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河北巨变(上) (第1/2页)
天空中满是乌云,空气中压抑的让人窒息。终于一场久期而至的暴雨倾盆而下,将积蓄已久的压抑彻底释放而出。 望着屋檐外豆大的雨珠砸在地面,溅起了一阵阵腾腾的水气,卢植的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这么多年的潜心修读,早已让他习惯了凡事波澜不惊坦然处之,即便是如今被免官扣押在冀州刺史府多日,即将被押运回洛阳,他所关注的依旧只是眼前这潺潺落下的雨珠。 身后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卢植也懒得回身去看,只是任由脚步声靠近自己。只听见脚步声停了下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在卢植耳边响起;“大人,马车已经备好,你看什么时候上路合适?” 说话着正是追随卢植多年的亲随王权,卢植闻言只是点了点头,淡淡说道;“既已备好,那就现在吧。” 王权一怔,面露犹豫道;“现在正下着大雨,不如待雨势稍小些我们再动身吧。” “陛下不是已经恩典,准许大人你不用带枷锁,可以乘坐马车不限时日前往洛阳。既是如此,我们也不必急于一时吧。” 卢植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道;“既已毫无留念,又何必强作停留,此处已非我应该待的地方了,强行留住只会让人生厌。” 王权想了下又问道;“大人说的可是新上任的董将军?我听人说他为人豪爽,颇有游侠之风,他应当不至于寡情如此吧。”这亲随追随卢植多年,素来亲近惯了,如今说起这些私密之事,倒也毫不避讳。这董卓便是在卢植被免职后被天子委为北中郎将,代替卢植统领河北诸军。 卢植却并未回答,只是看了一眼屋檐外的雨,皱了皱眉头道;“雨已经小了许多,我们也上路吧。” 王权暗暗叹了口气,只好上前为卢植撑起了伞,送着他前去大门处。 府邸的大门外,一辆马车已停在了那里,四周十几余骑在马上等候多时。这些骑士虽有蓑衣蓑帽遮身,却也已浑身湿透,幸好如今是初夏季节,倒不用担心受寒伤风。 见卢植出门,十余马上骑士纷纷拱手行礼道;“参加将军。” 卢植笑了笑,拱手还礼道;“有劳各位等候多时,还要陪着我这个老头子不远千里的前去洛阳,当真难为你们了。” 当先一名长相头领摸样的骑士拱手拜道;“将军何出此言,你平日爱惜兵卒,对我们也很是关照,大伙们都感念你的恩德。能护送将军前去洛阳是我等荣幸,又何来‘难为’之说。” 卢植心中微暖,拱手笑道;“如此劳烦了。” “雨势已大,将军还请上车。” 卢植在王权的搀扶下登上了马车,待二人坐定了这那护卫头领便吆喝着启程,一行车马队伍便缓缓启程,离开了刺史府。 这辆马车虽然看上去破旧简陋,里面布置的却是宽敞舒适,外面虽是大雨倾盆,里面却是干燥得很,且有檀香燃之,闻之让人安神定气。想来是刺史韩说念及旧情,虽顾忌着朝中张让的权势不敢亲自相送,却尽量在这细节上面行些方便。 卢植掀开了马车的窗席,静静的看着缓缓远去的景物,心中却是颇多感慨。他想起了自己上任时那副车水马龙、旧友纷纷来贺的摸样,又想起了每次自己出行时左拥右护、意气风发的情形,再想到如今自己只是一个人悄悄的离开了冀州,离开了河北,昔日的同僚和属下都对自己避犹不及,竟无一人相送。 如此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当真让人嗟叹不已。 至于那些人避讳的是什么,卢植自然心知肚明,也可以理解。如今朝中谁人不惧十常侍之势,谁又愿意得罪这些睚眦必报的阉人们。也就只有他卢植不识时务,一身傲气不肯贿赂那替代天子前来广宗犒军的中黄门左丰。却因此被那左丰小人暗恨在心,以卢植在广宗和黄巾军对峙多日耗费钱粮无数为由,向天子上奏弹劾,言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卢植自出壶关讨贼以来,先是在邺城下击退了围城的张角部,一改冀州糜烂的局面,再将黄巾军主力牵制在广宗附近,让张角其无暇南下威胁其他郡县。卢植自付如此功劳天子就算不封赏自己,也不会因为一个小小宦官的只言片语就处置自己。 却万万没想到天子在接到左丰的上书后,非但没有派人查明实情,反而听信张让等人的话,以为卢植是在持军自重,名为剿贼,实为居心叵测。于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