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清明踏青 (第1/2页)
四月清明,天气晴朗,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候。 在姜佑老夫子的示意下,门下学生商议着组织了一场踏青活动。由于姜佑老夫子门下学生不多,本着人多热闹的原理,这些士子又各自带了不少人同去。 这个时代的娱乐十分匮乏,名门士子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熬鹰斗狗吃喝嫖赌的纨绔阶段。刘誉原本对这次踏青没有多大兴趣,但母亲徐氏觉得儿子老呆在家读书辛苦,又怕儿子闷头读书读傻了,极力要求刘誉参加这次清明踏青活动。而刘誉最近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到的确感到闷得慌,再加上刘晔听得刘誉不欲参加踏青活动后几次上门来邀请,便也是同意了。而知道刘誉的踏青活动后,家里的熊孩子倒甚是意动,而这小家伙知道刘誉多半不会同意他参加,又加之本身便有点畏惧刘誉,倒没有过分纠缠刘誉让刘誉带上他。不过,这熊孩子自然不会是安分的主,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直接找上了母亲徐氏,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来。而徐氏向来宠溺两个孩子,本身耳根子又软,经不住小家伙的软磨硬泡,便帮其劝说刘誉,让刘誉带上他。对于母亲的请求刘誉自然只有答应,原本对这次踏青便没报多大希望的刘誉带上了这个拖油瓶,更是兴意阑珊了。 时值清明,天气晴朗,春光普照。 因为是出门游玩的缘故,母亲徐氏怕自家孩子打扮不得体,平白在外面丢了老刘家的颜面。于是早早的便叫醒了两个儿子,指使着婢女替刘誉俩打扮了起来。小家伙刘齐因年龄尚小,倒是随意了一点。而刘誉好歹也是个半大小子,这穿着自然不能逾越礼仪,不然平白让人耻笑。 汉代的服饰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但却远不及后世的衣服那般方便,正式一点的衣服穿起来是很麻烦的。折腾了大半天,刘誉方才打扮完毕。青色并镶嵌黑边的丝质曲裾深衣合体的穿在刘誉身上,头发梳理整齐,上好的玉质额带端正的佩在额心。看着铜镜里略显模糊的影子,刘誉也不禁赞叹这种虽然繁琐但却极为美观的打扮。当然,最让刘誉赞叹的还是额间这块上好的宝玉,这可是真正的汉代宝玉,放在一千多年以后,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正所谓“黄金易得,美玉难求”,可见一斑。 春日初升,晨曦笼罩大地。这些世家子弟各自带上一两名仆从和出游的用品,在西城门集合。众人相互见礼后,便一同驾车出了西门,前往西郊。 原本参加踏青的士子只有十来个,但加上各自邀来的好友以及带的仆从,倒也有四五十人。一路上,这些略显兴奋的少年少女们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正合了人多热闹的道理。 在汉代,虽有之前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学对人思想的禁锢还远不如后世,再加上没有后世封建礼教的严酷束缚,女子的地位要比后世高上许多。这个时代的女子所受的羁缚较后世少,仍是自由,开放,活跃的。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天真少女,刘誉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那些深锁闺阁饱受礼教摧残的女子,不禁有些叹息。有的时候,尽管你早已知道会有最恶劣结果,但你费尽全力却仍不能改变这个结局。毕竟,一个人是无法改变整个时代的,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所有的阻挠皆是螳臂当车。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只有顺应历史,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进步,方能长存于世。 出了城门一路向西,正值梨花开放,杨柳抽枝。官道两旁杨柳成荫,梨花盛放如雪,煞是美丽。 再往前,柳荫退却,梨花渐少,却是到了城郊田野。顺眼望去,只见荠麦青青,黄花灿烂,和远处的万里晴空交相辉映。忽有春风掠过,卷起荠麦青浪,黄花金涛,在田野里起伏澎湃,尽显春日风采。 看着这番景色,刘誉心中一动,忽的记起宋人姜夔《扬州慢》中的一句词来:过扬州十里,尽荠麦青青。 去年的黄巾起义,淮南虽处在叛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内,但受创不重,而成德所受波及更小,故而农田保存相对完整,这才有如今的景象。若是处在那些战火纷扰的地段,则又是另一番场景。 又驶过一段路程后,众人下了马车,带上行李,走上官道旁的一条小路。顺着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