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七十三章 迷宫秘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迷宫秘道 (第1/2页)

    “楚王殿下!”这时候一个冷冷的声音从李承明的身后传来。

    李承明转身一看,只见一个四十多岁,面色苍白,身材消瘦的男人正拾阶而上。

    杨隐从胡床上站起来行礼道:“倪总管。”

    “你就是倪寿乾?”李承明问。

    “非也,家父早已仙逝,在下倪坤。”倪总管答到。“请楚王殿下入座。”说完他指着胡床左下方的一张团凳说道。

    “我就说吗,倪寿乾怎么还会如此年轻,原来是他儿子。”李承明心说。

    “殿下,我们是时候离开了。”倪坤看着杨隐说道。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杨隐脸色一变问道。

    “殿下知道这位楚王殿下的身份吗?”倪坤道。

    杨隐摇了摇头道:“大唐皇族吧!”

    倪坤笑道:“不止是皇族,他还是曾经太子的儿子,现在皇帝的侄子,当今皇上正在以王侯之爵求他的人头。”

    杨隐脸色一变,接着道:“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张公谨和方景行还堵在迷宫外面,他们现在人手不足,不敢冒然入宫,但要是上万官军赶来,这小小的迷宫就挡不住他们了。”倪坤说。

    “那我们要不”杨隐吞吞吐吐地说道。

    “完了,这小子一定是想把我交出去。”李承明心想。

    “不行,且不说殿下你前朝皇族的身份,就冲李世民杀兄屠弟的行径我们也不能助纣为虐。”倪坤道。

    李承明松了一口气,心说:“还好,总算是暂时保住小命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杨隐问。

    “殿下放心,家父建这迷宫时曾修有秘道,我们可以从秘道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去。”倪坤道。

    “我们真要离开这吗?离开这我们能去那呢?”杨隐问。

    “天下广大,何处不能容身呢?殿下困在这里二十年,也是时候出去看看外面的风光了。”倪坤说。

    “几位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随我去幽州。”李承明想借助杨隐的力量帮自己转回幽州。

    “倪总管,你怎么看?”杨隐看着倪坤问道。

    倪坤想了想道:“殿下忘了汉王是怎么死的了吗?我们还是不要介入李唐的内乱好。”

    杨隐点了点头。

    长安东宫,李世民得到了李承乾和李恪平安脱险的消息欣喜异常,马上命令内侍传令,大宴群臣,进行庆贺。

    酒足饭饱以后,秦王破阵乐响起。

    李世民举杯道:“今日朕奏此曲,是想大家以天下大治为根本,以后要舍去绮糜繁复之吏治遗风,化繁为简,以此曲声韵慷慨为节奏,发扬蹈厉,艰苦创业。至于如何实现大治,我们已经多次议过,主旨为八个字,即抚民以静,惟重教化,不以苛猛刑律滥施于民。”

    “望众卿及各司本职,依此主旨制定细务并妥善行之。眼下有几件事,有司要在近几日办一办。既想去奢省费,就要从宫里做起。这第一件事儿,就是裁减宫人,朕想再裁一千人。隋代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即使非御幸之所,也多聚宫人。他们这样做法,朕所不取。”

    “将她们放出宫外一者可以省费,二者让她们归其戚属,得以配人,生儿育女,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第二件,要想轻徭薄赋,必须按制度办事。戴卿,自今日起,大理寺不可仅仅沉溺于刑狱之事。由你主持,要对各级官吏违背及者重重责罚,不可让他们在两法之外滥征百姓民力财力!当然,要使百姓有喘息之机,国家也要节衣缩食,免其赋役。”

    “臣遵旨。”刚刚接掌大理寺卿的戴胄急忙起身答道。

    李世民看见戴胄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来,说道:“孙伏伽现任大理丞,是吗?”

    “正是。”

    “一名叫元律师的人被判死罪,朕已勾决了,可孙伏伽上疏说,此人罪过虽大,然依尚不至于死。朕翻看加以对照,果然如此。戴卿,大理寺有人如此,朕何忧也。要大加赏赐孙伏伽,可擢其为大理少卿,另赐给兰陵公主园以为居住。”李世民道。

    李世民此言一出,群臣顿时惊呆了。

    孙伏伽因为谏对了一件事,又被升职,又得赏赐。要知道,兰陵公主园是京城中很著名的园林宅第,价值超过百万钱。

    萧瑀实在忍不住,出言谏道:“陛下,孙伏伽直谏有功,擢其官职已经足矣,再赏赐如此豪宅,委实太过。其所谏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