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章 天下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天下大势 (第2/2页)

心,取得当地士人支持,扩充军队。

    除了梅山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外,还要派得力的干将去各地联络反清复明的义军,争取各种势力,哪怕是盘踞山林的土匪,都可收编改造。要在清廷统治区域内,发动百姓,抗赋税,搞暴动,袭击交通线,让清廷无暇相顾,疲于奔命,耗费他们的财力心力,削弱他们的统治。

    第三,满清初定,江南统治并不稳固,屡次掀起抗清起义,说明江南士大夫心向大明者众多,要与他们取得联系,特别是一些有名望的大家,例如黄宗羲,方以智等等,或者风流才子侯方域,冒辟疆等也可以,黄宗羲开放的思想,灵活的措施,可以请来署理内政;方以智的才智博识,可以请来主持军械研发。请他们来井冈山根据地共商大业,这些人必是一大助力。

    江南多水,西南多山,不利于骑兵作战,所以在满清进攻江南,多是汉军绿营充当马前卒,就是这些汉军绿营往往比满人还要凶恶,甘愿为满清卖命,只为能分得一点汤水。现在江南地方长官多是汉人,但是满人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些汉人,即使是铁杆的“汉jianian”,也加以提防。要动摇清廷在江南的统治,就必须离间满清和这些为他们卖命的“汉jianian”,要让他们互相猜忌,相互牵制,最后反目。不要以为皇太极才会用反间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满清治下的汉官反正,重新回到大明。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就逼吴三桂提前反叛,而不是要等到康熙十二年再反,否则满清稳固了统治,再想撼动,绝无可能。乱世出英雄,想当年是天下乱民四起,李自成入寇北京,满清才能入关。今天再把天下搅乱,暴民四起,烽火连天,满清也会和以前的大明一样,有心无力了。当然天下大乱,苦的是百姓,又要遭兵祸之灾,又要家破人亡。但是这只是短痛,如果要满清统治二百年,满人的“铁杆庄稼”,满清贵族的奢侈堕落,吸尽民脂民膏,俗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长痛;清廷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在欧洲文明迅速发展,到处抢占殖民地的时候,满清却沉溺于“鸦片香”中,难道还要等到“八国联军进北京”,难道还要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话来应付列强吗?如此沉沦,差点葬送中华五千年文明,满人这个还处于奴隶制末期的民族统治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汉族,本身不是历史的倒退吗?如此长痛,不如短痛,永历知道因为自己的复活,已经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大明会如凤凰磐凝般重生,这重生过程必然会带来腥风血雨,但是重建后的新大明决不会是落后的大明,决不会是固步自封的大明,肯定会是屹立于世界文明潮头的大明,肯定会是强盛到万国来朝的大明。

    现在永历只需要一把钥匙,一把打开“祸乱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吴三桂。当年是他打开山海关的大门,将满洲八旗放进中原,不久的将来吴三桂还要做回钥匙,就是启动满清****的钥匙。等到吴三桂与其他二藩反叛之时,东南震动,也就是永历复兴大明之时。

    吴三桂,这辈子也就是也就是“为他做嫁衣”的命了,永历想到这里,不觉中大笑起来,可是马上又拧紧了眉头,如何唆使吴三桂这支老狐狸,提前作乱那?

    康熙——鳌拜——吴三桂,永历想着这三角关系。鳌拜武勇非常,粗中有细,但是为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康熙还太小,不过一个八岁大的娃娃,还没有实权,可以忽略;吴三桂老谋深算,敏感多疑。挑动满清与吴三桂的关系,就是挑拨鳌拜与吴三桂,怎么下手哪?这可需要从长计议了。

    不知不觉中,永历等人乘坐的马车已到了上犹县山区,付了车钱后,永历一行走上山路翻阅了两座山岭后,回到山谷明军大营。安排好那些孩子,休息一晚,天明明军就开拔,往北走了一百里山路,就进入了井冈山地区。

    (从本章开始,<<大明永历>>进入第二卷了,本卷剧情更加跌荡起伏,引人入胜,章节更多,希望各位新老朋友支持我!给我投票,谢谢大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