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盗墓秘闻 (第2/2页)
一般的墓葬来说吧,墓道是防卫最严密的地方,一般采用巨石相互叠加,然后钻孔,放进铜柱,最后用铜水进行浇灌,让这些相互叠加的巨石粘连在一起,人力人很难搬动的。 而且,这样的巨石堵塞的地方在墓道中有的多达几十处,除非有几万的民力来挖掘,一般的盗贼不可能有这等能力。 至于用几万的民力来挖掘一座墓葬,那就不叫盗墓了,那叫挖掘,是一种严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计,一般的盗墓贼是最为鄙视这种野蛮的行为的。 把古物挖出来后,就需要对古物进行鉴定,对损坏的古物进行修复。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活计,一般都是由一项经验丰富的老家伙来完成,这些经验丰富的的家伙就是被江湖人称为“镜子”的鉴定师了。 “镜子”在整个盗墓集团里地位非常的高,因此,有盗墓第一人之称,他们有的是整个盗墓集团的头面人物,负责策划整个盗墓行动,有的则是幕后的组织者和cao控者,负责对墓葬的评估和审查,决定每一个成员应得的报酬,有时候还直接指挥整个盗掘过程。 “镜子”一般以前也是盗墓的,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后来由于身体残疾了或者是年纪大了,再或者经过多年的盗掘已经变成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物了,于是就开始退居二线,从而开始研究古物鉴定和修复的工作。 这些人对古物非常了解,对各种文献典籍也非常的熟悉,他们不但能够鉴定修复古物,还能够翻译古代的铭文,简直就是一个文学家。 古物最值钱的不是什么金银之器,寻找金银之器的家伙,直接就是没有知识文化的家伙,这些人一般入行不久,不知道古物的贵重地方在什么地方,所以才把最不值钱的东西当成是宝贝。
其实古物最重要的就是铭文,一件古物的价值,跟铭文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古物其实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传达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传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铭文,因此铭文的多少长短,直接关系到古物的价值。 王丰听到这里笑了笑,心想:“我又想盗掘这个墓葬又不是光为了钱,这些也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龙核了,不知道已经两千多年了,这东西还在不在?”。 当然,古物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件记述,那就更不得了了,这些古物立即就会身家倍增。 当然除了有一些铭文的古物外,一些古玉也非常值钱,因为这个社会赏玉之风盛行,对一些古玉最为看重。 最后一个,就是负责销售的人,这些人江湖人称“路子”,他们主要负责古物的销售,他们从盗墓贼手里拿过古物,就立即进行必要的炒作,或者是包装。这些人一般都非常有商业头脑。一件古物的价值总体来说是他们说了算。 例如,比如一个从帝王陵墓中出土的花瓶,他们立即就会给他们编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般都是什么深宫秘闻什么的,这样立即就可以勾起这些世俗贵族对这件东西的兴趣,他们就会不惜重金进行收购,从而人一件毫不起眼的东西身价倍增。 虽然有很多人对于路子这种人甚为鄙视,但是不少人还是比较佩服他们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商业技巧。 听了几个人的话,王丰有了自己的打算,虽然挖掘大周武帝的陵墓肯定非常困难,但是王丰还是准备去看看,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财富,那可是富可敌国哦。 几人又闲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王丰一看到了中午时分,立即就让秦霜和柳月去弄了一些吃的,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随便吃了一点东西。 吃完饭后,李浩就首先告辞了,因为李浩现在忙得很,毕竟现在的五柳镇不像以前了,现在几乎已经变成了除县府以外,武安县府内最繁华的地方,商旅云集,货物穿梭。李浩作为五柳镇的大总管,自然是繁忙异常。 不久以后,张峰也离开了,这家伙现在一心想着考核的事情,他自然没有时间和王丰闲扯,吃了饭,摸了摸嘴,跟王丰打了一个招呼,就离开了。 等二人走后,王丰又和秦风闲聊了一会,让他好好的干,如果有什么需要就直接来找他。 秦风连连点头。 最后王丰告诉秦风,让他们建立一个类似于情报收集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暂时叫“探子”,主要就是收集一些情报,这些情报包括商业的,帮会的,甚至于县府的动态。 秦风开始有些愕然,不过一愣之后就明白过来。 当然,王丰告诫秦风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商业的情报,王丰是想,随时掌握一下周围的商业动态,以便更好的为商业运作服务。当然,一般的事情报告给李浩就行了。 交代完后,秦风就离开了。 王丰给秦霜和柳月打了一个招呼,就进了房间,其实王丰是想仔细研究一下,金牌,看按照自己现在的知识能不能够破解其中的秘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