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章 天下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天下大势 (第1/2页)

    永历有心要受这些小乞丐做义子,小乞丐们问只要管饱饭就行,永历点了点,这些孩子们立即趴到地上,在最大的孩子带领下给永历磕了三个响头。永历面带微笑看着这些孩子,心道“这些孩子要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有大用,这就是我的十三太保!”

    收了十三个义子,先成了乞丐王,带着这些孩子,出了胡同,找了一家成衣铺,给这些孩子每人买了一身新衣服,然后找了一家客栈,要上满满一大桌子吃食,要孩子们坐好,先要吃饱肚子。吃过饭后,开了七间客房,几乎包下半个客栈,叫孩子们住下。这些孩子们失去父母以后那吃过饱饭,那睡过这么好的房子,吃饱喝足后,天性活泼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呜闹喊叫一刻不得安宁,害的其他房客找来。永历这个代理家长,没办法,就又把孩子们聚到一起,安排那个最大的管束小的,又问了他们的姓名,那知道这些孩子不是不知道就是什么张三李四之类的,反正是自己的义子,不如就随了自己的姓,于是永历挨个给这些孩子起了名字,从大到小是:

    老大——朱龙,老二——朱虎,老三——朱彪,老四——朱熊,老五——朱凤(女孩),老六——朱豹,老七——朱狼,老八——朱麋,老九——朱魃,老十——朱鹏,老十一——朱鲨,老十二——朱雀(女孩),老十三——朱驹。

    永历是搜肠刮肚的给义子起好名字,回头一叫才发现,这不一群“禽兽”吗?永历摇摇头,发现也起不出更好的名字了,决定就先这么叫着吧。

    第二天,永历雇了三套马车,带着这些孩子们,出了赣州城,回转上犹县的山谷大营。

    一路上,永历嫌骑马太过颠簸,就把马拴到车后,然后挤到车上,和义子们坐到一起。这个时候,因为明军马上要上井冈山了,趁着这段空闲,永历靠在车棚上,开始思考,今后的发展道路。

    ………………………………………………………………………………………………………..

    大明中兴很难,这是事实。以现在清廷定鼎中原,铁腕统治下,社会趋于稳定,民心渐安,就是乱,也不过再乱几年。南明要想反清中兴,如同是火中取栗,难于登天,大势如此。

    永历的灵魂毕竟来自未来,以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他知道,现在是康熙初年,在北京紫禁城里的清朝小皇帝玄烨还没成年,现在朝政应该还在鏊拜和索尼等顾命大臣手里,鏊拜专权,心怀不臣之心,这是满清内部贵族争权夺利的矛盾,距离玄烨长大以霹雳手段铲除鏊拜,还有几年。要趁着满清内部不稳,迅速发展实力,进占江南,否则等到英明神武的康熙长大,再以目前的形势,永历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西南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拥兵数万,其中以吴三桂兵力最强,达到十余万,三伐缅甸后,还向朝廷要兵,如此下去,必然会成尾大不掉之势,早晚会威胁满清的西南统治,吴三桂现在已是两叛(叛明,叛大顺),肯定还会有三叛,这就是历史。等到吴三桂三叛,想要做皇帝了,已是康熙十二年,此时清廷已经整合完毕,民心也不在吴三桂这个叛臣手中,不知时务的反叛,最终导致吴三桂等三藩覆灭。

    永历知道要等康熙皇帝长大,自己就会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对抗,以满清占据天下之势,自己几乎就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所以要想与满清逐鹿天下,就必须在短短几年内,恢复对江南的统治,挟江南的富庶,唤起汉人反清的信心,以东南半壁与清廷隔江(长江)而治,再徐图中原,席卷东北,天下才定。

    逆势而取,万分凶险,大明仅余的残军已经进入江西,此乃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之策,胜则夺取江南,败则万劫不复,必须要细密谋划,慎之又慎。想了半天,永历的心思才渐渐开阔,天下不是不能取,自己不是没有机会。

    首先还是不要暴露自己,此地是清廷统治腹地,如果暴露,势必会引来清军的围攻。其次,要在井冈山地区建立坚实的根据地,收取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