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从哪里着手 (第2/2页)
安、大通、敦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等各坊,永安渠经延康坊的西北角转至西市,然后再由西市的东北角流出,直通城北景曜门出城。永安渠流经的几个坊都是可选之处。 另一条在东市的南面,依次分别是安邑、宣平、升平、修行、修政等各坊。这条线考虑得是将来有发展的余地。城东南角有一处低洼地带,由于长期积水,自然形成了一个湖泊。那里在秦汉时就曾做过皇家园苑,汉后战乱频频,池水逐渐干涸。隋时规划大兴城为破除东南地势高的格局,重凿曲池,圈成皇家园林“芙蓉园”。据萧贺所知,那里将来会成为烟水明媚莺歌燕舞的游览胜境,如果好好规划的话,周围几处坊里都可以走旅游区经济路线。当然这都是将来的事,现在饭都吃不饱,那赏景游玩只能是少数贵族阶层的活动,还不能形成经济氛围。可当大唐贞观盛世到来,百姓衣食无忧之后,自然会想着怎么吃喝玩乐,到那时候曲江池附近都是可以经营的好地方。 萧贺心底的这番盘算自然不会全部说出来,不过就是把这几处地方的名字跟其他三位说了一下。 真要说起城南各处的坊里,其他三位公主恐怕还不如萧贺这个外乡人。萧贺为了规划发展,着实下了番功夫,不仅从将作监借来了当初宇文恺的规划设计图,还从将作监专门请了人来府里,方便她请教。没办法,她总不能亲自上门求教,公主该有的款还得摆着。其他三位公主除了各府的宴会或是上寺庙进香,要不然就是进宫,偶尔才会去东市或西市逛逛,活动范围局限在城北,城南几乎从不涉足,顶多就是知道个名字罢了。 这时听萧贺提及,她们也是摸不着头脑,连地方在哪里都分不清楚,更别提好坏了。 还是长沙公主说话了:“三娘,这些大事还是你做主就好,等用得上我们的时候说一声。我们几个也做不了什么,跟着尽份心就好了。”
长沙公主这话说得敞亮,她这也算是表态了,虽然萧贺很多大事上会和她们商量,可她们三个不是那不知轻重的人,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还是有数的,大事上别掺和,小事上凑个闹就行了。 基金会创立之初,大多是萧贺和长孙氏在管,后来虽说邀请她们三位加入,还都出了二千贯钱,可现在看来,这点钱真不算什么,五千贯以上捐款的记录就有好几个呢 高密公主更爽快:“三姐,大事你做主,我们听你的。二姐,你没意见吧?” 襄阳公主没什么大反应,不过就是点头道:“本该如此。” 萧贺心里是感到的,这份信任很难得。今天她会和三位公主说这么多事,未必没有小心谨慎之意,就怕事到临头她们会怨怪,这才把自己的一些计划细细道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一个人拿主意吩咐下人去办。 萧贺也不是那扭扭捏捏的人,当下就道:“姐妹们看得起,我就当仁不让了。” 城南的开发计划就先从永安坊开始。那里已经有一个制冰作坊了,虽然这个时节没有生意,可明年还能重新开业。这时候动工也不影响生意。 永安坊内人看着好像多的,可真正的原住户很少,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他们当中况好一点的就是盖个茅草屋,一家人有处遮风挡雨的地方。京城长安也不都是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城南就好比是大城市里的贫民区,那里可能连京城郊外的乡下都不如。乡下还能靠着两亩地混口饭吃,年景好的时候家里的土坯房还能翻新一下,可城里的这些贫民,如果没有过人的手艺,吃饭都成问题。再加上外来的一些无家可归之人,慢慢得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有些人牙子都会来城南选人,穷苦人家为救急救病,一般都会卖儿卖女,好歹卖到有钱人家还能吃得上饭。 城南这些坊里的住户还有一个特点,外乡人来京城一般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奔着京城大城市好找活的念头来的,到了地就会想找同乡人,所以慢慢得相邻地域的外来人口就会形成聚居,还带有一定的排外心理。 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子,住的地方不是自己的,没钱买地,吃的是饱一顿饥一顿,穿的是旧得不能再旧的衣服,好些小孩子夏天都是光着子的。可天气的时候还好,天冷了怎么办,就快过冬了.w. 第一百二十九章从哪里着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