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战(二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战(二十六) (第2/2页)

一些新式火器,都是溧水兵工厂的最新出产,全部交给了第二军团。

    有了这些火器,永历才有信心战胜自己的对手,不然只依靠河南的数万明军,恐怕会被清军吞掉,连渣都不剩。

    第二军团赶来河南,还需要一大段时间,在此期间,永历希望能够维持现在的局面,不主动进攻清军,固守城池,如果清军来攻,便倚城而守,消耗清军的兵力。

    方孝玉进入洛阳五天之后,洛阳城内的第四军团基本被控制住,军心稳定,于是方孝玉拟写了奏折,派人送往偃师城,请永历移驾洛阳,毕竟洛阳城大,易守难攻,比狭小的偃师城安全得多。

    永历接到方孝玉的奏报后,第二天便由御林军和五千明军护卫,离开了偃师,赶往洛阳。在离开之前,因为偃师城是洛阳与郑州之间的要道,所以特意留下一万明军驻守偃师城,以守卫这条粮道。

    到了洛阳之后,永历便住进了知府衙门,随行的廖文希也好的差不多了,跟在永历的身边,几乎是寸步不离。

    按照永历的旨意,如今廖文希又变回了参军,跟在永历身边,帮助出谋划策,其实永历心里清楚,将廖文希留在身边,是为了监视方便,省得他以后再出什么“幺蛾子”。

    就在永历刚抵达洛阳的当天,宜阳县派人送来求救信,这已经是第八封了,都是由张英派出的信使乔装后,趁着黑夜爬出城墙,避过巡逻的清军,长途跋涉而来。

    张英此时已经知道大明皇帝已经到达洛阳附近的偃师,他请求马上发兵支援宜阳,如今宜阳城实在坚持不住,城内只剩下两千多士兵仍有可战之力,本来前几天清军停止了进攻,但是最近两天,清军又重新发起了攻势,而且运来大炮,对宜阳城猛轰,城墙已有多处破损,危在旦夕。

    永历看完张英的求救信,马上下令召集城内各部将官前往知府衙门议事。

    众将参拜完毕,永历先开口说道:“诸位,朕刚刚接到张巡抚的求救信,宜阳危在旦夕,清军正在用大炮轰城,不知道诸位有何办法能救出张巡抚?”

    永历话音刚落,在众将之中,走出一位红脸大汉,身高足有六尺,膀大腰圆,眼睛如铜铃一般。

    这大汉往堂中一站,开口声如洪钟,高声说道:“万岁爷,咱们在洛阳城中都快憋出鸟来了,还是快些出兵吧!”

    大明皇帝面前,出口就是“鸟”话,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可是就在方孝玉要呵斥对方的时候,永历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

    永历笑着问道:“呵呵,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下官叫做李凡臣,湖北襄樊人,自小就跟着刘大帅,今年三十六岁,去年在安徽合肥娶了一房媳妇,那小媳妇,长的真”红脸大汉顺嘴就说开了。

    “闭嘴!”方孝玉都急了,急忙喝止,然后对永历躬身道:“请陛下治臣的罪,都是臣御下无方,让属下在皇上面前失礼了,此乃大不敬,请陛下赐罪!”

    这时,那个叫李凡臣的大汉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万岁爷啊,我是大老粗,不会说话,冒犯了您,都怪我,可不怪方大帅,您老人家要治罪,就处罚我吧,别罚方大帅啊!”

    永历心中并不生气,本来军队中就有很多莽汉,而且刘体纯的第四军团以前疏于教导,不识礼仪也实属正常,不过刚才那大汉嚷嚷着出战,可见第四军团的军心士气可用,总憋在洛阳城里,不出兵救援宜阳,早晚宜阳城得被攻破,不如趁机起兵的好。

    心中打定了主意,永历面带微笑,又摆了摆手,说道:“孝玉,你起来吧,还有李凡臣,你也起来,朕不怪罪你们,所谓不知者不怪,第四军团虽然能打仗,但是军中缺少教导,官兵都不懂得礼仪,这与你们无关,倒是朕疏忽了,等打完仗,朕一定会派出教官去教导你们,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听到万岁爷如此说,李凡臣咧嘴笑了,然后对着永历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多谢万岁爷,我就知道万岁爷高高在上,不会和我一般见识,呵呵——”

    永历没想到这莽汉竟然还会拍马屁,也跟着笑了。看到万岁爷笑了,整个大堂之中的十多个将官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洛阳府衙大堂之上,一时笑声满堂,君臣之间融洽了不少。

    “李凡臣,朕明天就出兵去宜阳,救援张巡抚,你可愿意做先锋,打头阵?”永历忽然问道。

    “愿意!”李凡臣高声叫道,一副害怕别人跟他抢的样子。

    完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