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第1/2页)
出那个布料店,重新出现在大街时,街头的群殴止了,唯一留在街面上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激烈打斗的证据,只剩下地上的滩滩血迹。 来回的人流,窜流不息,很快便将那些血迹变成了一条条车痕。 “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刘荣心很不错,虽然他心中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行宫,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的将慎到留在这个世界的那些文字与思想,好好的吸收一遍。 但是既然出来了,自然要陪着聂燕好好玩玩。 其实,公元前的城还是很大的,至少刘荣一行从城中走到城东的集市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 一路走来,刘荣跟聂燕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刘荣甚至买了几只造型很好的竹鸢,看到那些竹鸢刘荣就想起了胶东王刘,他的十弟历史上那个开创了汉武雄风的大帝。 可惜,现在胶东王早非历史上那个风得意的刘彻了。 年少的胶东王,尚还不知道这世界的凶险,他缠着刘荣想要跟自己的大兄放放竹鸢,对于他这个小小的愿望,刘荣决定满足他。 渐渐的,两人带来的钱花的差不多了,随行的几个侍卫上也捧满了东西。 其实,聂燕买的东西不算多,也就那么几件手饰与脂粉,倒是刘荣买的东西非常多。 他难得出门一次,当然要给自己的亲人们带些礼物回去。 他给天子买了一把赵地铸剑师铸造的宝剑,给窦太后买了一册老子的,给他的母亲栗姬买了一匹质地非常好地丝绸。 这些东西,都是小玩意。所谓礼物,其实也就是表表心意,证明他刘荣虽然在异地,却没有忘记家中长辈的一种表示。 所以也并不需要太过挑剔。 而刘荣买东西,是从不讲价,看中了就舀走,然后由王启年付钱,这使得商人们对刘荣一行异常殷勤,毕竟,他们总归是喜欢多赚些钱的。 当买完最后一个亲人的礼物后。天色已是快到中午时分,刘荣肚子也有些饿了。 便对王启年道:“启年,去找间最好的酒肆,我等进去好好品尝一下这赵地美食!” 王启年点点,便转去打听这里哪家酒肆的饭菜最是好吃了,其实在现在,中国古代八大菜系。尚连个影子都没有,但是赵国却因为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地美食在大汉国非常有名,许多特色的小菜,甚至可以媲美后世的小吃。 u出来地一道名叫‘蹄兰花’的小菜。 那道小菜,是用野菜与猪蹄烹炒之后,经过精心处理后,做出来的。味道虽然没有后世刘荣很喜欢的那种香辣感觉。但却因为那种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野菜,在经过加工后,可以吸收掉猪蹄中的异味,使得猪蹄变得可口起来。入口之后,更带着些野菜的苦味,苦过之后,却是香甜,最是适宜在夏季食用。 然而,这种小菜,却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皇宫地餐桌之上,它甚至没资格进入一般贵族的餐桌。 这是因为家猪的驯化,现在还未完全完成,家猪多数是以放养的形式长大的。而且社会主流仍然不习惯食用猪,多数贵族认为猪是一种平民食物。 但刘荣由于现代人思想的缘故,他更喜欢民间的食物。 很快。王启年便打听到了最近一家好酒肆的地方,带着刘荣等人走了过去,至于那些东西,则被王启年叫来一些在暗处的人舀走了。 这家酒肆,其实离刘荣他们没多远,只走了百来步就走到店门口,只是假如不是有人指出地话,旁人是根本不知道那是一家酒肆的,因为那酒肆地处一个小巷中,不打招牌也不派人招生意,因此非是熟悉这附近店铺的人,是万万找不到的。 进了店中,刘荣暗叹一声,这酒肆无论是装修还是内中布置,都已不亚于长安一些贵族地聚会之所了。 而酒肆之中的某个阁楼之中,更是有歌女在乐声的伴奏下,轻轻唱诺着赵地风格的诗歌。 那歌女的歌声,清雅动人,最是适合一边安静的饮酒,一边欣赏。 刘荣点点头,赞了一句,把店中掌柜的叫到跟前问道:“请问先生,贵店怎么不开到那些宽敞之地去,设在此处,怕是要少了不少生意吧!” 这店中掌柜是一中年男子,只见他叹了一口气,对刘荣拱拱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