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皇帝出战 (第1/2页)
李世民注视着墙上悬挂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范鑫紧走几步,扑通跪下来向李世民谏道:“皇上,臣知道人活于世最难的事儿莫过于低头。可是,要想成大事儿,不学会低头行吗?时局危难到这种地步,如果皇上您不肯暂时低下头来,会是个什么结果?最终不仅要丢更大的面子,这大好河山也有尽失之虞呀!” 李世民扭头看了看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感觉出了李世民表情上的意思,冲着范鑫道:“可你也不想想,颉利是来跟皇上争天下的,大唐的财宝能买得动他吗?” 范鑫扭过脸回答说:“这些财宝不一定能买动颉利,可是却能买得动他手下那些部落首领呀。颉利的骑兵来自十八个部族,心思各不相同,多数人归附颉利不久,只要皇上将所有财宝全都拿出来交给颉利,那长安就成了一块没有rou的骨头,有了这名正言顺的理由,不用咱们劝说,突利、契必何力这些人自然就会站出来闹着北撤,皇上借敌兵退兵的谋略不就能实现了吗?” 两人一唱一和实际给群臣听的。长孙无忌早就猜出了李世民的想法,也就是说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范鑫根本就是在演双簧给大臣们看。 李世民开始在殿中踱来踱去,走了几步,他停下来,回头看看封德彝道:“德彝,你以为如何呢?” 封德彝一拱手:“这可是要留下骂名的呀,请皇上三思。”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明白,眼下也只有这剂方子可以试一试了。 李世民朝外走去,口中说道:“容朕再想想,再想想!” 殿外传来一阵脚步,萧瑀领着岑文本走了过来。 萧瑀说:“陛下,这是新任命的史馆修撰岑文本。” 岑文本忙上前向李世民行礼:“臣见过皇上。”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唐的新天子,心里扑腾得直跳。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你既是史官,读的史书必多,你说说,朕眼下该不该向颉利纳贡退兵。” 岑文本不假思索地答道:“臣以为应该。越王勾践身世何等尊贵,为了击败强吴,不得不奴颜婢膝了年,拿出全国最好的珍宝和最美的女人供奉敌人,这么做够屈辱的吧,可是最终的胜者却是他!” 李世民玩味着岑文本的话,问道:“朕如果真这么做了,那后人将如何评价朕?” 岑:“如果皇上能知耻后勇,励精图治,最终击败强敌的话,后人将把这一段历史当成和勾践卧薪尝胆一样的美谈传诵;但是,如果皇上的强国梦无法实现,甚至将来国土沦丧,天下分崩,那这将是一个亡国之君走向覆亡的开始,后人将把圣上与蜀后主刘禅等辈相提并论!” 李世民一惊,脸上露出犹疑的表情,他看着岑文本又问:“这一笔能不能不记?” 岑文本反问道:“难道皇上不能确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中兴圣主还是亡国之君?” 李世民沉默不语,良久才说道:“朕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就像站在茫茫的夜里,眼前的路都被黑暗笼罩着,又怎么能看得透将来呢,所以才想让你先不记录此事。” 岑文本一拱手:“请皇上恕罪,微臣是史官,臣不能在青史上留下曲笔。” 封德彝急忙对岑文本道:“既然皇上开口了,你怎么就不能通融通融呢?” 岑文本语气硬朗地道:“以春秋笔法治史是史官的规矩,司马迁为此不惜忍受腐刑,如果一定要通融,就请您找人来替换下官吧。” 封德彝捋起袖子指着岑文本道:“唉呀,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呢!” 李世民看了一眼封德彝,示意他不要指责岑文本,封德彝这才闭上了嘴,李世民接着对岑文本道:“你不怕死?” 岑文本答道:“臣当然怕死。但更怕违反国家体制!” 李世民脸色一变,慨然道:“那好,朕就不让你违反国家体制了!朕决心已下,明日就倾库藏里的全部财宝以退胡兵,你就照实记吧,在史书上记下这一笔,朕就无路可退,只能往前走下去了,直到让这个濒死的国家站起来!有这么一个大包袱压着,对一个君主来说,这或许不是件坏事,他只能设法去做勾践了!” 岑文本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臣领旨!” 李世民朝前走去,走了几步回头说道:“岑文本,河间王李孝恭曾向朕推荐过你,他是个个自视及高的人,怎么对你这么赏识?” 岑文本还没有搭言,封德彝在一旁道:“岑文本原在后梁萧铣军中做事,河间王平定后梁,擒下了岑文本,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