人退出殿外,执失思力伏地叩道:“陛下,刚才小人忝为特使,不能全礼,望乞恕罪。” 李世民走过龙案,上前将执失思力搀起,温言道:“朕知你心,不枉我们当初征战时结下的友谊。起来吧,我们坐下慢慢说。” 当初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寻求过突厥的支持,始毕可汗赠其两千战马,并派五百突厥兵来助战,执失思力和其父执失武即在其中。 李渊拿下了长安,对这批突厥人进行了一番封赏。 执失武此时为突厥的颉利发,又被李渊授为唐朝的右卫大将军。 这样,执失武同时拥有突厥和唐朝所授的官职。 执失思力当时年龄尚小,不足十七岁,仅得了李渊的一些赏物,未授官职。 颉利此次兵犯中原,执失武因年老多病未随军。他也是瞧中了执失思力精通汉话,又与李世民私交甚好的关系,这才派执失思力为使的,讨价还价方便些,不会一下子僵死。 执失思力不敢平身与李世民相对而坐,而是欠身半坐,一副很局促的样子。 他以前与李世民相处的时候,李世民仅是军中主帅,待部下很亲切,执失思力和他年纪相仿,又是异域之人,李世民就又多了一番客气;眼前的李世民已为大国皇帝,一身赭黄色的龙袍罩在身上,脸上虽神色平和,然不怒自威,让执失思力从心底里泛出畏惧之意。 这里是显德殿内的西偏阁,原是李建成的书房,其中的书架及案几皆保持原样。 李世民常常在这里召开一些小型会议。 李世民让宫女为执失思力奉上一盏香茶,说道:“想起我们初次相见的时候,都是毛头小伙子。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我已年逾三十,算来你也该是二十七岁了。现在有了几子几女?” 李世民这样问话,令执失思力一阵轻松,答道:“禀陛下,外臣已有五女,无奈命运不好,尚未有一子。”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塞北苦寒之地,气候使然啊。” 忽然又哑然失笑:“看我想到哪里去了,生育之事怎能与气候扯上关系?哈哈。” 执失思力也陪同笑了起来。 李世民慢慢敛起笑容,直视执失思力道:“你让我屏退左右,到底有什么要紧的话说?” 执失思力站起拱手道:“陛下,大可汗让外臣传话儿,刚才已经说过了。外臣还有一番肺腑之言,想单独说给陛下听。” 李世民挥手道:“不要多礼,坐下慢慢说。” 执失思力并不坐下,侃侃而谈:“陛下,大汗此次领兵犯境,一是瞅准了陛下登基不久,立足未稳。二是楚王已经向大可汗许诺,擒拿陛下以后,愿以大唐的全部府库相酬。” “大汗此次尽出精锐,还有楚王为内应,陛下现在只有潼关的温大雅和长安这十几万人,想要获胜恐怕是不可能的。”说完以后他又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错,颉利就是瞅准了这个空当,你对我说实话,颉利的底线是什么?” “很简单,只要陛下答应他楚王的许诺,再许大汗岁贡加倍,他就可以不动刀兵而获全功,可汗也就一定会退兵。”执失思力道。 “哼,乘人之危!你应该知道我的脾性,朕遇强则强,若示以威风想捞些便宜,那是没有结果的。潼关和长安的兵力合起来也有二十几万,与颉利放手一战,朕未必会败。”李世民道。 执失思力笑了笑说:“陛下休要诳我,李承明和前太子旧部现在正虎视眈眈,我不相信您真准备和我们拼个鱼死网破。就算您真的敢放手一搏,京师之地征战之后定会哀鸿遍野,就算我家大汗战败铩羽而归,然陛下国土破碎,真正得利的就是李承明了。这恐亦非陛下之愿啊!” 他停了停又说:“其实此次大汗惟索金帛,而陛下想休民生息,这场战事可以不打的。何况,陛下现在送给大汗的金帛到了塞北无可花费的地方,大汗将之贮于库房,终有一天,这些金帛还是陛下之物。” 李世民大惑不解,瞪大眼睛问道:“你这句话让我犯糊涂了,又作何解?” 执失思力黯然一笑,凄然道:“小人父子从征陛下多日,亲眼目睹了大唐的兴起,衷心佩服太上皇和陛下的英武绝伦。反观我国,境遇每况愈下。如今大汗之间猜忌严重,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郁射设之间矛盾重重,各行其是。“ “尤有甚者,颉利可汗轻族人重外人,与薛延陀等部落打得火热,那薛延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