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子_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第2/2页)

 位丈夫,怕是刚到不久吧!”

    “是的!”刘荣笑着点头道:“怎么,有关系吗?”

    那掌柜的干笑一声,将刘荣一行请入一间雅居之中,道:“这当然有关系了。。。

    “这位丈夫,某便实话与您说了吧,非是小店不愿意把生意做大,而是六年前城换了个主人!”这掌柜的一边招呼着下人舀进几坛子酒,一边道:“先前我们赵国地主人是逆贼遂,虽然说遂逆胆大包天,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新来的这位皇子,却比遂逆更狠!”

    他说:“遂逆在时,我等商人岁贡赋税不过利润所得之一二成,可自打这新王来了以后,整个可以说是被其刮地三尺,特别是像我等这样需要靠着买酒维生的商人,赋税更是多如牛毛,那里敢把店铺开在光明之处,没得办法,只好把店铺开到此处了!”

    “开到这里,那赋税就不征了?”刘荣好奇地问道。

    “那里有不征的道理?”那掌柜的摇摇头道:“只不过没那么多就是了,我等只不过是换了个交税的人。。。”

    “哦!”刘荣点点头,他自是知道所谓换了个交税的人,不过是税收没有交到赵王手里,而是赵王底下的官员私吞了而已。

    —

    “那么大街上其他那些卖布与卖剑的店铺,怎么还开着?”刘荣有点好奇的道:“他们就没有重税吗?”

    “他们当然有了!”掌柜的叹道:“只不过他们可以把价格提升上去,补这窟窿而已!”

    把风险转嫁到顾客上,这倒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刘荣点点头,他是想不到,一时心血来潮,跑来吃点小东西,就找到了自己兄弟的一个犯罪事实。

    要知道,大汉国中央对地方诸侯的赋税征收比例可是有着严格的限制,虽然底下的诸侯总是能找到办法,多加点税来填补自己的支出窟窿,但是像赵王这样把酒肆bī)的不敢开到大街上,刘荣却是初次听说。

    他也不动声色,暗暗的记下来。

    现在对这些地方诸侯,刘荣是没有权利干涉的,但是以后就难说了。。。现在听到的这些事,就可能成为赵王的催命符。

    。。。

    回到了行宫后,刘荣把买来的东西,放进自己的房间,又令人把那些找到的竹简抬进去。

    他又叫来主父偃与汲黯,君臣三人开始了对那些重要的竹简进行整理,一直忙到晚上才把所有的竹简与文件整理出来。

    整理之后,汲黯告诉刘荣,慎子十二论比皇宫珍藏的更为完整,许多章节保持了原貌。

    另外一些竹简之中,亦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没有慎子十二论与公孙龙的白马论那么令刘荣感到欣喜的。

    当天晚上,汲黯与主父偃便各自舀起一支笔,开始对慎子十二论进行重新抄写,至于刘荣则借着油灯,仔细的看起了慎子的着作来。

    他越看越觉得好,越看越觉得这些东西,简直就像指路的明灯一般,照亮了他的道路,他心中许多原本困扰的难题,在慎到的文字解释之后,一扫而空。

    刘荣觉得,这简直就是为他量定作的思想。慎到的思想,强调重势,强调以法治天下,却没有其他法家思想中的那些僵硬,多了些黄老的人,主张法要顺其自然。

    在加强君权与中央集权能力的同时,却又要求人们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愚忠。

    这对这时代的许多独裁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缺点,但对刘荣而言,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

    殊不知,制度因人而异,便是后世的民主制度,亦可能出现独裁者,而在君权至上的明朝,却出现了内阁制度。

    所以,真正的君主,能人所不能,似李世民一般承认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皇帝,他的皇权可曾受到过什么削弱?

    没有,完全没有!用法之妙,唯在于一心而已,慎到的思想,是不可能阻止刘荣独揽大权,乾刚独断的,但是它可以防止刘荣的子孙不肖。

    知忠篇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

    中国古代的多少君王,都是因为不知道这句话,而导致国灭亡的啊。刘荣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也犯上这个毛病。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