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罗斯巴赫会战和吕岑会战 (第4/6页)
斯命令他的部队在上午十一时拆营,成三个纵队前进。前卫是奥地利和帝国骑兵,中央为法国和帝国的步兵,后卫为法国骑兵。在佩特斯塔德,前卫暂停下来与法国骑兵会合,在举行了一次将领会议之后又继续前进,并向莱因哈特斯韦本的方向作了一个左向的旋转。他们的行动异常迟缓,军乐悠扬,旌旗招展,仿佛胜利游行一样。 菲特烈一直严密监视着敌军的运动。他在位于罗斯巴赫的高屋顶上派了一位军官----高德上尉,并且派出许多巡逻队,有些一直深入到了法军所放弃旧营地之内,并从农民的口中获悉苏贝斯已经选择通过威森菲尔斯道路,但是他却无法判断敌军的正确方向:(一)可能向弗莱堡前进,因为他们缺乏补给;(二)可能向威森菲尔斯前进,但又似乎不像,因为那里的桥梁还未修复;(三)可能向梅尔斯堡前进,以切断菲特烈在萨尔河上的交通线。两点钟左右,正当国王用膳的时候,高德冲进房间,报告说敌人已经到达佩特斯塔德,并正向普军的左翼旋转。菲特烈亲自爬上屋顶,看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敌人是想从侧面和后方来攻击他,并驱使他离开自己的交通线。下午两点三十分,他下达了命令,这个命令的执行是那样迅速,所以有一位法国军官形容说:“好像是在歌剧中变换布景一样。” 到下午三时,营帐都已拆卸装车,部队纷纷开动。当此之时,三十三岁的塞德里兹将军,率领三十八个中队的骑兵,首先疾驰而去。他前进到罗斯巴赫溪流上,除右翼方面留有少数骑哨外,其余毫无掩护地直取雅努斯和包岑两个小丘,紧跟其后的就是步兵和十八门重炮;菲特烈命令将重炮阵地放在雅努斯山上,右方为步兵,而左侧是塞德里兹的骑兵。在罗斯巴赫留下了七个中队以监视圣戈曼。 尽管运动如此迅速,但苏贝斯却产生了一种相反的错觉,似乎普军是在全面退却。所以他命令他的前卫赶紧向雅努斯山前进,他如此匆忙地下达了命令,因此对于如何部署兵力竟完全没有指示,也没有命令战斗人员留下他们的包裹和营具。这些步兵以三个绵长的纵队前进,领先的是法国的皮德蒙和梅里两个团。在右纵队的前面和侧翼是两个团的奥地利装甲骑兵和帝国骑兵;预备队为十个中队的法国骑兵,另有十二个中队保护左翼。对于地形完全没有进行侦察,也没有前卫,全军完全是在盲目前进。 现在战术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苏贝斯和希尔德堡豪森是想迂回菲特烈的斜形攻击队形。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我们在数量上占了优势,而他也已经丧失了主动,现在我们所要做就是绕过他的左翼攻击他,于是胜利就属于我们了。可是实际情形却完全不同。到下午三点三十分,他们就正好暴露出一个侧翼----前进纵队的头部----让菲特烈加以攻击----因为这时他的位置恰好适合这种进攻。使联军的情形更糟糕的是到了这时,他们还是认为普军处于全面撤退之中,所以苏贝斯又把布罗格利所率领的骑兵预备队也放到前面,从而使普军的攻击目标更加明显。 此时,塞德里兹率领着他的四千名骑兵,正在包岑山地后面监视着联军纵队缓缓地接近。当他们靠近之后,他不等命令就率领部下冲上前去。几分钟后,他把自己的烟斗在空中摇了一下,这是发动攻击的讯号。据当时参战的法国骑兵军官卡斯提斯记载说: “我们还来不及布列成阵形,普军的全体骑兵就冲上来了,仿佛一堵坚硬的墙壁,以极高速度推进。他们的右翼攻击奥地利骑兵,这时在纵队中能够立即应战的人员还不到三四个中队。他们的左翼则向我们(法军)进攻。”好比一把锋快的钢刀,普国骑兵在这一大堆尚未展开的敌军中来往冲突了四次,驱逐敌人向弗莱堡溃退。最后,塞德里兹收回了他的部下,在塔格维本的谷地中休整。 当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雅努斯山上的炮兵也同时向溃逃中的联军步兵开火,在这个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普鲁士的亨利亲王率领七个步兵营快步前进,攻击领先的敌军以支援骑兵。他这个攻击是具有决定性的,正如一位沃尔腾堡的龙骑兵所说的那样:“那些炮火使我们整行地被撕裂,普鲁士的火枪兵成了可怕的刽子手。” 联军步兵被逐回后,前后挤成一团,于是塞德里兹又抓住这个机会,再度从后方打击他们,迫使他们落荒而逃。至于普鲁士炮兵,狄克尔在《七年战争》一书中有如下评论:“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这样说,这一天的成功是属于炮兵的。如果他们也像在科灵会战时那样消极无所事事,那么敌军可能已经展开前进了,他们的失败也就不会如此彻底,而骑兵的成功也就不会那样卓绝。” 到下午四点三十分,会战的胜负已经完全决定了。 菲特烈的右翼在伦德斯塔特,左翼在莱因哈特斯韦本,在火炮掩护之下全面向崩溃中的敌军攻击。联军的退却变成了溃败。圣戈曼说:“在周围四十英里之内,到处都是我们的士兵,他们*掳掠,无恶不作。”事实上,在整个战役中,法军的纪律都非常恶劣。虽然普军并未追击,原因是由于黑夜已经降临,而菲特烈又急于赶回西里西亚,但由于纪律废弛,却使他们自己变成了乌合之众和惊弓之鸟。 普军损失为死165人,伤376人。联军方面为死伤3,000人,被俘5,000人,其中包括8位将军和300名军官。另有火炮67门、7面国旗、十五面军旗和许多行李。从政治上来说,很少有其他会战能比这一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差不多一百多年以来,自从红衣大主教黎塞留带着法国加入三十年战争之后,向东对日尔曼扩张一直都是法国人的目标。巴拉廷曾经累次遭到入侵和蹂躏,可是正好比凤凰从自己的灰烬再生一样,日尔曼的民族精神兴起了,而罗斯巴赫战场上的菲特烈则是他们的代表人物。虽然欧洲人不能预测罗斯巴赫一战对未来的影响,可是整个欧洲却突然认识到法国陆军已经腐败透顶,它那不可击败的神话已经破产。坦波霍夫将军在他的《七年战争史》中说:“在整个战争历史中,没有一个会战可以像罗斯巴赫会战这样产生特殊强烈的印象。无论敌友,无不耻笑联军的将领。当苏贝斯失败之后不久,路易十五居然升他为法兰西元帅,于是大家就笑得更起劲了。” 英国人听到菲特烈胜利的消息之后,到处都放焰火表示庆祝。英国国会在1757年,只是很勉强地通过给与菲特烈164,000镑的军事援助;而到1758年,却自动增加到1,200,000镑。从金额的增加上即可以反映出英国人的思想。虽则如此,这个会战的成果却极为有限,因为苏贝斯和希尔德堡豪森的溃败,只不过表示菲特烈的工作刚刚完成了一半,而西里西亚的情况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