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盗墓秘闻 (第1/2页)
更新时间:2013-02-18 有时候,探子还必须从一些史学典籍中寻找墓葬的线索,根据后世的记载,还有一些后人的活动,来推断墓葬的大体方位,这是一个细致的活计,大多数时候,探子比历史学家还厉害,毕竟历史学家不需要挖墓来养家糊口,探子则需要寻找墓葬,否则他们就的饿死。 探子还必须是一个地理学家,因为在寻找到了一个墓葬的线索后,他们要能够清晰的知道,这地方在那儿,古今的名字是不是有什么变化,因为在古代有多地名和今天有很大的差别了,比如有的地方叫同城,现在却叫马六村了。 因此,探子要能够很快就能够反应过来,否则就算是找到了线索,也找不到墓葬的具体位置。 还有,探子必须是一个风水大师,因为找到了墓葬的大体方位,探子就必须根据山势,水势的情况,推断出墓葬大体的位置,从而再用洛阳铲,慢进行探寻,否则,几百里的地方,没有找到墓葬就累死了。 另外,挖墓的人称为“掘子”,因为和“瘸子”有些音近,因此江湖上都是称之为‘瘸子’。 当探子把墓葬的具体情况弄清楚后,瘸子就要开始挖墓了。 瘸子挖墓非常有讲究,首先是人员的问题,一般有一个人的,称为“独”。有两人搭配的,称为“双”。有多人组合的,称为“众”。这些都是有严格讲究的。 一个人组合的不用说,一般都是盗一些比较容易的墓,主要是因为,要想盗大的墓葬,一个人往往不行,就拿运土来说,这就不容易,一个人爬上爬下的,稍微大一点的墓葬,不累死才怪。 两人组合的也非常讲究,必须是父子搭配,而且必须是父上子下的组合。既父亲在上方进行传土和放哨,儿子在下面挖洞和寻找古物。 这也是长期经验形成的,因为盗墓经常会弄到值钱的东西,有很多人立即见财起了歪心眼,当古物取出后,就直接把下面的人埋了。 因此。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父子搭配,父上子下的规矩。 多人组合一般也是这样类似的,只不过家庭成员更多而已,一般盗墓都是采用家庭组合。 挖墓的方法也很多,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平行进墓法,就是找到墓道口,然后在墓道口不远的地方,开始挖洞,与墓道平行进入,这种方法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就是不容易遇到塌方,因为有墓道的巨石顶着。 第二,不容易迷失方向,因为顺着墓道前进就行了,很容易就找到地宫。这是有经验的的盗墓贼采用的主要方法。 当然有利就有弊,平行进入法也有其弊端,这样做有两个缺点。 第一就是容易遇到机关,所以,必须要有丰富的盗墓经验,否则遇到一些大型墓葬,肯定会毫无办法,因为这种盗洞非常接近墓道,而且又是平行进入,因此,要特别小心,在墓道的附近机关众多,防卫复杂,弄不好就会触动机关,很多盗贼就是因为这样,被直接就被射杀在里面。 当然,如果盗墓的经验丰富,也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这些机关设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盗墓经验丰富的盗贼,还会利用这些机关的空隙进行挖掘。 第二,在通道附近的土质比较坚硬,因为封锁墓道的因素,这里有很多巨石,在挖掘盗洞的时候,很容易遇到巨石阻挡,从而让挖洞的难度加大,有的还会在墓道附近的封土中加入剧毒和腐蚀性物质,盗贼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因此,经验不足的盗墓贼很难采用这种方法。 听到这些,王丰也心中黯然,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些防盗机关和如此的慎密。 不过另外一种方法虽然能够躲过这些,也有其弊端。 第二种方法就是,斜行进入法,这种进入墓室的方式就是采用四十五度角,进入墓室。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避过了机关和巨石,挖掘相对比较容易,也不容易迷失方向。 但是也会遇到的关键问题,那就是比较容易塌方,因为这种挖掘方法,距离最远,因此,需要挖掘的通道特别的长,有的甚至可以超过几百米远,由此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塌方,特别是集石集沙墓,对这种挖掘方式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还有这种挖掘方式运输泥土也是很大问题,毕竟盗洞不肯能太大,否则塌方的机率成几何倍增加。所以几百米的运输泥土的通道,就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第三种方法,就是横行进入法,这种方法难度比斜行进入法还要难,除了比较容易塌方外,还容易迷失方向,从而挖了很久也难以找到地宫,一般只有在前两种方法不好弄时才用到,因此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特殊时候才采用的。 至于从墓道直接进入墓室这种方式,盗贼一般不采用,主要是因为这种盗墓方式太耗时耗力,一般的盗墓贼肯定是不行。 因为就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