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之大土匪_第217章 生财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生财之道 (第1/2页)

    十天后,施琅带领的舰队改为美洲舰队,起航了。

    其中以施琅为主将,甘至为辅,麾下的三十艘海豹级巡航舰被扩充到五十艘,另有千吨的商船30艘,五百吨的商船50艘。

    商船除了搭载货物、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还搭载两万余移民,其中一部分是将士的家眷,一部分是灾民。

    江涛并没有加大的西雅图要塞的兵力,一方面帝国边境还有许多强敌,另一方面,江涛还没做好和西班牙、英国、法国抢夺胜利果实的准备。

    因为16世纪中叶开始,西班牙人首先在美、墨边界以北的大陆主体部分建立了圣奥古斯丁殖民地。17世纪初,法国人在现加拿大东海岸的新斯科舍建立第一个居留地,随后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并以此为基地,上溯圣劳伦斯河,越五大湖,顺密西西比河南下,扩张至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英国从17世纪初才在弗吉尼亚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此后,荷兰、芬兰和瑞典在大西洋沿岸地区相继殖民。

    可谓说此时北美洲是群魔乱舞,而且都比帝国早到美洲,而且欧洲距离美洲比帝国距离美洲较近,若是让他们知道大明帝国插手美洲事务,有可能群起而攻之,建立西雅图要塞也只是为日后的大举发展殖民地打好基础。

    不过江涛却有疑问,北美洲离大陆万里之遥,帝国打下了此地能不能永久占领,这才是关键。

    他记得,英国殖民势力在北美洲大陆东部扎根不久,英国移民及其后裔举行武装起义,并于1776年脱离英国,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与此同时,一些亲英皇室的反独立者纷纷北迁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定居。这就是北美大陆两个大国美国和加拿大的雏形。

    这就是前科,人的欲望和野心是没有极限的,江涛不敢保证麾下的将领不会反叛,思虑半响,终是想到个法子,不过此时还不是时候。

    至于在北美洲大量销售丝绸、瓷器等会不会引起荷兰的误解,江涛并不担忧,直接诬陷给走私商人就行了,反正哪个国家都是有走私商人。

    等美洲舰队一走,江涛总算放心,如今国库的总资本已达到一亿七百万两,国内平稳,正是金融改革的时机。

    此时帝国已经储备了六千万枚银元和价值两千万元的铜币,江涛不放心,又令铸币厂加开了十几条生产线,全力铸造银元和铜元。

    华兴银行也正式在江宁挂牌营业,由于银元本身就有价值,因此朝廷下达银本位制改革,限期将钱币兑换的命令后,并没有遭到各个利益阶层的反对。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虽然识字不多,可是这其中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家中少说也有几两银子,不过都是一些散碎银子,哪有光泽十足、图案清晰的银元和铜元好看,更何况银元上还印有龙和华兴王爷,能拥有这些银元可是天大的荣耀。

    当然这都是穷苦百姓的想法。

    至于富商和原来的地主豪强,不管同意不同意,都得更换如今的“江大头”,否则会有麻烦,一是江宁的所有交易必须使用银元和铜元,否则将遭到罚款等处罚。

    二是,内阁新公布一条法令,黄金禁止在境内流通,必须兑换银元后才行,这是江涛为了筹备黄金。

    三是,三个月后,江宁境内若还有人使用银块交易,轻则罚款,重则劳改。

    这一下,江宁境内的百姓把十几个兑换点围的水泄不通,价值四千万两白银的新币不过五天便被兑换光。

    江涛大吃一惊,赶紧把发军饷用的上千万银元调到兑换现场,而这期间有铸造了上千万枚银元,这才缓解了兑换压力,江涛为了以后不闹笑话,继续加大铸币厂的规模,日夜不停生产。

    他本来以为价值四千万两银子的新币在江宁一地兑换绝对够用了,不想民间有钱的比比皆是,特别是江宁一带,已成了帝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其中最穷的家庭也有个几两银子,不谈富商之内的。

    他又暗暗自责,应该准备充分了再施行改革的。

    好在前头的势头很猛,接下来铸币厂日夜加班,将刚刚兑换进来的银两迅速变成银元,总算顶住了兑换浪潮。

    事后一统计,此次共兑换了三亿银元,让江涛大开眼界,江宁就蕴含这么多财富,那整个帝国岂不是更多?

    幸亏现在还没有富可敌国的存在,不然若是敌对势力,那可就麻烦了,江涛暗自庆幸。

    帝国金融改革推进的同时,印着江涛头像的货币也迅速流入市场,四处一片叫好声。

    江涛早就筹备了大量的人才,如今有了资金,华兴银行开始以江宁为中心,慢慢向南北两边扩张,伴随着的就是兑换新币之事。

    江涛深知这个时代的钱庄存钱是要收取费用,而且很少有实力能够全国连锁的,都是地区性质,甚至有的钱庄只在一个小城镇内生存,再加上徽商和晋商和黑虎军作对,他们开设的钱庄已被取缔,如今存在的钱庄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