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渭水两岸 (第1/2页)
突利走后,颉利气的掀翻了长案。 “可汗不必气恼,后军兵败实属大意,于大局并无太大的影响。李世民现在可用之兵不会超过三十万,王小胡现在还占据着山东,李世绩肯定不敢分兵入关中。巴蜀又被李孝常和王珪、韦挺所据,依赵某之见李世民根本无力与我们大战。况且现在刚刚秋收,百姓手里有的是粮食,我们根本不缺粮草。可汗只要打出提李建成报仇的旗号,吸引李建成的旧部起事,可汗您入主长安的梦就还是会实现的。”赵德言说道 颉利扭头看着赵德言道:“先生说的不错,但我担心突利要不要现在就把他” 赵德言摇头道:“万万不可,临阵斩将,于军心不利。” “可汗不如把突利可汗软禁在您的军中,这样就能方便您统一指挥全军,也不用担心突利可汗会有什么不臣的举动。”赵德言又说。 颉利点头道:“最好是把李承明也请到我们军中来,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引李建成的旧部以及对李世民心怀不满的人来投靠我们。” 八月十四李承明刚刚进入河东到达汾州,就接到了赵德言的亲笔信。信中说颉利可汗已经兵临长安城下,请楚王立刻赶往关中,可汗愿助楚王“诛世民,报父仇,即大位”。李承明看完信以后立刻召集手下的得力干将和李艺开会研究对策。冯立和魏征身上还有伤,所以没有招他们来,尤其是冯立,身上的创伤多达七十余处,浑身都是箭伤。 “大王,我看还是不去的好,万一颉利与李世民媾和,您就危险了。”苏烈说道。 李承明叹了口气道:“苏兄说的对,可是就算我不去,只要颉利与李世民媾和,我不一样还是无路可逃吗?” 薛万彻道:“去是必须去的,不过不是去颉利那,斥候阿史那萧骨和王虎臣现在正在襄国郡。襄国距离这里不过五百余里的距离,大王不如遣人去通知阿史那萧骨,让他率众与您汇合,一起赶赴关中。” 马周也点头道:“薛将军所言及是,阿史那萧骨与大王是结义兄弟,他一定会保大王无恙的。” 李承明看着李艺道:“燕王伯父意下如何?” 李艺沉默了良久道:“我们眼下的确不能得罪突厥,殿下去是应该的。不过殿下您要是不在了,这军中” “军中就有劳伯父了,承明满门百余口,被李世民所害,只余侄儿残命。若能报的父仇,承明愿与燕王伯父平分天下。”李承明说。 李艺连忙深施一揖道:“殿下言重了,太子待我恩深似海,艺定尽全力,为太子殿下报仇雪恨。殿下尽管放心入关,臣一定确保山东与幽州不失,以待殿下。” “谢燕王伯父!山东和幽州就都拜托伯父了!”李承明还礼道。 “我带薛大将军、苏烈和薛仁贵去就可以了,谢将军和马周都跟燕王伯父一起去山东,与王小胡汇合。冯立和魏师傅身上都有伤,你们要照顾好他们,尤其是冯立,他的伤很重,千万不要让他出事。还有泉盖苏文,马上派人送他回高句丽去。”李承明又说。 两天以后李承明带着千名轻骑和大批粮草在石楼与阿史那萧骨汇合。 八月十六下午,尉迟恭返回长安,他与他的副手独孤彦云、公孙武达在五天前突袭了突厥左翼,斩首八百余。 突厥左翼统将阿史那杜尔,受挫之后立刻重新调整了部署,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夹击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毕竟为一勇夫,没有为帅的经验,勇猛一击之后再无后续之力,难以招架阿史那杜尔的三路夹击,只好且战且退,一直退过了渭水。 待阿史那杜尔的进攻势头缓了下来,他才扎住阵脚。 八月十八日清晨,李世民在显德殿里正在调兵遣将。 “段志玄、张公谨、程知节。” 三人同时出班,齐声道:“臣在。” “你们三人带同参旗军、鼓旗军、元戈军出西门,即刻出发。” “臣领旨。” 三人到杜如晦那里取了兵符,立刻出殿。 李世民又唤道:“薛万均、柴绍、李道宗。” “臣在。” “你们三人带同平道军、天纪军、城防军自京城东门出城向北包抄过去。” 薛万均、柴绍、李道宗三人领旨出殿。 李世民这会儿站在显德殿内,浑然忘了自己是一名新即位的皇帝,恢复了他以前叱咤风云的军中主帅的本色。 安排了这些事儿,李世民颜色稍和,对百官说道:“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