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细川眼中的江南 (第1/3页)
月十五rì,舰队近了长江口,一艘护航舰突然出~视线里。 “是海军护航舰青花鱼号。”副官向俞通海禀报道。 一刻钟后,青花鱼号在舰队前面划了一个弧线,主桅杆上升起了“欢迎回家”的旗语,九艘海船的水手聚集在甲板,看到这旗语,一下子爆出巨大的欢呼声,许多人热泪盈眶地互相拥抱,嘴里喃喃地念道:“到家了。”离家半年有余,大家终于又回家了。 细川赖之静静地看着激荡不已的海军水手们,那种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也让他心绪难平。这些终年飘荡在大海上的勇士,正是凭借着这股热爱,他们可以纵横四海,无论多大的巨澜和危险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因为这些海军知道,他们代表着祖国,代表着祖国的荣耀,正是这种信念,让他们无敌于这个时代的海洋。想到这里,细川赖之不由对即将到达的江南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 在青花鱼号护航舰的引领下,舰队很快就绕过了海门县以东的料角。看到料角塔楼上的红sè旗帜,舰队上下都明白了,江北通州一带也落入到江南之手了。 转过料角,细川之看到了数以百计的船只在有序地行驶着,整个长江口看到白帆点点,在水天一sè中与飞翔的水鸟一起飘动。 过了崇明州,只看到这里泊着好几艘护航舰。这里是江南拱卫长江口的重要军港,青花鱼号在这里便停了下来,将舰队交给闻讯迎上来的长江舰队的快船,它引领着舰队向刘家港驶去。 刘家港已;成为江南最大的海运商贸中转港口,它背靠苏州、松江、常州、湖州、嘉兴等地连山东,南下宁波、福建和广州。虽然还在打仗,但是却无法阻止商人们趋利的脚步。舰队驶入刘家港,立即引起了海港的沸腾。上百的海船纷纷让出泊位闻讯赶来的商贾人群聚满了整个码头。 细川赖之站在楼上仔看着这座江南第一海港,停泊的船只连绵不绝,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方圆数十里的水面。码头上是如林的吊臂,无数的货物在它巨大的机械力量下被装上船或从船上吊下来。 武装商船先靠岸,几名海港官员着小艇登上了光荣号,与俞通海在一旁说了一会话,然后见了细川赖之一面,随即带着山贺显次郎又离开了。 过了两个时;。四艘巡洋舰在海港派来地快船引领下又起锚升帆沿着长江向西行驶而去。 入夜时分。舰队驶入江yīn对地马驮沙靖江港。这里是江南海军地一处军港。勇敢号、决心号、毅力号在这里停泊。水手官兵们先在岛上休假三rì。然后再听海军部安排光荣号在快船引领下载着四名舰长和细川一行人继续向西行驶。 细川赖之一直站在 楼上。看着大江两边地风景。除了来往不断地船只。他也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却能深深感受到那种繁华充满生机地气息。 经过一天一夜地行驶。光荣号来到了江宁下关码头。按照规章惯例荣号所有地人需要在码头隔离区住上一天。细川赖之一行三人先被引到一处澡堂子。要求先洗个澡。而随身地衣物必须交由澡堂子地杂役处理。澡堂子里弥漫着一股刺鼻地味道。与rì本地温泉澡堂截然不同。细川赖之地两个随从侍卫差点就骂出口来好被细川阻止了。 完澡堂子。杂役领着他们三人来到另一处里是一间间隔开地小房间。里面挂着一个水洒头开一个机关。水洒头立即喷出热水来。好好洗了一番川赖之穿上杂役递上来地棉布衣服。然后与随从被引到一间房间里。只见俞通海、陈孝林、全书林、吴道平四位舰长已经在那里坐着。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看着一份印满字地纸张。 看到细川赖之走进来。俞通海点点头笑着道:“细川阁下。这是江南地规矩。出海回来地人都要先消消毒。不仅我们都是这样。商船也是这般处理。请不要见怪。” 细川赖之恭敬地弯腰道:“此次出使江南,细川自然要遵守这里的规矩。” “坐,桌子上有邸报,先打一下时间,吃饭还得再等一个时辰。” 细川赖之坐了下来,拿起桌子上一叠纸张的一份,只见上面抬头便印着,下面是一行稍小的字“龙凤七年元月第一刊”。 细川赖之怀着惊奇的的心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版开头是一篇文章,黑sè的标题是。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足足占了一个版面。文章以“普天下中华同胞”起头,先是一番瑞雪新chūn之类的吉祥话,然后是一一回顾龙凤六年情况。先是军事方面,灭陈汉,湖广尽复;攻张士诚,尽取安丰、临淮、宿州、泰州、高邮等地,张贼仅据淮安一隅之地负隅顽抗;南下与赣州熊天瑞战告捷,已经轻取赣州,熊部退守韶州。接着是经济方面,龙凤六年江南开荒地若干万亩,秋收收粮若干吨,出产棉布若干万米,丝绸若干万米,钢铁若干吨,煤若干吨,刘家港、杭州港等出口货品折合若干钱,最后是龙凤六年江南全境赋税为若干吨粮食,若干万钱。看到这些非常简略的数字,细川赖之不由暗暗咂舌,他已经粗略看到江南庞大实力的冰山一角。 文章接下来是对龙凤七年的展望,先是要击败熊天瑞、收复福建,统一江南云云,然后是准备开始修建南昌到武昌、长沙到武昌、汉阳到襄阳、合肥到扬州、杭州到苏州的直道。在这里,文章提醒百姓们,这些直道不rì可能开工,雇工工钱是每月若干钱,如果有百姓准备在农闲时挣些钱的可以到乡公所或是县衙工曹报名登记,再由官府统一安排调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