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20 争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0 争论 (第2/3页)

。不过要进行这些变革,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便是化学工业与机械加工业再上一个台阶。

    尽管如此,在听了范东来的一番话之后,李不伟也觉得有趣之极,当下略为思索,又问道:“范大人,若我没猜错的话,争论的另一方,应该是徐永红了吧?”范东来笑着点了点头,又听李不伟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不如索性让他们比试一场吧。倘若比试过后仍然有人不服,可以继续约定下次比试的时间。只要不耽误正常的生产,这种比试或许会带来更为先进的设计与加工方法。”

    范东来喜道:“大人也有此想法?下官还正犹豫着是否支持他们呢。其实只要有了比试,双方定会为此进行专门的设计,而且会与轴承厂、齿轮厂进行交流,同时还离不开风洞测试。多进行几次比试,这些工厂也会相应地改进工艺与提高技术了。”李不伟接口道:“还有,既然要用到电机与蒸汽机,润滑油与蓄电池也要改进才是。不过范大人要提醒他们两位一下,比试中所用到的零件,必须符合现行的规格才是。”范东来连连点头称是。

    其实现在的一些工厂,早已有了各自的测试平台。然而大宋的加工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完善统一的标准。尽管实验室已有了长度、质量、时间、硬度、平面度、同轴度、圆度、电压、电流等一些基本的工艺参数与标准,但量具的制造又无法满足需求。虽然第二家量具厂即日便要投入使用,但范东来心里也明白,工业的起步,倘若没有了严谨统一的标准,必将影响到日后的发展。

    好在理宗赵昀及朝中众臣对于实验室的需要有求必应,凡是范东来申报的资金,均可以迅速落实,并不进行过多的调查。换句话说,朝庭几乎完全相信实验室的任何决定。其实这倒不是范东来有多权威,而是因为大宋朝的全部精英,几乎全部集中在皇家实验室与工厂,自然再也找不到更高水平的专家进行考核了。

    至于这个试验基地,原是李不伟南下福建之前提出的,本意是为了修建一个综合的测试平台,然而真正动工之后,不少工厂与实验室又提出各自的想法。如今这个试验基地的各种设施,不仅能满足原先的设计需求,同时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其它测试。

    二人说话间,已走进了试验厂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木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各式各式的轴承、齿轮、销、键,以及其它机械工件。有一人正站在木架旁,手中拿着一卷册子,似乎在查验架上的零件是否与册子中记载的相附。

    李不伟一见到此人,顿时喜形于色,忙道:“言大人,多日不见,听说您又有了不少收获啊。”

    李不伟口中说的言大人,正是临安第一家轴承厂的负责人言有信。此人的名字很是特别,李不伟自然印象极深。如今临安已有了两家轴承厂,而且在兰溪也开了另外一家大型轴承厂。言有信由于任职时间较长,积累了不少经验,竟然成了大宋首屈一指的轴承制造与设计的专家。

    言有信咋一看到李不伟,也是惊喜交加,忙放下手中的册子行了官礼。几人寒暄片刻言归正传。言有信道:“前些日子,临安第二轴承厂开工时,下官本想请大人前去,后又听闻大人去了南方,心下好生失望。如今大人既已返回临安,下官已有不少好消息要向大人禀报。”

    李不伟喜道:“有好消息?那当真是太好了。我且来猜上一猜,可是与滚动轴承有关?”言有信颔首笑道:“大人果真聪慧过人,正是与滚动轴承有关。大人是否还记得,轴承厂制造的第一批滚动轴承,原是在大人的四轮马车上进行测试的?”李不伟点头道:“自然记得。”随即又叹道:“只可惜那批轴承的使用寿命太短,没过几天竟然全部磨损坏了。好在用于测试的轴承数量不少,车夫也熟悉了更换轴承的cao作,半月下来,虽然没有影响马车的行驶,但废旧轴承却是积攒了十多个。”

    言有信笑道:“大人好记性,不过大人似乎还不知道,您前日回来时乘座的马车,其车轴已使用了圆椎滚子轴承,而前轮的转向与悬挂部分,也使用了滚珠压力轴承。七八日测试下来,各种轴承竟然完好如初。”

    李不伟暗叫惭愧。其实在轴承厂成立之前,他曾将滚动轴承的原理与分类大概介绍了一番,又着重说了一下轴承的受力分析。至于如何加工制造,以及安装调试,却并未涉及到太多内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觉得以目前的工艺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批量制造滚动轴承,二是他自已也只知道滚动轴承的简单原理,对于其制造与安装过程,却是知道得不多。

    如今听言有信谈及轴承,李不伟忽然觉得,关于轴承设计与制造的知识,或许已经有许多人要超过他了。倘若言有信再说些更加深入的话题,恐怕他自己也会不明所以了。看来今晚回家之后,还需抱着书本,好好看一看轴承方面的知识才是。

    言有信又道:“大人离开的这段时日,我等又将轴承的规格与参数重新整理了一番,最终定出了十六大类二百七十四小类的规格。用于制造轴承的材料规格与尺寸要求,也全部交与了范大人。”

    自从进屋之后,范东来始终一言未发,此时听到言有信提及此事,范东来插言道:“言大人交给实验室的数据,下官已命人进行了分类整理。除了轴承之外,还有齿轮厂、锣丝厂、以及生产其它紧固结合件、各种机构的连杆、轴套等工厂,均已送报了统一的规格要求。这些数据经过整理之后,将全部送交两家重型机械厂。从今以后,包括临安两家重型机械厂在内的六家钢铁与铜材厂,将全部按规格产出型材。”

    李不伟听得又惊又喜,对于型材他还是记得一二,但没想到大宋竟然已走到了这一步,而且此事并不是出自他的主意。

    如此看来,自己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