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帝辛题诗,三妖降世 (第2/2页)
云而去。 再说人间女娲宫中,帝辛被女娲圣像迷得是神魂颠倒,待到一旁的侍从将玉帘放下方才回神,沉吟良久,唤道:“笔墨伺候!”众人不知天子有何事,当下奉上笔墨。帝辛闭目思虑片刻,提笔在手,深润紫毫,踱步来到女娲宫粉壁之旁,抬手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写罢之后,帝辛投笔大笑,一旁的臣子们却是面面相觑,不发一言,纵是平日最善阿谀奉承的费仲尤浑也不敢开口了。丞相商容上前一步,道:“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於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眼见老丞相眼中含泪,帝辛也是有些不忍,刚要答应,却鬼使神差的回头看了一眼玉帘后女娲像,当下狠下心肠道:“孤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是孤之遗笔耳。老丞相,你若是再要劝说,休怪孤不容!”眼见天子前所未有的强硬,老商容也是讷讷难言,只能看着帝辛出了女娲宫,上御辇,往朝歌城而去。众臣皆是随行,只有老丞相商容在粉壁墙下长吁短叹,不知所措。这时,留下善后的姬考安顿了禁军回城之后,来到了老丞相身边,低声道:“老大人,此事便交给晚辈来做吧。晚辈初入朝歌,陛下也不会怪罪的。”商容抬头看向姬考,只见他从肋下抽出一柄赤红长刀在粉壁上横竖一划,将这一片墙皮划下收起。“陛下怪罪便说是晚辈喜爱陛下墨宝,擅自收藏了,回去之后,晚辈就重新嵌入一面墙中。”姬考笑道,回身道:“尔等庙祝,速速将粉壁重新粉刷,免得娘娘怪罪!”“遵命!”一干庙祝连连答应。“贤侄,你······”商容看到姬考这般精明懂事,欣慰的老泪纵横,在姬考的搀扶下离开了女娲宫。 天子驾临女娲宫之后三天,女娲娘娘因自家诞辰往火云宫看望了兄长伏羲,又去逍遥山与凝碧闲谈了一番之后回转朝歌行宫。一入行宫,娘娘便发现粉壁重新粉刷了一遍,座下金童玉女也是讷讷不言,十分的萎靡。女娲皱了皱眉头,道:“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模样?”一直陪伴在娘娘身边的灵珠子此刻却是不见了,而是换成了彩云、碧霞两个童子,两童子自是众金童玉女之首,当下将事情细细说了一遍。听到帝辛题写情诗与粉壁之上,女娲娘娘也是有些着恼,她于混沌得道,心中从来没有这番情谊,心中涟漪也只为两个男子涌动过,一个是兄长伏羲,还有一个便是和她同掌人族的徐缙。如今这不知道算是她多少辈晚辈的帝辛居然敢**于他实在是罪不可赦!而她很快就注意到不对劲,众童子被困在一旁,不能阻拦的黑影又是谁派来的,是有人故意在算计自己吗?就在女娲静静思索的时候,一旁的彩云童子忽然道:“娘娘,我想起来了,那个差点被黑影扑杀的少年后来将那诗切了去,命人重新粉刷了粉壁。”“哦?也罢,帝辛辱我,实在是不可饶恕,碧霞,你随我前去结果了他吧,死在我手下也算是给他这人皇面子。”说完,女娲娘娘腾云而起,碧霞童子紧随在后。
女娲娘娘来到朝歌之后,方进王宫,就碰到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后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将神。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女娲娘娘本待出手灭杀帝辛,忽见两股红光之畔又有一股紫气腾空而起,只见是一员小将腰佩宝刀侍卫在帝辛身边,帝辛身上的人皇紫气受到这小将滋润,居然逐渐壮大,隐隐有将成汤数百年颓势挽回的意思!“女娲娘娘,那人便是割去题诗的人!”碧霞童子指点道。女娲此刻已经看到了姬考眉心的悬针纹和脖颈上白玉葫芦,心中大震,她也不知道这位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也不敢轻易动手,冷哼一声,调转云头返回了女娲宫,搞得碧霞童子一头雾水。 女娲娘娘返回女娲宫后,细细思虑,终是下定了决心,唤彩云童儿把**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馀。白光之上,悬出一面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寻找机会,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圣主伐商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三妖俯首听命,不敢再女娲宫久留,化为妖风离去了。吩咐了三妖之后,女娲娘娘还是有些心绪不宁,下定决心要和姬考见上一面,仔细盘问一下,这姬考便是徐缙是瞒不过女娲娘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