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九十七章 分封功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分封功臣 (第2/2页)

么样?”李世民问。

    房玄龄答:“我知道,晋阳起兵之后,打到长安,一路上,太上皇封官许愿无数,以得天下的道理来说,这是争取人众,是良策。凡谋取天下者,都是这样。但是对陛下来说,是一个负担。为争取一方势力,太上皇常常赐姓,比如李艺,本姓罗,赐姓李。李世绩,本姓徐,赐姓李。这样赐姓,为的是笼络势力,各朝各代,也都是这么做的。我还知道,太上皇得了天下,封王无数,这当然也是历朝历代的办法,为的是统治天下。周朝的时候,是分封建国,也就是所谓的所谓封建。后来封建坐大,有各国之争,所谓战国。秦皇再一统天下,改制为郡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周代说的是周王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但是,治权分散给分封的各国。秦皇改制郡县,将治权和所有权收归皇帝一人。到了汉高祖,又是分封,又是郡县,有些不得已。到了汉景帝,晁错建议削王,收回分出去的治权,结果引起七王之乱,请诛晁错,汉景帝不得不杀了晁错。再说李承明现在还好端端地在幽州,李孝常还占据着巴蜀,建成余孽和心怀不诡的人们心里还有观望”

    李世民点头道:“是这样。可是你现在跟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房玄龄沉默了很久才道:“为陛下计,我要说的是,陛下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太上皇的势力还在,裴寂、封德彝这些老臣,随时会掣肘。我们这些原来秦王府的人、不能用到十分的力气效劳陛下。而且,陛下对朝政的控制还不能达到十分,一是太上皇的老臣,二是太上皇分封的诸王,尤其是李承明和李孝常,这两人会严重分散陛下和影响的治权。这样的话,陛下纵使雄才大略,也不能优游自如。”

    “是啊!”李世民道。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当务之急,是迅速剿灭李承明和李孝常,然后实际是回收治权,真正控制上下,令出有行,令禁有止,令行禁止,才可以论及其他。”

    李世民走到屏风前:“凡是好的奏章,我都贴在这里,天天观看。可惜就是没有剿灭李承明的良策。幽州地处北境,民风剽悍,士卒善战,李艺又在那里盘踞了二十多年,深的那里的军心民心,”

    杜如晦道:“幽州有消息传来了。”

    “怎么样?”李世民问。

    “李承明已经自称太子,并在幽州竖起两杆大纛,大纛上写着集虎贲三千,直捣关中大地。合天下豪杰,重塑大唐河山。说要讨伐陛下勤王救驾。”杜如晦答。

    “集虎贲三千,直捣关中大地。合天下豪杰,重塑大唐河山。好,有气势,有胆略,如此看来你我少年之时也真不如他。”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苦笑道:“想不到一个小毛孩子,竟然比李建成和李元吉太上皇加起来也难对付,陛下要早听我的下毒手除掉他,又怎么会有今日之事呢?”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说的轻巧,如果早除掉他的话,大哥和父皇说不定会怎么对付我。”

    李世民对杜如晦道:“马上去中书省,以朕的名义下诏,命李靖和李世绩,命他们不论用什么办法都好,一个月之内必须讨平李承明,不论死活,都把他带到朕跟前来。”

    “一个月,着恐怕不太容易,陛下刚才也了,幽州地处北境,成则成,败则走,万一逼的太急了,他们逃往突厥怎么办”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对,就一个月,李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在正月发起战争,他虽然不好对付但是合李靖和李世绩两人之力,一举荡平他应该也不是难事。”

    “可是突厥那”长孙无忌问。

    李世民笑道:“放心,朕趁着这没有用兵的两个月,已经派薛万均率一万骑卒迂回到他们通往突厥的路上了。突厥现在也在内乱,根本无力顾暇幽州,有薛万均着一万骑卒一定可以堵死李艺李承明逃往突厥的道路。”

    “薛万均是李艺的旧部,万一他”长孙无忌道。

    “你担心他心向旧主?”李世民说。

    “这也不得不考虑。”长孙无忌说。

    李世民道:“放心吧,他是聪明人,孰强孰弱他不会不知道的,再说对于罗艺和幽州,你我所知道的远不及他多,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