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河北巨变(上) (第2/2页)
雷霆大怒下派人手持诏令前往广宗,下旨将卢植收监下狱,迁并州刺史董卓为北中郎将,统领河北平乱事宜。随后念及卢植其劳苦功高,便只是将他贬为庶民遣回洛阳。 缓缓放下窗帘,卢植心中却忍不住泛起一丝怨气。 天子如此薄情寡意,当真让人心寒无比,想来自己对大汉满腔报国热血,此刻却是彻底凉透了。如今心中已无眷念,只是想着寻处清净的地方过完余生,也好过这尔虞我诈的朝堂。 正闭目养着神,努力的做到心无旁骛。忽然马车一震,猝然不见下卢植几乎跌倒,幸亏一旁的王权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扶住了卢植这才没事。 只听到车外传来一阵厉喝声;“何人胆敢拦路,可知我等有皇命在身。”想来是那护卫头领见有人拦住了去路,所以搬出了天子诏令想要唬住对方。 却又听见车外一声粗犷之声响起;“在下临洮董卓,听闻卢大人要启程前往洛阳,故冒昧求见,特意前来相送,还望大人能见上一见。” 董卓!车中的卢植浑身一震,倒是没想到这个和自己毫未谋面的人竟会前来为自己送行。忙掀开车帘望去,只见车前一见有数十名骑兵拦在路前,正目光冷冷的盯着护卫的十余骑,甲胄装束虽与己方相同却没未着头盔,蓑帽下只是披头散发在后,愈发显得彪壮精悍。 当先一人更是虬髯满面体格健壮,约莫四十上下的年纪,长的孔武有力浑身的豪迈之气,虽是笑容满面的望向卢植,却目光如炬,气势委实让人心生敬畏。想必这就是新任的北中郎将董卓。
卢植习惯了和朝中的士大夫们来往,对这种性情粗鄙的武将并没有太多好感,况且自己的资历远在董卓之上,所以并未下车只是淡淡说道;“阁下可是董将军,久仰其名。现车外大雨,恕在下失礼不能下车相迎。” 董卓哈哈一笑,拱了手手,神情倒是颇为恭敬的说道;“大人言重了,您是末将的前辈,岂有让您下车相迎的道理。” “末将自赴任以来每日在广宗大营cao持军务,不敢有半点懈怠,忙碌之中竟不能抽出时间来聆听大人教诲,实在有错有错。今日听闻大人要启程前往洛阳,所以才特意赶来相送,还望大人莫要怪罪在下失礼。” 董卓出身西凉临洮大族,董家乃是当地世代豪强之族,并非只是重武轻文。所以董卓虽然自幼弓马娴熟,却也略通书经,不是那不学无术之人。卢植见董卓虽然长相粗鄙,倒是颇知礼数,这才心中的看法稍稍改观,便淡淡笑了笑道;“董将军客气了,在下待罪之身,如何当得起‘大人’之称。” 董卓正色道;“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您本就是名声远扬的当世大儒,天子不过是受jianian人蒙蔽才轻信了妄言,想如今朝中有大将军以及众多正直的大人,张让他们即便权势再大也不能一手遮天,末将料想用不了多久天子就会查明大人的冤情。” 董卓的这番话落在卢植耳中自然是中听至极。要知道卢植至蒙冤被拘以来,以往的同僚和部属大多对他避犹不及,他心中到底是委屈的很。如今董卓这一番话虽然只是口中说说,却让他受用至极,连带着对董卓的印象也是大为好转。心想听人皆道这董卓乃是西凉豪杰,颇有孟尝之风,原本还以为他只是个不知礼数的粗鄙之人,如今看来倒是值得一交。 思及此处,话语间已经客气了几分,拱了手回礼道;“多谢董将军所言,不过今日董将军特意赶来恐怕不止仅仅是为了送老夫这么简单吧。” 董卓哈哈一笑道;“大人果然是见识高明。不错,末将这次前来除了送别大人外,同样也是有些军中事物请教于您。” 说道此处董卓不禁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末将和军中的各位同僚平素并无往来,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交情。如今生生的从西凉调来凌驾他们之上,想来心中都是有些不服气的。现在我上任才不过几天就行令难行,实在难以服众,所以今日特意前来请教,还望大人教我。” 卢植心中微微一笑,心想着董卓倒是坦率之人,便道;“既为公事,在下自然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董将军莫要客气。” 董卓看了看左右,笑道:“这里说话实在不方便,前方有处小屋,虽然破败却也能遮挡风雨,大人若不嫌弃请与末将同去。” “如此甚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