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战风云_罗斯巴赫会战和吕岑会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罗斯巴赫会战和吕岑会战 (第5/6页)

然危险到了极点。

    为了整补部队,菲特烈停留了一个星期;11月13日,菲特烈率领13,000人从莱比锡出发,于11月28日到达了170英里以外的帕赫维兹。此时,施维德-尼兹要塞已于11月14日向奥军投降。贝文则于11月22月在布雷斯瑙被击败,并已放弃该城。在帕赫维兹,菲特烈命令杰森将军去指挥贝文的败军,并命令他们于12月3日集中在该城。同一天,菲特烈前进到纽马克特,用一个轻骑兵的突袭将它占领了。在纽马克特,他获得确实的情报,知道查理亲王和道恩元帅都已离开他们在洛赫的营地,并且进到了利萨,其右翼靠着尼配恩村,左翼则在萨格舒茨村。菲特烈的迅速前进使他们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以为他在罗斯巴赫之战以后一定会宿营过冬。

    12月4日,查理和道恩把重炮留在布雷斯瑙,匆匆渡过施维德尼兹河,在该河以西占领阵地。全军共有84个营,144个中队和210门火炮,总人数在六万到八万之间,分成两个部分:右翼由罗切斯率领,得到尼配恩泥沼的掩护;中央位置在吕岑,左翼由纳达斯特指挥,位于萨格舒茨后方,战线向后绵延,并有鹿角保护。右翼骑兵位于古克维兹,左翼骑兵则在吕岑。单以防御而论,这个阵地是很坚固的,不过却太长了一点,两个侧翼之间的距离达五英里半。面对着这样一个巨大的阵容,菲特烈只集中了36,000人,其中24,000人为步兵,共分四十八个营;另有12,000名骑兵,分为128个中队。他一共有火炮167门,其中重炮61门,还有十门是超级重炮。战场是一个开阔的平原,菲特烈曾在此地进行过演习,所以对于地形早有充份认识。

    12月5日上午五时,普军从纽马克特前进,菲特烈一马当先。在行进到距吕岑一半距离时,他命令全军暂停,把他的将领们召集到一棵桦树下,对他们作了如下训示:“如果我让奥地利人占领了西里西亚,那么我将一无是处。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我决定违背一切战术规律,向查理亲王发动进攻,尽管他的兵力差不多要比我们强三倍。我必须冒险采取这个步骤,否则一切都完了;而且我们必须击败敌军,否则就全部死在他们炮火之下。这是我的想法,这也是我的做法。现在大家回去,把我所说的话向各团转达。”

    菲特烈计划向前直进,达到布雷斯瑙道路,在奥军的右翼方面作佯攻,然后利用敌人阵地过分延伸的弱点,横越过其正面前进,打击联军左翼,将他们赶离交通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决定把全军都放在帝国军的左翼,用他的右翼进行最有力的打击,而将左翼缩回。有了这种预防措施,就不会重犯布拉格会战中的错误,也不会像在科林会战中那样遭受重大损失。

    在部队休息完毕之后,菲特烈命令继续前进,直抵波尼村。前卫共为十个营和六十个中队----菲特烈亲自领先----主力分为四个纵队在后跟进,各团的军乐队一路吹奏。军人们开始高唱军歌,歌词如下:

    我要尽忠职守,

    我的地位是您赐与,

    我要快乐而勇敢的工作,

    我这样工作,一定能成功!

    有一位军官问国王是否应命令他们停止唱歌。菲特烈回答说:“绝对不必,有这样的部下,上帝在今天一定会赐给我胜利的。”

    在波尼与敌军发生了接触。天刚拂晓,地面上还罩着一层薄雾,透过雾幕可以看见一长线的骑兵横越着大路展开,左端消逝在雾中,已不可见。最初他们以为是奥军的右翼,但是为了更有把握起见,普军同时从正面和侧翼发起冲锋,才发现那是罗斯提兹将军率领的五个团----它立即被击溃,有八百人被俘,包括身负重伤的罗斯提兹将军本人在内。接着又暂停了一下,不久晓雾全部消除,于是看见整个奥军战线,从尼配恩一直延伸到萨格舒茨,看得是那样清楚,几乎连人数都可以数得出来。

    波尼村的丧失对于奥军的最后失利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菲特烈从那里可以望见联军的全部部署,而这个高起的地形却使奥军看不见普军主力正分为四个纵队向该村前进。在他们行将到达之际,菲特烈派出前卫中的骑兵去追击罗斯提兹的残部,也就是说向奥军的右翼逼近,这一方面是由罗切斯伯爵指挥的,他看到普军接近,以为这就是主力的攻击,于是立即要求道恩元帅给以紧急增援。于是道恩将他的骑兵预备队和左翼骑兵的一部分送往这一面。这时,普鲁士军主力的四个纵队合并成为两个纵队,到达波尼之后,就在高地掩蔽之下,向右作了一个旋转,然后向南面前进。坦波霍夫这样说:“不可能看到比这更美丽的景象:各纵队前锋彼此平行,相互间的距离又如此一致,仿佛阅兵一样,只要一声口令就可以变成横队。”

    行军序列如下:右翼在前,杰森率领四十三个中队,莫里斯亲王率领六个营,前卫为威德将军率领的三个营。左翼在后,由雷佐将军率领,包括其余的步兵,侧卫为德雷森将军所率领的四十个中队。每一支骑兵各有十个中队的轻骑兵提供支援。后卫由沃尔腾堡的尤金亲王率领,包括二十五个中队。

    由于菲特烈的部队突然失踪,站在弗贝尔维兹的磨坊上的查理亲王和道恩元帅,就以为敌军全面退却了。道恩说:“普军已经走了,不必干扰他们!”可是正午不久之后,又看到普军的先头部队在洛勃迪兹与萨格舒茨之间出现了,从那里他们威胁到奥军已经减弱的左翼。

    突然面对着拥有压倒优势的敌军,纳达斯特立即向查理紧急求援。不过已经太迟了,大约在下午一时,威德在六门火炮支援之下,由莫里斯追随在后,开始突击萨格舒茨的防线。同时,纳达斯特也向杰森的先头骑兵中队冲锋,把他们向南面驱赶,一直追击到六个支援营的附近,他们的火力阻止了奥军骑兵,于是杰森脱离了险境,扭转头又向纳达斯特冲锋,把他逐入拉德勒森林。

    到一点三十分,纳达斯特的这一翼已被击溃,在萨格舒茨与吕岑之间的战场上,遍野都是逃兵,而普鲁士的轻骑兵则在后面追击,再后即为成双线前进的步兵。右面为威德,中央为莫里斯,左面为雷佐,全部都有重炮兵的支援,用纵射打击飞逃中的奥军。

    当普军前进时,查理才知道已经受到突然打击,匆忙召回去增援罗切斯的骑兵,在等候他们的同时将步兵分别投入战斗。虽然吕岑的防御很弱,但奥军却决定在那里坚守,利格尼亲王是当时奥军中的一位上尉,对此有很生动的记载:

    “我们拚命逃跑。我们的中校几乎最先被击倒。接着我们丧失了少校,最后军官只剩下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